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只蚩尤 作者:匿名君

    分卷阅读5

    我给您补上还不成么?能不能不找家长?卢大郎那是当朝三品御史大夫,是他这等区区八品监察御史的顶头上司,这么小的事情,真心用不着惊动他老人家啊!

    当然这话不能直说,李御史很殷勤地接管了这原本是江州地方官的差事,向卢小郎君诚恳保证十天内破案,敬请小郎君放宽心。

    卢小郎君表示勉强接受,于是李御史更烦恼了。

    李御史烦恼,他手下的御史里行们不免压力倍增,每日里辛苦奔波在偌大的江州城大街小巷中,寻找可能的蛛丝马迹。

    同样身为御史里行的柳凤集和王希平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不过素来是魏晋佳公子风范的柳凤集,此时看起来居然也是一派云淡风轻,同僚们忙得恨不得脚不沾地,他却和王希平坐在浔阳楼头逍逍遥遥地品茶,而同席的,恰恰就是那个据说很恼火很生气,已经连门都不愿意出的卢小郎君,卢少连。

    卢小郎君年未弱冠,面白唇红,一身亮闪闪的遍地金锦袍,大红靴子白玉顶冠,腰里佩剑的剑鞘上还嵌着几大颗碧绿油青的玉石,整个人简直鲜艳极了,偏偏这么大红大绿的颜色,穿在他身上倒也不难看。

    他慢悠悠吃了一盏茶,才对背向窗子而坐的柳凤集笑道:“久闻子羽大名,今日才得一见,风采果然不凡。”

    柳凤集谦道:“不敢,仆乃萤火之光,不敢与小郎君争辉。”

    卢小郎君摆手:“哪里哪里,子羽当年白马入长安,在义阳公主的诗会上,峨冠博带,风姿翩翩,一句‘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夺得魁首,绝世之姿令世人引为神仙中人,吾虽未能适逢其会,但只是想想,已足够惊艳。”

    柳凤集还要再谦,早烦了装模作样的卢小郎君已经一屁股坐在了他旁边,对着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啧啧赞叹道:“果然好看。我一直好奇,眼高于顶又以美貌著称的广陵郡王会那么使劲夸奖的人,究竟长甚么模样,如今得见你一面,这辈子便不枉了。你这等美人,又出身柳家,何必汲汲营营走那劳什子科举宦途,步步受小人刁难,若肯乖乖陪义阳做几首诗,管保你官运亨通,钱帛滚滚而来。”

    柳凤集微笑道:“那么,卢小郎君又为甚么逃出长安?”

    卢少连语塞,微怒道:“最烦你们这些做御史的,耳目太灵,甚么都瞒不住,看在十二郎份上,不和你们计较。这话也就和你们说说,别给我外传,我不过最近和宜都玩得好些,贤妃娘娘就开始和我家影影绰绰提起了婚事,可是宜都今年才十岁,还是个娃娃,贤妃娘娘不在意,我可不能跟着胡闹。”

    他拍拍手,随即笑道:“不说这些,你给我递条子,说要见我,如今见着了,却怎么说?”

    柳凤集笑笑,坐在一旁的王希平接口道:“小郎君前日里遭贼,丢了不少东西,我等奉命追查此案,有些事不明,还请小郎君指点。”

    卢少连听了这话,登时怒火中烧:“那个小贼!被我捉到了,千刀万剐!他若好端端的拿走我也不心疼,偏偏把那些宝贝拆得七零八落,简直是暴殄天物,不可原谅!”

    王希平默默擦汗,敢情卢小郎君心疼的不是东西丢了,而是那个没文化的飞贼没有好生珍惜这些东西。

    “那么请问小郎君,失物单子共列出了二十七件物事,其中有二十二件后头注着拆损,不晓得都是哪些部分被拆走了?”

    卢少连气哄哄答道:“那个不开眼的小贼,只拿金银器,但凡嵌着宝石的,就把上头所有宝石都给我留下,盗走金银,要知道那些镶嵌工艺现在好些都已失传,他就这么给我拆了!!!拆得那叫一个干净,比最老到的金匠还厉害,宝石上毫无金银残留痕迹,简直像狗舔过一样。”

    那边永嘉在自己房里登时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作者有话要说: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这两句出自明代大家方孝孺,被我剽窃了。)

    (御史里行就是实习的御史,唐代御史台为最高监察部门,设御史大夫1人为其首长,以御史中丞为其副。下设台院、殿院、察院。

    台院有侍御史六人,掌纠察百僚、弹劾不法;审判皇帝特命的案件,并与门下省的给事中、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分直朝堂,受理冤讼,号称“小三司”。侍御史还有专人分管御史台官署的日常杂务。侍御史在诸御史中地位最高,职权最重。

    殿院有殿中侍御史九人,掌殿廷供奉之仪式,纠察朝会典礼失仪和随驾检举非违等事。

    察院有监察御史十五人,资历浅者称“监察御史里行”,掌监察地方官吏及尚书省的六部。唐代以“道”为监察区,唐太宗时全国划分十道,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后来也称巡按使、观察使、按察使等。

    御史台三院的设置与明确分工,说明中国封建社会的御史监察制度已经发展成熟。为了保证御史能够独立地行使弹劾权,唐代改变了过去由御史台长官选任御史的做法,而由吏部选任,有些御史还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御史除了具有监察职能外,还有一定的司法审判权,这是中国御史监察制度的一个特点。这种情况除了前面提到的小三司外,如遇有特别重大案件时,可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为三司推事。

    柳凤集和王希平是监察御史里行,新唐书里记载那时设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属于品阶不高但权力很大,专管得罪人的官儿。)

    (地图原先查错了,用的玄宗天宝年间的地名和各道分布图,其实到本文所写的德宗年间,已经变得很厉害,但既然大历史都被我篡改,地图甚么的,也就浮云了罢,我懒得改了。)

    ☆、第三章 玉环

    第三章玉环

    送走了卢小郎君,王希平若有所思地问柳凤集道:“子羽,你怎么看?”

    柳凤集微笑道:“卢家百年兴盛不是没有道理的,卢少连年纪轻轻,也有些手段了。”

    王希平笑骂道:“你这狐狸精,又看出甚么了?”

    柳凤集反问他:“卢少连方才一番话,信息量很大,希平又看出甚么?”

    王希平笑笑,道:“小郎君方才提到贤妃指婚,解释了他离开京城的缘由,但此乃天家秘事,他对你我这等初识者说这些,一来显示自己毫无心机性格直爽,二来微露拉拢之意,三来提醒我们,再深究下去,会对座主有所妨碍。”

    柳凤集点头笑道:“正是这样了。咱们是同科,都出自座主门下,和顾家十二郎更是义结金兰,顾家铁了心保太子,咱俩当然也被看做亲近太子一派,因此卢少连才这般举动。

    分卷阅读5

    -

章节目录

最后一只蚩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匿名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匿名君并收藏最后一只蚩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