不少人已经隐隐有所猜想,但不敢确定皇帝口中那会震惊天下的圣旨到底是什么,这时已经是傍晚时分,晚霞遍天金黄璀璨,朱威权目然的看着天空上的那一片红烧云,终于是抬起手来拿起了前面一卷圣旨,一旁的司礼太监见状赶紧上前用传盘接过,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百官的面前。
    七部尚书,张圣阳这时全站在了他的身后,表情肃穆无比衬得龙椅已经闭目养神的皇帝更有几分说不出的威严。
    气氛一时压抑无比,十分的庄重让人肃然起敬,文武百官都明白所谓历史性的时刻即将来临了。
    不少人都在等待着这将是什么震惊天下的圣旨。司礼太监习惯性的咳了一下,打开圣旨朗声的念了起来。
    那尖锐的嗓音让人控制不住的起鸡皮疙瘩,在这种正式的场合废话自然是少不了,尽管很多事情都由其他人处理好了,但身为皇帝还是得旧事重提做一下总结。
    对于臣子们的办事能力表示出一个认可的态度。废话过后,话锋突然一转,所念的内容让很多人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朕虽是天命所归。
    但是继承的是列祖列宗传下来的江山,一直兢兢业业如屡薄冰不敢有万分的荒废,朕这些年来自问不敢高居有功只求于江山社稷无过,于政务上勤勤恳恳,哪怕身体孱弱倒依旧不敢废黜政务,不敢自封圣顶明君。
    但自问还是有脸面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这样的语气十分的凝重,虽然说的是好听话,但有一种在给自己盖棺论定的决绝感。果然在这铺垫过后,司礼太监就高声念道:“奈何天命难违,人终得生老病死,朕的身体越来越孱弱自知时日无多。
    膝下二子,皇后所出嫡子朱明远丧命真龙会叛逆之手,中年丧子之痛让朕与真龙会势不两立,哪怕朕死了也绝不会姑息任何一个余孽。”意思太明确了。
    很多人已经猜得出接下来的话了:“而今朕已经病入膏肓,陆贵妃所出次子朱明浩虽然此次身受重伤但已经渡过了危险期,朕此皇子虽然年幼尚有几分青涩。
    但于同龄人中亦算是少年老成。不敢说人中龙凤但起码文武双全沉稳有度,无轻娇奢浮之举无纨绔轻佻之心,可堪大任。”念到这,众人瞬间就秉住了呼吸,司礼太监很是严肃的将圣旨合上了。
    朱威权适时的睁开了眼睛,不怒自威的视线在底下环顾了一圈后,这才嘶着声一字一句的说:“朕天命无多,自此立二子朱明浩为太子储君,在朕龙御归天时登基大宝,望其不负朕与列祖列宗所托,少年英成有利我大明王朝的千秋万代,对得起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和大明的亿万百姓。”
    金口御开,最重要的内容从皇帝的嘴里说出来,如是五雷轰顶般一锤定音。这个遗旨确实让人震惊,但并没有出人意料,尤其金殿之上许多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但这部分人也没感到吃惊。这几乎是板上定钉的事了,甚至在朝会没开始前很多人已经猜出了这将震惊天下的圣旨是什么内容,皇家走到了这一步也没所谓的悬念可言了,皇帝身体孱弱,已经是病入膏肓的状态时日无多了。
    人丁本就不兴旺只有二子二女,这在历代而言凋零得算是最可怜的一代。皇长子惨死在叛逆手下这事已经人尽皆知了。
    那唯一可以即位的就只有皇次子,总不能皇帝还肯把皇位传给其他的朱家嫡系,除非皇帝疯了否则这样的事不可能出现。现在也唯有皇次子能名正言顺,好在这根苗子是保住了。
    若是皇帝身体孱弱的情况下皇家又无后,那恐怕真要落到其他的旁枝身上,问题是不管落到谁身上都会大起波澜,名不正言不顺的绝对会横生事端,到时候天下不太平少不了一阵腥风血雨。
    试想一下江山无主的话,那画面太恐怕了,各地旁枝的朱家后人势必群起争之,到时候肯定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所以皇帝的这道遗旨没出人意外,大多数人都知道皇帝的身体烂到了什么地步。
    这时候先留一道遗旨其实可有可无但也无可厚非,毕竟真到了那一天的话有先皇的遗旨绝对是锦上添花。
    念完了遗旨,朱威权把所有臣子脸上的阴晴不定都尽收眼底,他知道自己虽然高高在上,可论起谋略的话在场不少人都在自己之上,有的人一脸震惊但恐怕早已是心里有数,那种流露于外的表现似乎太浮夸了,坐在龙椅上,虽然高高在上俯视众生。
    但除了干坤尽握手心的美妙之外总有别的感觉,最起码朱威权总是能看见自己的不足。“朕时日不多了,身体每况愈下,就算今夜龙御归天亦不足稀奇!”
    朱威权定了定神,继续嘶着声说:“或许不日新皇就会登基,在场的诸位都是国之栋梁,朕望你们可以鞠躬尽瘁的辅佐幼主,君臣一心让大明的江山社稷延绵下去,
    这个江山不只是皇家的,也是在场诸位的,没有你们的兢兢业业就没有大明王朝四百年的鼎盛。”
    “遵旨!”文武百官齐跪膜拜,皇帝身体病入膏肓那么久了,这时候在金殿上说皇上一定万寿无疆十分的虚伪,没准拍这种马屁还会惹得龙颜大怒,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就没必要说在废话。皇帝都开了金口,这事就板上定钉了,这时候最重要的不是拍马屁。
    而是思索一下自己在这改朝换代的时刻该何去何从,随波逐流有可能会太淘汰,但这也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好时候。最重要的是陆家就剩一个陆举了。
    加之皇子年幼少在朝堂活动,这时候审时度势得当的话很容易就得一个从龙之功,到时候还愁不飞黄腾达。
    “朕累了,退朝吧!”朱威权又闭上了眼睛,病恹恹的脸上露出了疲态,那病恹恹的样子更让人相信皇帝随时可能撒手人寰。司礼太监高呼了一声退朝,随即皇帝就在七部尚书和张圣阳的簇拥下离开了。
    轮椅上那沧桑的脸突然给人一种影响迟暮的悲凉感。朝堂上一直号称文武百官但实际上到场人数数千,这还不算在金殿之外的那些武将,在跪送皇帝离开以后他们依旧原地不动,按照礼部官员的安排,各品阶的官员前后有序的离开,走的也是不同的宫门不能有半分的逾越。
    到了这时候官员们依旧满面肃穆,众目睽睽之下不敢交头接耳也不敢窃窃私语,声怕有什么轻浮之举会引来其他人的关注乃至是打压,要知道肯定现在每一个人心里都开始盘算着站队的事,这是一场争名夺利又将解决新仇旧恨的动荡。
    这时候谁都不敢被人抓住把柄,哪怕落人口实都不行,一点小问题都可能被上纲上线。所谓的名正言顺就是其他人攻击你时说那天皇帝上朝你y的居然敢放屁。
    这样大不敬的事你都做了你y的居然还敢偷笑简直是罪大恶极,这时候不打你打谁啊,这样的借口虽然看似可笑,但确是不争的事实,犯了这样的错误可远比你杀人放火严重多了。
    尤其是皇帝一个不爽的神色就足以出现墙倒众人推,推完再落井下石的局面,完全不用所谓的龙颜大怒,在揣摩圣意的那些人眼里只要一点鸡毛蒜皮的问题就可以把你往死里整。
    数千人离开皇宫的时候鸦雀无声显得很是压抑,虽然没人开口不过很多人都在挤眉弄眼互使眼色。
    这一夜注定少不了那些结党营私,少不了那些私相贿赂的事,尤其是那些地方官为了表示清白加上政务缠身不能在京城久留,今晚他们得频繁话的活动,迅速的确定京城新的派系和各个势力间的强弱。
    这时候要说有谁洁身自好还惦记着公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谁都清楚皇帝留下遗旨绝对不是无的放失,这时候如果后知后觉的话很可能会被人淘汰,不未雨绸缪的规划未来恐怕会在这波浪潮中被活活淹死。
    夜里,皎洁的明月高挂,热闹了一天的皇宫恢复了那死一般的宁静,凌晨时分休息好的朱威权悠悠的醒了过来。
    看了看这熟悉而又压抑的环境,睡在病床上的他露出了厌恶的表情,开了开口喉咙有种发干,喉管粘在一起感觉很是难受:“圣阳,那边来消息了么?”“霍俊已经确定,手术可以进行了。”
    张圣阳一直守护圣驾,马上点了点头说:“丁彤已经醒了过来,在把琳娜和卡戴妮送过去以后她提取了血清。
    经过治疗以后精神恢复,和其他隶属皇家医学院的专家研究过后一致的确定手术的数据已经完善,手术已经降到零风险的地步。”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手术?”朱威权的眼神涣散双目无神,这两天身体情况很差,开口的时候喉咙里一阵腥甜,这种感觉很是熟悉让他惶恐又特别的厌恶。
    “后天可以准备妥当。”张圣阳的声线轻飘,似乎没有感情。“准备一下,明日就启程吧,朕等不了那么久了,先去那边看看,看看。”
    朱威权说话的时候无力的喘息着,给人感觉似乎随时都会窒息而死,与逆天改命后的意气风发不同,现在的他看起来已经有几分即将油尽灯枯的感觉。
    津门靠近海的西北,人烟罕至,附近的居民早在数十年前就被迁徙走了,附近用慌无人烟来形容也不为过。深山老林里只有一条路可以进出,这里万径人踪灭几乎看不见任何百姓的身影,上山的路由禁军把守着,严路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十分的森严。

章节目录

盛世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棺材里的笑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棺材里的笑声并收藏盛世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