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在自然的长河中,只是极其短暂的瞬间。但在人的一生中,却占了近乎三分之一的岁月。就在昨日,时隔整整24年后,我们又一次牵手重游云门山。虽然青山依旧,但心境却较往日有太多的不同。
    也许,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户外旅行。我们所说的云门山,也只是青州城外一个名气不大的景点。在24年前,我们还是刚走入社会、不懂世事的少年,傻傻呼呼的,心底单纯的像一张白纸。记得也是在一个春风吹拂的日子,背着干粮,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的来到山上。一路上尽情的说笑着,四处张望着,也许不是为了看什么景致,纯粹就是为了爬山。也就在那个日子,我们的心中深深地印上了彼此的影子。
    时光如流水。不经意的,一晃就过去了这么多年。在这些年里,我们择业、结婚、生子,父母老了,我们的孩子也到了我们那时的年纪。而当我们的车子停在云门山的脚下时,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变了,又好像没变。宽敞的大理石铺就的停车场,古色古香的阁楼,还有入口处高大的牌坊,无不透露处一种优雅、精致和气派。
    上山的道路,掩映在茂密的松柏之间,是一块块青石板铺成的台阶。游人很少,显得有些寂静。由于许久没有爬山了,走起来都有些吃力。不一会儿,额头上就浸出了细细的汗珠。步子显然沉稳了很多,却不再娇健。紧要处,还要彼此拉上一把。多少年了,彼此注视着、搀扶着,一起走过了坎坷、走过了泥泞,也一起分享了快乐、分享了喜悦,有过开心的日子,也有难熬的时刻。曾经一起哭过,曾经一起笑过。一路走来,就像这上山的石板路,时而宽,时而窄;时而平缓,时而陡峭。一不留神,还跌倒在地。不过,幸运的是,就犹如今天爬山一样,一路上有个心贴心的人做伴,一路上有个心贴心的人牵手,不管是寒风苦雨的日子,还是灰暗无助的时刻,总有一份温暖、总有一份慰藉、总有一份灿烂在身边。 这是年轻时的梦想,也是今生的满足。仰望青山,有几抹深沉,有几抹凝重,更有树木、野草、山花为伴,相依、相知、相携、相守。
    在半道上,遇到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大娘,向路人出售香烛。我们顺便买了几把,还要了几根象征吉祥的红头绳。来到山顶,先把一根根红头绳精心地系在风中摇摆的小树枝上,后到庙宇里虔诚地点燃香烛,青烟缭绕中,求一份寄托,求一份平安。走进不惑之年,心中的路由宽阔变成了曲折,觉得生命中既有必然、也有偶然,觉得天地间总有一些人所不能抗拒、不能把握的东西。走进不惑之年,回想许多年前曾经的梦想,有些实现了,比如生活的享受和享受的生活,比如住房、汽车、电脑什么的;有些则没有,有些曾经拥有的却不再会有了,比如青春的精致、年轻的单纯、无忧的快乐,还有那些心底里真实而蓬勃的东西。走进不惑之年,没有了“人定胜天”的豪情,没有了争名逐利的热望,在岁月的流逝中,只祈求手中攥住两样东西,一是健康,二是平安。走出庙宇,心中一阵轻松,四下眺望,只见山峦起伏、田地纵横,美妙的风景尽收眼底,立时涌起一种天高地阔、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感觉。
    游云门山,当紧要看的,还有一个刻在悬崖上的“寿”字,被誉为天下第一大“寿”“人无寸高,何须自大”的俗语,据说出自于此。是呀,人人都想长寿,可超过百岁者古来稀,比起无穷无尽的岁月,人生的长度简直太短了。况且,在每个人都是唯一一次的生命旅程中,处处充满了凶险,疾病、灾祸、不测随时随地会降临,令人防不胜放。生于天地间的人类,看似强大,实则弱小,想求得长寿实在不易。再者,我们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自然没有别人的大智慧、大境界、大幸福,只有自己躲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独享寂寞,独自承受和忍受,独自把面临的事情看得透、想得开、放得下,默默接受一种淡泊、平凡、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知足安乐的生活,让生命之船平安、平静地航行,祥和、平稳地到达生命的彼岸。偶而,也会涂些粗糙、凡俗的文字,见证和记录深藏于心的、只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份幸福。
    下得山来,已是正午,我们不想在外面吃饭,便驱车往回赶,不到20分钟,就坐在了家里的沙发上。我忽然想起,24年前那次上云门山,回来时50里的路程,骑车骑了两个多小时,累得腰酸腿痛了好几天,真是今非夕比呀。不一会儿,一碗香喷喷的热汤面端到面前,远胜过外面大酒店里的山珍海味。

章节目录

存忠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存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存忠并收藏存忠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