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140

    。如今她去了这些年,你可不能忘了她。”

    拿她闺女孝敬的银子给亡姐大作道场,老太太这一手,不亚于一刀戳进小纪氏的心窝,把个小纪氏砍的鲜血淋漓,重伤在地,险些不起。

    倒是宋荣很知晓老太太因何这样大方,无他,宋嘉让虽叮嘱了祖母不要外说,在老太太心里,儿子可不是外人,她一老早的就喜滋滋的把孙子孙女孝敬她银子的事跟儿子说了,还加上一句评语,“看咱家言丫头,比你这做老子的还能干的。”起码银子就赚的比儿子多。

    宋荣顺势哄了母亲几句,将母亲哄的更是开怀。

    其实,宋荣深深的了解自己的亲娘,宋老太太并没有这等笑眯眯的捅小纪氏一刀,还叫小纪氏有苦难言的本领。

    老太太此举,完全是阴差阳错。

    但,有时阴差阳错的效果,反倒有些混然天成的味道。

    宋荣能说啥,宋嘉让还在家呢,宋荣总不能说,“啊,咱不给你娘做道场了啊。”这话,说出来,父子关系就完啦。

    宋荣只得安慰小纪氏两句,“语儿长大了,知道孝敬老太太了。”

    这种话,完全不能安慰到小纪氏好不好?倒是宋荣在主院儿歇了几日,有丈夫相陪,小纪氏的心情才渐渐回转。不回转又能如何呢,她总不能说,“这是我闺女的银子,不能给亡姐做道场啥的。”这话,说出来,她得给宋家扫地出门。

    小纪氏非但不能说,还欢欢喜喜的叫人将银子送还给老太太,更要贤惠大度地,“姐姐的道场,我这个做妹妹拿些私房算什么。这是语丫头、筝妹妹孝敬老太太的,老太太只管收着,庙里的事我自然安排妥当。”

    老太太从不跟小纪氏客气,赞一句,“你也愈发贤良了。”就把银子又收回去啦。

    小纪氏内心抓狂:以为我不知道你是嫌我闺女给银子给的少么!!!!!

    因为给老太太银子给的少,就要受到这种羞辱,小纪氏满心血泪无处可诉,种种郁闷憋屈,就不必提了。

    第74章 晋江原创发表

    秦峥于国子监异常刻苦用功,他与杜君,在整个国子监都是出了名的好学之人。

    先不论资质,只要是用功的学生,一般都极招师长戴见。何况,二人资质都不差,尤其秦峥更好一些,又有这样的出身,其祖父在正一品大学士与正二品礼部尚书之位上致仕,如今还有秦氏女在宫为妃。秦峥又如此上进,自然得到许多人的嘉许。

    倒是秦峥不骄不躁,愈发沉稳。

    秦 老尚书对孙子愈发满意,还赞了孙子几句,秦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便将吴家兄弟的事与祖父说了,“他们自江南而来,一文一武,就为了准备明年的春 闱。兄弟二人皆有才干,明年金榜题名并非难事。他们也只比孙儿年长两岁而已。”而且,吴家兄弟生长环境肯定是比不上秦家的,不然,也不能沦落到去给老梅庵 做守林人。

    秦老尚书道,“若是他们有不便之处,邀他们到家中来小住,亦是无妨。年轻人偶有不凑手,咱们帮衬一把不算什么。”

    秦峥摇摇头,“我看他们做守林人颇有些自得其乐的意思,并非会轻易接受馈赠的性子。”

    秦 老尚书微微一笑,“若脾性合适,交个朋友方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其实不必去争个文章长短,若有缘份,是后同朝为官,互为倚仗才好。”他这把年纪,身上 的锐气早消磨殆尽。孙子如此用功发奋,怕是受了吴家兄弟的影响。只是,少年发奋是好,切不可有嫉妒之心。人一旦嫉妒,心就窄了。心窄的人,做不了大事。

    秦峥笑,“我也是这样想的。原本我打算秋闱后,不论中不中举都出去游历一二,也开阔眼界。如今想着,还是等明年春闱之后,也看看他们成绩如何。”

    秦老尚书见孙子心中自有安排,便尽交由他自己去办,并不插手干预。

    秦 峥于秋闱之中,虽未能夺得解元之位,名次却很不错。倒是杜君,没有上次的好运气,落榜了。杜君于国子监念了一年书,结交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窗,又有欣赏他 的翰林师父指点于他,心胸开阔许多。他本就是想入场一试,并没有多大把握。如今看到自己落榜,并不放在心上,反是去给秦峥道喜。

    秦峥脸上只是微露喜色,谦道,“侥幸而已。倒是阿君,明年我想出外游历些许时日,要不要一道去?”杜君并不是个需要安慰的人,秦峥另有提议。

    杜君已非昔日犟种一样的少年,笑道,“好啊,你别嫌我拖后腿就成。”就应了秦峥。到了国子监,开阔的不只是视野心胸,于人情世故,杜君也有长进。

    秦峥挽着杜君的手,“一会儿咱们一道去给宋大叔请安。”

    杜君点点头。

    秦峥与杜君一道前往宋家,宋荣并没有关注秋闱的事,他一个户部侍郎,天天有忙不完的差使。若是春闱,他还可能会留意一些。如今看到秦峥杜君一并前来,二人皆是形容恭谨,宋荣问,“考的如何?”

    杜君从容道,“我落榜了,秦兄排名第四十八位。”

    宋荣点点头,道,“意料之中。”倒是秦峥,小小年纪就不以物喜了,看这一脸沉稳恭谨,比以往要有几分看头了。

    秦峥深深一揖,“都是叔父这一年指导于我,小侄方有今日。”

    “是你自己用功。”宋荣并不居功,问,“你们有什么打算。”

    秦峥道,“小侄如今的文章,叔父说明年春闱在两可之间。小侄打算空出明年春闱,待春闱过后与阿君一并出去游历,也增长些眼力见识。”秦峥就是这样稳重的人,有把握,他方会出手。何况,若明年勉力一试,哪怕榜上题名,名次也绝不会太好。春闱不比秋闱,名次太重要了。

    宋荣微微点头,“这很好。”少年人,出去走走,开阔的不只是眼界,还有心胸。似杜君,在国子监一年,也颇有长进,起码已经很少见先时闷不吭声的犟种样子了。

    接着,宋荣没再多问,便让杜君进去瞧一瞧杜月娘,打发秦峥回家了。秦峥名次不差,秦家肯定也要庆祝的。

    秦峥去年一举夺得案首之位,今年虽不是解元,但,在举人中居四十八名,这个名次,相对于秦峥十五岁的年纪,绝对称得上少年才子之名了。

    秦老太太欢喜万分,笑,“青出于蓝了,你祖父,三十岁才中了举人。”对比之下,孙子实在够出息了。

    秦老尚书拈须而笑,亦是欣慰万分。青出于蓝什么的,恐怕是天下父母之望了。

    秦峥秋闱刚过没多久,宋嘉让与李睿的商队就回了帝都,听说秦峥中了举人,自然要上门贺他一贺。秦老尚书见这许多小辈上门,心里也高兴,命人拿了自

    分卷阅读140

    -

章节目录

千金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千金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