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开封,是在2006年深秋的一个黄昏。坐在中巴车上,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颠簸,身心都有些疲惫。接近市区时,高速公路上突然堵车,漫长的等待过后,车流缓缓行进,才知系车祸所致。但见有许多辆车发生相撞,横七竖八地躺在公路上,面目全非,车上的人则生死不明。也许,对于脆弱的生命来说,灾难的降临有时是措不及防。
    黄昏中的开封城,显得异常的热闹。街道上下班的人们行色匆匆,人力三轮摇摇晃晃地在初上的灯火和嘈杂中行走。没有高大的建筑,但各种打着古老招牌的店铺却满街都是,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古老的都城。从史书上我们知道,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封,迄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有“七朝古都”之称。尤其到了北宋,历经九帝168年达到鼎盛,成为人物荟萃、城郭恢弘、人口逾百万的城市,实为当时全国乃至世界屈指可数的繁华的都城之一。
    吃过晚饭,满城已是灯火辉煌。在众人的提议下,乘车一览古城的夜景。车子走过古色古香的宋都御街,走过碧波荡漾的龙亭湖,走过金碧辉煌的大梁门和灯火通明的清明上河园,只见大街小巷上的人流熙熙攘攘,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此时此刻,我觉得仿佛走入了历史,走入了画家张择端描绘的世界。九重宫殿,凤阙天阍;万盏华灯,夜月楼台。天街上尽列珠玑,小巷内遍盈罗绮。霭霭祥云笼紫阁,融融瑞气蹿楼台
    然而,此时此刻又有多少人会想到这座千年古城,却是一个充满悲剧的城市。在历史的长河中,开封城屡毁屡建。就在我们所站的脚下,叠压着三座城池。从这里往北9公里,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黄河,且高出市区地面16米之多,是中国和世界上最高的悬河。黄河一决堤,这里就成汪洋一片,历史上的开封城不知被淹没了多少回?我们无法知道,当巨大的灾难降临时,人们的惊恐,人们的绝望,人闷悲惨的呼号。一座华丽的都城顷刻间夷为平地,近百万鲜活的生命瞬间毁灭。与此同时,历史上一个个孱弱的王朝,或因黑暗腐败,或因外族入侵,最终都无法挽回灭亡的命运。曾经的繁华,成了残垣废墟;曾经的辉煌,仅剩史书上的只言片语。只有深埋在地下的古城默默的证明着曾经的生命、曾经的兴盛、曾经的衰亡。这座大梁门前,曾经行人如织,车辚辚,马萧萧;这条通衢大道,曾经走过多少妖娆的女子,成为古城亮丽的风景。
    按照既定的旅游线路,我们在开封游览了大相国寺和开封府。大相国寺虽然是一个在全国有名的佛教寺院,但走过之后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只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雕像,使我想到了水浒传里的故事。那故事说的是鲁智深到大相国寺后,几位泼皮想给他个下马威,制服他,被他将两个泼皮踢到了粪窖里,泼皮们自此再也不敢捣乱,反而花钱请鲁智深吃酒。因为讨厌老鸹叫,鲁智深将上面有老鸹窝的绿杨树连根拔起。拔起一棵树,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力气。鲁智深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吃得有些酒醉,二是进一步向泼皮们“炫耀武力”使他们彻底心服。因此说,鲁智深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而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令人荡气回肠,引起几多瑕思神往。
    暗淡了历史的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那是满门忠烈的杨家将,那是屈死的抗金英雄岳飞,那是图强变法的王安石,还有那美丽多情的李师师岁月的尘土湮没了荒城古道,却带不走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知曾经上演过多少盛衰兴亡悲喜剧。曾经的轰轰烈烈,曾经的风雨飘摇,曾经的深沉悲壮。戏剧的主角,有达官贵人,有平民百姓,他们的欢笑,他们的挣扎,他们的血泪。是时间抹平了一切痕迹,除了皇帝的名字外,现在的我们无法看清每一张写满悲怆的脸。世事变迁,物换星移,一切都叫人身不由己。
    离开开封时天气有些阴沉,车窗外不断有落叶飘过。宋人马致远曾在天净沙秋思中,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千古绝句,勾勒了一个天涯游子在秋日里茫然、孤独、疲惫和感伤。望着渐渐远去的开封城,心中充满了沉重的历史沧桑感。

章节目录

存忠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存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存忠并收藏存忠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