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幺妹 作者:金波滟滟

    分卷阅读150

    可是现在还是挥着小胖手跟着喊,“汤圆!汤圆!”

    娘就拉住他,“你二姐逗你玩吧?哪里有不花钱的汤圆呢?卖汤圆的要赔多少!”

    宁清就笑,“娘你哪里知道!马家杂货铺子每年过灯节时都要煮汤圆让大家吃,只要到他家门前就能领到,还有卖粮食的吴家也送不花钱的汤圆呢,他们两家一向在镇子上争谁家最有面子……哎,你们只管跟着我吧。”

    宁婉是知道马家的,他们做的杂铺生意与林家相差不多,但却比林家生意好,这也是林家最后卖了铺子的原因之一。而吴家是做粮食生意的,按说他们两家生意本不搭界,但是他们两家当家人却有几分相似,那就是十分争强好胜,一直在争镇上的第一,倒是也很富裕的油坊古家、木器王家、酒庄樊家、瑞泓丰分店却十分低调,从不参与他们的争夺。

    自家买了林家的铺子,做的是山货的生意,虽然免不了要与马家和吴家有少量的重叠,但最主要的生意却是镇上先前没有的,因此她也与古家他们一样,只打算悄悄做自己的生意,挣自己的钱就好。

    不过呢,宁婉虽然知道这两家,但是先前的她其实也只是知道而已,对这两家并不了解,眼下正好跟着宁清看看他们的行事。

    宁清见大家都肯听她的,便沉吟了一下,“我们先往哪边走呢?”然后又自答道:“还是先去北边的好,最后从镇北绕回来再到南边转一转正好回家。”

    大家就跟着她向北,才出门没几步,就有挑着许多灯笼来卖的担子,小贩见了两个孩子,就从担子上拿了一只黄色的老虎灯递给石头中,又挑了只白兔子灯递给金山,向于氏她们笑道:“过灯节呢,给孩子买一只玩吧!”

    石头和金山早被这样好玩的东西迷住了眼,不由得伸出小手接了,目不转睛地看着那灯。于氏就问:“这灯多少钱一个?”

    “十个钱一盏,两盏便宜些,算十八!”

    “这么贵!”娘就咋舌叹道,又问:“再便宜些吧!”

    “不成的,不成的!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了!”

    小贩挣就是过节的钱,宁婉知道再讲不下价就说:“我们要了。”拿出荷包要数钱,于氏哪里肯让,“娘带了钱呢!”说着数出十八个给了小贩。

    那小贩接了钱笑嘻嘻地又劝,“小姑娘也来一盏吧,你拿这个荷花灯,比免子灯还好看!”

    这小贩真会做生意,宁婉就笑,“我这么大了还提什么灯。”

    偏于氏听了也动了心,“那好,再来一盏荷花灯吧。”又数了九个钱给那小贩。

    小贩笑着接了,“大过节的,大家高兴最好!”说着担着担子要走,却被爹拦下了,“再来两盏这荷花的!”接过来给了娘和宁清一人一个,“你们也拿着,一人一个。”

    娘接了灯倒有些手足无措,似乎连路都不会走了,一个劲儿地小声嘟囔,“买这个干啥,白花钱!不如只给清儿买一个就行了!”

    宁婉笑着伏在娘耳边说:“爹其实是想给娘买,不好只落下二姐一个!”

    娘就将宁婉推了下去,“小心把灯碰坏了!”却转眼间手脚都利落了,提了灯拉着石头走到前面。

    宁婉就又靠着爹说:“我娘提着灯的样子还挺好看的呢。”

    爹就笑了,“我就想你娘可能从来也没有人给她买过灯提着呢。”又向宁婉说:“其实这灯小贩可没少赚,不过是拿高粱桔杆做的,外面又糊了一层纸,再画些花样,一个钱都用不到!”

    宁婉就笑,“爹,如今你知道了吧,镇上的钱就是比村里好挣。”又说:“明年要是我们铺子也要挂灯迷的,那时我们自己做灯笼,如果多了也可以拿出来卖。”

    一路走着,除了看两旁的灯,更多的就是卖各种小东小西的贩子,许多式样的东西自不必说,又有各种小玩意儿,高粱桔杆做的风车儿、泥做的小人儿、木头雕的十二生肖,于氏出门时带的荷花原是鼓鼓的,在石头和金山渴望的目光和吚呀的叫声下很快地瘪了下去。

    宁婉原本看不上这些小东西,可她一眼瞧见路边一个小小的摊子,梅寡妇守在那里便走了过去,挑了几个五彩丝线打成的蝙蝠络子,“多少钱?”

    论起生活的艰难,宁婉觉得梅寡妇比先前的自己还不容易,好端端的女子,嫁过去没几个月,公公带着夫君和小叔子出门做生意时遇匪人横死,婆婆遇此变故疯了,家产荡尽,只她一个人支撑着门户。虽然有一手好针钱,可又因为是寡妇不能沾喜事,最挣钱的绣喜服喜帐喜帕子都不能做,只绣些寻常的东西,利便十分地薄,与疯婆婆勉强席日。自己如今有钱了买几个络子也算帮她一把。

    “十个钱一个,多了还能让些。”

    宁婉还未及再说,宁清便上来细看,“拿三个给你二十个钱吧。”

    梅寡妇为难地道:“太少了,这丝钱都是最好的,打出的五彩蝙蝠才好看呢,到了白日再看,与那便宜的完全不一样呢。”

    不必到白日,就是灯下也能看出好丝钱上面润泽的光,宁婉就说:“九个钱一个吧,我多买几个。”

    梅寡妇瞧瞧这两人,见她们穿着一样的袄子,脸盘也有几分相像,猜到是姐妹,就说:“八个钱一个,你们随便挑。”

    宁清横了宁婉一眼,“就你大方。”然后就用心地挑了三个,递给宁婉和石头、金山每人一个,“系在身上,一年四季什么时候带着都行!”说着拿出了二十二个钱给了梅寡妇。

    梅寡妇就小声说:“还少了两个。”

    宁清“嗤”了一声,“两个钱也要,”却只又拿出一个钱递了过去,“就这些吧。”

    梅寡妇没吭声地接了。

    宁婉拿宁清吝啬也毫无办法,就说:“二姐,这络子打得精巧,我再给你和娘每人也买一个。”说着就拿荷包。

    一直跟着的刘五郎也瞧不过去了,便笑着说媳妇,“清儿应该孝敬岳母的,一起买好了。”

    这夫妻二人在宁家住了大半年,于氏从来都与家里人一样对待,现在刘五郎终于想起了要孝敬于氏一个络子,而宁清听了也不好意思,只得又拿出十五个钱买了两个,“行,我们每人一个吧!”

    于氏就笑着摆手,“我这么大年纪,还带这个干啥?你们几个带着玩就行了。”

    宁婉早收了荷包,向娘挤了挤眼,“二姐要孝敬娘,娘还拦什么!”替娘接过络子系在裙子上,“二姐买的,娘系着毕竟是不一样的。”

    宁清花了几十个钱,自觉得不少了,因此再不动荷包一下,刘五郎也心安理得起来,他们毕竟已经孝敬了于氏啊!

    于氏自不与他们计较,自己荷花里的钱花没了就用丈夫的,又买了许多东西,家里第一次在马驿镇过节,见

    分卷阅读150

    -

章节目录

重生农家幺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金波滟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波滟滟并收藏重生农家幺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