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年93岁。
    外公生于上个世纪的初年,辛亥革命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13年的秋天。通过史书,我们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混战,战乱不断。还出了很多大事,如五四运动、袁世凯称帝、北伐战争等等。不过,外公家是在一个极其偏僻的农村,名不见经传,这里的许多农民根本就不知道外面世界的变化,仍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自己贫瘠的土地上日复一日单调地劳作,娶妻生子,养儿育女,日子虽然充满了艰难和贫穷,不过倒也平静。外公就是在这样闭塞的环境中,和村里许多人一样,在土里泥里的摔打中,在煎饼咸菜的生活中,迷迷糊糊地走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找了媳妇,结了婚,有了孩子。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没有什么浪漫的经历,一切都像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
    新中国成立后,步入中年的外公也和其他农民一样,家里先是分到了土地,后又经历了互助组、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据说,外公曾当过一段时间的生产队长,不过由于干事马马虎虎、粗心大意,不到一年就被撤掉了。那是外公一生中担任的最高职务,也算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辉煌。其他很长很长的时光,都是听从别人的安排,到集体去干活,挣工分,艰难地养家户口,日子过得一直非常的拮据,简直看不到什么希望,看不到什么光明,也记不得曾经有什么感到荣耀的事情。
    听我母亲说,外公从年轻时就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对一切事情都满不在乎。在外面干事不上心,家里的事情也总不放在心上,油瓶倒了也不扶,孩子的事情也不放在心上,对此,外婆很有意见,嘟嘟囔囔了一辈子,也生气了一辈子。
    农村实行分田单干的时候,外公已经70多岁了。从那时起,开始整天帮着舅舅家干活,拔草、捉虫、施肥等,一刻也闲不住。
    外公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我的大舅曾在煤矿上当过工人,后来遭遇了矿难,不到30岁就去世了。二舅后来顶替大舅到那里当了工人,前些年就退休了。三舅当过兵,到城里的造纸厂当过工人,现在也退休在家。我的外婆是在20多年前去世的,外公这些年一直和舅舅们住在一起。他们的日子都过得不太顺利,不太宽裕,整天忙的焦头烂额。许多的时候,无暇顾及外公的生活。外公就自食其力,很少要求什么,只要有口饭吃,有个住的地方,就感到知足,很少计较。穿的衣服,也没有几件是新的。吃的,几乎没什么讲究。有时候,一个馒头,开水一泡,就算一顿。什么鱼呀、肉呀,平时难得吃到。住的也非常简陋,床板硬硬的,屋子里布满灰尘。像饭店里大桌的酒席,从来没吃过。到了县城,就觉得非常新奇。
    外公既抽烟又喝酒,不过很有节制。早些时候,每到秋后,母亲就把生产队里分的烟叶,用包袱包上,送给外公。每送一次,就够外公抽上半年的。后来,抽的是一角钱一盒的廉价香烟。偶然别人送给他几盒好烟,外公嘿嘿的笑着,有些不习惯的样子。到了老年,外公每天都喝一点酒,喝得是从村里门市上用塑料桶装的散酒,下酒菜非常的简单,几粒花生米,一个咸鸡蛋,甚至是一点咸菜。
    去年我去给外公祝寿。那天,外公家来了很多人,大人小孩坐了满满三桌。外公特别的兴奋,不顾别人的劝阻,自己喝下了半斤白酒。吃过饭,外公把我领到一个墙角,指着地上的两袋麦子,自豪的对说:“这是我今年在西坡的那块地上自己种的,自己收的,等到我过世时,这两袋麦子磨成面粉,场面上伺候客人就够用了。”外公说这番话的时候,很轻松,很自得,丝毫不像在说一个老年人非常忌讳的话题。听二舅说,外公得身体没有什么大毛病,90多岁的人了,根本闲不住,每天还要到地里去干一些轻活。
    前些日子,我驱车到乡下看外公。车子一开进村里,就在村口看到外公在麦田里拔野菜。我走下车来,看到外公高大的身体依然非常健康,走起路来,脚底下还很轻,身板也很直。我把从超市里买来的点心、白酒、奶粉递给他时,外公一个劲的说,花这些钱干啥,花这些钱干啥。临走时,外公一定要把挖的荠菜送给我,还叮嘱我回去炒鸡蛋吃。
    庄子有云,生不可养,自然而以。已经年老的外公也许根本不懂什么养生之道,也从来没有刻意地锻炼什么身体,练气功、打太极拳,想都没有想过,甚至不知道,也没有吃过什么补品。我记得有人说过,良药百裹,不如良宵独卧;山珍佳肴,不如白菜萝卜。外公一辈子粗茶淡饭,随随便便,顺其自然,有啥吃啥,倒也很少生病。
    在我的心目中,外公就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很少欲望,很少烦恼,虽然日子一直过得很粗糙、很贫穷、很单调,周围的麻烦事也很多,但外公却整天像没心没肺一般,乐呵呵的,天塌下来,好像根本与他无关,一副吃饱这顿,下顿再说,得过且过的样子。我觉得,这也许就是外公能够健康地走过近一个世纪的原因吧。
    外公一辈子没有官位,没有金钱,没有名声,没有浪漫,许多人有的他都没有,许多人享受的东西他都没有享受,许多人去过的地方他都没有去过,极其平淡,极其普通。不过,能够健康地活到90岁以后,能够健康地走过一个世纪,就是他的骄傲,也是家人的骄傲。

章节目录

存忠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存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存忠并收藏存忠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