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幺妹 作者:金波滟滟

    分卷阅读107

    这些日子竟吃了好多没见过的东西。”

    “听管洒扫的人说,花园里的小路上不许有一片落叶的,只要看到就要赶紧拾走,你们想那院子里又是怎么样干净?只是大家都进不去,并不能看到。”

    宁婉便问:“赵太太请的客人是谁呢?”

    “我们哪里知道,只恍惚听说是安平卫的,姓路,”大姑突然又一拍脑门,“我还看到了路家的少爷呢,穿着锦绣的衣裳,骑着一匹大马,十分威武!”

    宁婉便知道了,原来到赵家作客的是赵太太的儿女亲家,赵太太的女儿便嫁到了安平卫路家。而这路家正是世袭安平卫指挥同知的,这位路少爷正是嫡长子,将来也会承袭家里的军职。宁婉嫁过去时,赵太太的女儿已经生了路家的嫡长孙,四品官职自然将来是赵太太外孙的。是一门十分不错的亲事,也无怪赵太太十分用心。

    果然大姑就说:“我去帮忙了半个月,连赏钱加工钱一共得了近两贯,里面还有路家赏的,你们说,他们多有钱!”

    娘听了颇为大姑挣了这一笔钱高兴,“有钱人家行事就是大方,大姐得了两贯钱也是命好!”

    大姑就笑,“我给你们每人都买了东西!”说着拿出来衣裳吃食的给大家看。亲戚间自然是相互帮扶的,先前大姑也时常贴娘家弟弟,可是她不过一个农妇,家里有丈夫有儿女,贴的自然也有限,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宁家的生活。眼下宁家日子好了,自然也会贴大姑家里,大姑便更要回礼。

    这样亲戚才会越处越好。

    第78章 上梁

    当然亲戚并不都是一样的,刘家这门亲却一直相反,从来都只有宁家给刘家的,却少有刘家回报的。

    按说刘家住在马驿镇里,日子比梨树村里大姑和大姐家都要好,但是他们却极小气。娘生了石头他们本是最早知道的,刘货郎过来时只拿了三尺红布,他一向巧嘴,虽然东西少却将话说得十分圆满,“本来想买些鸡蛋送来的,只是镇上的鸡蛋哪里有我们村里的新鲜?我原想进了村子换些,不料大叔大婶们都说岳父和岳母家里鸡养得最多,也不缺鸡蛋吃,我便想着,自家人不弄那些虚的,不如等我回了马驿镇再让清儿挑别的买来。”

    又说了一堆家里人如何惦记娘,宁清挺着肚子要回娘家的话,把爹听得十分动容,“都是一家人,大家实实在在的来往就好。”又说刘货郎,“你拦住清儿就对了,山路难行,她有了身子,若是不小心碰了一下可怎么了得?”

    “正是,岳父说得十分有道理,我爹娘就常说我的亲事结得好,还让我向岳父学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刘货郎到三家村一次,卖了货,又在宁家吃了一顿好饭好菜,最后挑着担子走时还带了一只小公鸡,爹听了宁清特别想家,又馋家里炖鸡的味后立即抓了最肥的一只小公鸡捆了翅膀让刘货郎带给宁清吃。

    宁婉在心里冷笑了几回,便自嘲道:“其实刘家也不是没有给宁家回礼,只不过这回礼是一堆好话儿而已。”当然只在心里对自己说的,她并不愿意说破了让爹娘听了伤心,毕竟宁清也是他们的女儿。再说白了,宁家的帐都在她的手中握着,爹娘也不可能拿着补贴宁清,只一只鸡真算不了什么。

    娘出月子时,家里正过了最忙碌的一个月,但各种的事情依旧不少,她见了自然着急,要出来做事。其实要带一个奶娃娃本就很忙,宁婉死活拦住了娘,“省几个钱重要还是养好石头重要?娘还是在家里带石头,等明年开春石头大了,娘也就能出来做事了。”又留大娘在家里帮一个月的忙。

    过了中秋后天便一天天冷下来了,宁家送到虎台县的东西再没有时鲜货,而晒好的干货是很轻的,送上一回便能用上些时日,至于那些炒货虽然还多得很,但是宁婉却有意压下了许多,这些东西总要到了快春节时才能卖上更高的价呢,眼下只供得上几家长期送货的酒家就行了。

    而且,家里也另有原因不能隔日去虎台县了,秋收后是要将粮食运到马驿镇交税赋的,先前都要宁梁一筐筐地背去,如今正好用毛驴送。自家的送完了,也帮别人家送了几次,自然也都要算工的,宁婉便将这些工合成一处,又贴了些钱将爹今年的徭役顶了。

    无怪有人写诗说“农家少闲月”,一年到头从春耕秋收忙过了庄稼又要替官府做事,修城墙、挖水渠、建房舍不一而足,连来带去的总共也要一个月时光,年年出过徭役回来也就寒冬腊月了。如今宁梁着实忙,听幺女说将徭役顶出去也不心疼钱,只连连点头,他在家里只会挣更多。

    村里一半壮劳力都出徭役去了,还有一半的人等他们回来时再去,小山村里竟似空了许多,好在这时候田里的农活已经全做完了,就是山货也采得差不多了,许多人家便闲了下来,唯有宁家院子里天天炒干果还忙碌着。

    这时郭夏柱和罗双儿的新房终于开始动工了,农家盖房子多是选这个时候,半村子的人帮忙用上十来天便能盖好三间房,两旁带上仓房、猪圈,屋后留上一块菜园子,外面再砌上院墙。一个新家就成了。

    因此这些日子罗双儿不再来宁家,回家给盖房子的人当下手,再做饭做菜。

    宁婉自然关心罗双儿的新房子,先前在她的梦里罗双儿一直住在郭家厢房里的一间小屋,现在她有了自己的新房子,一定会非常高兴。可是她实在太忙了,平日也顾不上,只在上梁那天过去送礼。

    上梁是盖房中最重要的时候,自然有许多讲究。首先不管什么时候将房子盖得差不多就要上梁的时候,却都不能直接把房梁放上,而是要等一个吉利的日子,然后在早上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办“上梁礼”。

    办上梁前要先将房梁放在屋子,用红布在房梁的正中系上叫“披红”,两端各挂一个装满馒头的红布包,看着太阳升了起来,亲戚们便都过来庆贺送礼,这时宁婉便把串好的一串银递了上去,却绕过了拦在众人面前等着收礼的郭老太太,直接给了罗双儿。

    三家村通常的习惯是,礼送了谁,到了送礼人家有事的时候,便由接礼的人来还礼。按说郭老太太本不应该接罗双儿新房的上梁礼,但是她还是做出一副新房主人的样子穿了一身喜庆的红衣裳站在前面。不过宁婉倒不相信她以后会替罗双儿还礼,就算她还了,宁婉也不愿意,她才不想跟郭老太太有什么礼尚往来呢!

    大家送了上梁礼,又纷纷说些吉祥的话儿。这时太阳刚好升到了半空中,有人点了鞭炮,上梁的时候到了!只见两个小伙子分别抬起房梁的两端,唱着

    分卷阅读107

    -

章节目录

重生农家幺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金波滟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波滟滟并收藏重生农家幺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