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媚生 作者:明月珰

    分卷阅读135

    不久,还未回到信阳,便有中州旨意到了信阳侯府。

    消息灵通的人此刻也就都知道,安乐公主同信阳侯和离了!

    此消息一出,四方蠢蠢欲动的人不知凡几,沈家不想要安乐公主做儿媳妇,但并不代表别家不求。

    天下人就等着看安乐公主的下一任夫婿是谁了。

    刘询看着收到信的沈度等他表态,可见他半晌无话,只脸色阴沉得厉害,不得不开口道:“这苏后翻脸可真是比翻书还快。主公还在回程的半道上,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让李家去接手平州的事务了,这不是逼着咱们反吗?”

    刘询只觉得苏后白长了个脑子,而对她深信不疑的魏帝就更是脑子都被虫吃了。如此急不可耐地逼人反叛,真是嫌命长。

    “先生慎言。”沈度道。

    刘询道:“现在天下都知道龙城是主公打下来的,苏后却让李家来摘桃子,这事落到谁身上都会不服气,主公一直在等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现在……”

    沈度摇了摇头,“天下如今还姓姬,皇上想任命谁为平州刺史都是应该的。此事不宜急躁。我们刚经历龙城一战,还需要休养生息。”冯拓善战,这一次如果对手不是沈度,根本不可能败北。但沈度赢得也并不轻松。

    刘询也知道自己是急切了,龙城之胜让所有人都信心满满,失了平常心。

    “那主公就眼睁睁看着李鹤去接收龙城事务吗?”刘询问。

    “七弟这些年历练之后成熟了不少,李鹤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不足为虑,他不是七弟的对手。”沈度道,他已经调七郎沈序去龙城,龙城是沈家打下的,留下的将士都听令于沈家,李鹤即使去了也只会被架空。

    “苏后这些年越发重用李家,这一次更是派李鹤去龙城,她是不是想……”刘询大胆地猜度道。在信阳时,李鹤就是安乐公主的侍从,最后更是他护送安乐公主回了洛阳,如今李鹤鹊起,直接从建威将军升迁至平州刺史,任谁也会往刘询想的那个方向猜的。

    刘询的话还没说完,但见沈度的脸色阴沉得越发难看,心里不由“突”了一下。沈度的心思深不可测,刘询原以为他并未将安乐公主放在心上过,可现在看来,却似乎并非如此。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一夜夫妻百日恩,刘询想起当初在并州时,冀侯同安乐公主也是有过情浓之时,如今“骤然”和离,谁心里都会有个小坎的。

    “先生给七弟去封信吧,让他不要骄傲轻敌。”沈度道。

    刘询领命退了下去,知道沈度这是想自己一个人静一静。

    刘询关心的是平州之事如何处理,沈度脑子里转的却是苏后广发天下的和离书。

    当今和离之事并不稀罕,但单方面由女家出面就断了和离的只有苏后这一桩。

    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彼此为了日后的颜面,和离书上总是先追忆一下彼此的生活,继而委婉地说两句和离之因,然后再互道对未来的祝福,一别两宽。换做帝王家,更该注重颜面。

    苏后给出的这封和离书却是极其简单,“夫妻情变,特赐和离。”

    好一句夫妻情变,沈度对姬央何曾有过情,变的自然是安乐公主姬央。

    只要略略思考,就会明白这哪里是和离,根本就是安乐公主休夫。

    沈度将家里来的那封信揉成一团扔了,可似乎觉得不够解气,又将那团纸捡回,生生捏成了齑粉。

    说实话,苏后来这一手,沈度并不意外,但是姬央居然同意了,这就出乎沈度的意料了。

    沈度心里有那么一股冲动,想去洛阳查个明白,但刘询的话也没错,与安乐公主和离,对冀州是利大于弊。

    这件事的内情即使查了也没有任何意义,也不可能因为另有内情就将姬央接回冀州,沈度又揉了揉眉心,他知道不应该再纠结于此事,偏偏心里的那个小坎却一直没有迈过。

    回到信阳时,所有人都是一脸的眉开眼笑,戚母和薛夫人自然是最开心的两人。沈家得了龙城那是如虎添翼,沈度平安归来,安乐公主和离西归,真可谓是三喜临门。

    但这所有人里并不包括沈度,他面色平静无波,事后被传出,却被美化成胜不骄、败不馁,当今南人喜清谈,尤重品评时人,沈度的名气俨然已经是北地第一人了。

    然而知儿莫若母,薛夫人直觉沈度这两日的静默是因为同安乐公主和离导致的,当晚就同戚母议了大半个时辰,次日便派人从知恬斋将沈度请到了泰和院。

    泰和院里在座的不仅有戚母、薛夫人,二房和三房的江夫人和丁夫人都在。这样的阵仗还是当初闻得苏后要下嫁安乐公主时才有的。

    沈度笑道:“我怎么有三堂会审的错觉。”

    戚母没好气地笑道:“没错,就是三堂会审。这回我们是吃一堑长一智,有些事拖久了就难免夜长梦多。”

    沈度又笑了笑,“祖母心里肯定已经有了成算,你老人家说就行了。”

    戚母和薛夫人对看一眼,然后薛夫人开口道:“母亲想替你聘娶你五嫂的堂妹。”

    沈度的五嫂祝娴月是雍州京兆郡祝家的女儿,祝家是长安望族,如今的雍州刺史杨望一直不敢起兵反魏,就是因为一直没能获得祝家的支持。

    沈家早在很多年前就替沈度的五哥娶了祝娴月,结好祝家,就是为了将来若是起兵,能得雍州祝家响应,东西夹攻。

    只是沈度的五哥战死,祝娴月守寡,虽然一直不提改嫁,但在祝家看来,彼此的纽带还是不够,毕竟当初沈家的下一任家主是沈度的五哥,而现在冀侯却是沈度。

    未免祝家被杨望拉拢,当初戚母就有心替沈度再聘娶祝家女,奈何祝家女和沈家女一样精贵,嫡女更是稀少。

    祝娴月这位堂妹今年才十五岁,比安乐公主都还小了半岁,祝家未必肯这么早就让祝娴容出嫁,但戚母怕夜长梦多想着能先定亲也是好的。

    “年纪是不是太小了?”沈度皱了皱眉头,不由又思及姬央,小公主的懵懂天真时常令人头痛。而且小姑娘对情爱的执着令人也十分烦躁,沈度不需要娶什么心仪的姑娘,他要娶的只是贤内助而已。

    戚母虽然也担心这个问题,却更怕苏后又出幺蛾子,所以决定沈度的亲事宜快不宜慢,“年纪小有什么关系,有我老婆子教她。何况看你五嫂的为人,就知道她堂妹不会差到哪儿去。”

    沈度没说话,三夫人丁氏开口道:“祝姑娘的确年岁小了些。若璞,你心里自己可有什么人选?”以沈度的行事和为人来看,丁氏不相信沈度自己心里对自己的亲事没有打算。只是当初被苏后一道旨意都给搅乱了,如今真是幸亏和离了,亏得只乱了一年不到而已,也算是沈家祖上积德了。

    分卷阅读135

    -

章节目录

百媚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明月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月珰并收藏百媚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