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在中国历史上称作文革时期。期间发生的许多事情,今天的人们或许疑惑不解。当时在村里上小学的我,多多少少也有一些记忆。忆苦思甜,这是那时非常时兴的一个词,意思大概是忆旧社会的苦,思新社会的甜。村里经常开的一种会,就是忆苦思甜会了。
    记得会场经常设在我们学校的操场上,南面、北面各是一排教室,西面有一个一米高的土台子。台子上面放两张桌子,摆一个麦克风,旁边竖着一根电线杆子,顶上按着一个大喇叭。那时,村里演节目、放电影也常在这里。忆苦思甜会一般一开就是一天。从早晨开始,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陆续来到学校。大家各自带着小板凳,妇女们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拿着针线活,嘻嘻哈哈的走进会场。太阳一竿子高时,人好不容易到齐了,整个操场满满当当的,一时间人声鼎沸。
    忆苦思甜会终于开始了。一般由大队书记主持,先是使劲吹几下麦克风,接着带头喊口号:“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等震耳欲聋的口号声过后,忆苦发言开始。先上台控诉的是一个姓高的贫农老大爷。记得他说在旧社会,8岁给地主家放牛,15岁扛长工,出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有个妹妹因为养不起还送给了人家,说到辛酸处,老大爷老泪纵横,台上台下一片哭声。接下来是一位姓马的大爷上台,我印象很深的是他说,当年给地主家割麦子,地主管饭时,拿红萝卜当肉炒来糊弄干活的。
    太阳到了头顶上,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忆苦思甜会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吃忆苦饭。暂时休会后,大喇叭开始播放不忘阶级苦那首歌,歌词悲伤而略带抒情:“天上布满星,月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接着就看见几个大劳力,将几个大笸箩抬近会场,里面是刚蒸熟的热气腾腾的窝窝头。人们“忽”的一下围了上去。大人孩子领到窝窝头后,津津有味的吃起来。有的妇女还千方百计的多领一份,捎回家吃。大家狼吞虎咽,吃的兴高采烈,全然没有什么痛的样子。也许,在那贫穷的年代,作为庄稼人能够吃上这样的饭,还是免费的,就觉得很不错了。
    吃过午饭之后,忆苦思甜会继续开。不过,听会的人显然没有了上午的精神,多数人昏昏欲睡,有的还打起了呼噜。毫不容易靠到夕阳西下,会总算散了。大家伸伸麻木了的腿脚,呼呼隆隆的离开操场。妇女们跑得最快,他们惦记家里的猪、鸡该喂食了。
    “忆苦思甜”作为文革时常用的思想教育方法,已经成为历史了。但时至今日,忆我们民族曾经遭受列强蹂躏的屈辱历史,思今天中国人能够真正站立起来,毛泽东缔造新中国的功绩是永远彪炳史册的。

章节目录

存忠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存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存忠并收藏存忠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