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间开始,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在我们这个小城的南关自发形成了一个由揽活的民工聚集的劳动力市场,每天多时上百人,少时也有二、三十人。他们多数来自周围的农村,也有一些城市的下岗职工。
    前些日子,单位组织召开一个很大型的会议,由我主持主席台的布置。其中需要从外面般来上百张桌椅,于是就和几个同事来到这个劳动力市场想雇几个民工。当时是上午八、九点钟,天气晴朗却寒风刺骨。路两边站了有五、六十人,多数站着,也有的蹲着。他们中许多人穿着笨重的棉衣,脸冻的通红,目光充满了迷茫。看着路面上人来人往,他们仿佛是局外人。
    见我们到来,一些人迅速围了上来,好象是吃了兴奋剂。说明条件后,我们挑了几个,其他人显然有些失落,目光一下子暗淡了下来。挑选的几个民工都非常能干,不到一个小时活就干完了。支付工钱时,他们显然有些兴奋。令我没想到的是,拿到工钱后,有两个小伙子立刻跑到临街的台球室打起了台球,灵巧而活泼,和我最初在劳动力市场见到他们时简直是判若两人。
    民工、打工仔、打工妹十几年来,这个特殊的群体被不同的称谓叫着,被不同的眼光看着,也在不可遏制地生长着、流动着,成为诸多城市特有的现象。记得前段到陕西旅游时,在西安城北门早上看到乌压压一大片人,导游说全是进城找活的民工。谋生过程中,他们是弱小的,徘徊在正规劳动力市场外,等待机会打零工。寒风中,他们像狩猎一样一边等人招用,一边算计着口袋里为数不多的钱。他们一边连着乡村,一边连着城市;一边连着苦难,一边连着希望;一边连着昨天,一边连着明天。他们身上承载的东西是沉重的。
    怀揣着挣钱的梦想,从四面八方涌到城里,然而很多人却像无助的鱼,漫无目的地游弋,望不到尽头地等待。有人说,如此多的“散兵游勇”实在有损城市的形象。但我觉得,存在不一定合理,但存在肯定会有理由的。一群每天都在为三顿饱饭发愁的人,你能声色俱厉地要求他们去美容院美容吗?我无法忘记的是那一张张饱经沧桑的脸、一张张焦灼等待的脸和一张张茫然若失的脸,无助而又无奈。

章节目录

存忠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存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存忠并收藏存忠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