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年复年 作者:九幽阿篁

    分卷阅读9

    用品。第三步,把猫和用品扔新家。

    说,一只猫妖搬家需要几步?

    一步。第一步,掐个缩地诀。第二步……爱说笑,千年老妖搬个区区的家,还需要什么第二步?

    于是文君辞别璇玑以后,就这样干脆利落地搬回了同昌坊。

    文君对郑元安果然十分用心。郑元安每日散朝回来,家里饭是热的、菜是暖的,汤也温在灶台上咕嘟咕嘟飘出浓香。饭后回房,簟席是凉的、帐子是干净的,就连纱被都松松软软透着阳光的香气。最妙的是,家里多了个人便多了一分活气,文君又是个快活的性子,自她搬来,同昌坊这小小的三进院落中就没断过欢声笑语。

    突然住进来个漂亮小姐,郑元安初时不是不别扭的。但相处了没几天他也放开了——这小姐和原先的小狸奴呆得如出一辙!呆不算,还娇!是以每每与她相对时,郑元安总觉得面前站着的仍是那只虎斑猫。

    文君果如她自己所说对庖厨之事十分擅长。普普通通的三菜一汤经她之手炮制出来,那便是人间难得的珍馐。郑元安对此很是好奇,文君便得意洋洋跟他说:“阿璇以前在齐桓公身边做宠姬的时候,我闲得无聊就去看易牙做饭。每天早也去、晚也去,直到后来阿璇觉得没意思从齐王宫中死遁为止。算来,也足足偷了十年的师呢!”

    春秋齐国……今为赵宋……郑元安一口汤呛了出来。

    “敢问一句,文君小姐今年青春……青春几何?”

    文君掰着指头认认真真算给他看:“出生不晓得是哪年。后来得道,记得有只特别厉害的狐妖说要带我进宫去过好日子。可我不喜欢她满身血腥气,跑了。过了两百年再回轩辕坟的时候,就遇到了阿璇。所以得道之后一百年,加上遇到阿璇前的两百年,再加上,嗯,再加上……哎我也记不得了,总之少说也有一千三百岁了吧?”算着算着也不知怎的就离题万里了:“阿璇说那个特别厉害的狐妖叫妲己,是她们狐族顶顶有名的祖奶奶。据说这个妲己在你们人世也很有名?”

    ……妲己……殷商末年……

    郑元安决定再给自己盛碗汤压压惊。

    “阿宁要不要多吃点菜?总喝汤不饱肚子的呀。”

    “啊啊,这汤好喝、好喝……”

    文君嘻嘻笑了起来:“阿宁爱喝汤?我记下了。”

    于是第二天,文君在家做了鸡汤面。面条薄而韧,根根清爽。浇一勺撇去浮油的老母鸡汤作汤头,撒一把雪花细盐调味,最后再盖上两三棵烫得刚刚断生的小青菜,一碗面硬是做出了国宴般的绝代风华!

    文君站在桌边笑吟吟地递上筷子:“原先我住乌衣巷的时候,阿璇总说巷子口的面好吃。我想着你爱喝汤,便在汤里加了点面条,这样你就可以吃饱啦~”

    刚出锅的面条飘着袅袅热气,为文君清丽的笑容染上人间烟火。不知怎的郑元安脑子里一下闪出“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四句诗来。

    “文君,我教你认字好不好?”郑元安心中涌起自母亲亡故后再没有过安稳恬淡。

    多年以后,每当文君想起这一幕时心里总是闷闷地疼。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阿宁教她背的第一首诗,一语成谶。

    ☆、多嘴的柳郎君

    夏去秋来,转眼便到了八月十五。

    时人好风雅,到了中秋这天晚上,家眷不在身侧的士子必要邀二三好友一同持螯赏桂、吟诗弄月。便是再好清静的人也会邀一位至交好友与之相对举觞,求个“花间一壶酒,对影成四人。”

    郑元安自然不能免俗。

    晚间柳郎君登门的时候,正好看到文君坐在院子里的石头小几旁边掰螃蟹吃。只见她架着个二郎腿,裙底露出一双鹅黄绣蝶的翘头履,双手左右开弓,直吃得风生水起!最难得是百忙之中还不忘剔出几只蟹螯递给一旁的郑元安。

    月色下男子温润、女子清丽,俄而相顾一笑,虽说二人举止都颇为坦荡并无狎昵之嫌,但他们之间隐隐流动的氛围实在是“风影清似水,四时香馥馥”!

    即便知晓那女子并非人类,柳郎君也还是忍不住在心里赞了句“一对璧人”。

    文君不擅与生人打交道,柳郎君来了以后她便起身避到了后堂。郑元安知晓她的性子也不强求她留下,倒着实让柳郎君遗憾了一把!

    “伯宁兄,三月不见,想不到你身边竟多了这么一位佳人!”言下颇有艳羡之意。

    “长生慎言。文君天真烂漫,不可如此戏谑毁她清誉。”

    柳郎君傻眼:“可她不是猫吗?这如何又扯到清誉上了?”

    “不管文君是人是猫,在我眼里她都是以诚待我的文君小姐。投桃报李,我自然也当以礼待她。”

    柳郎君看郑元严肃起来,赶忙拱手道歉:“是我失言是我失言,我这便自罚三杯!”

    放下酒杯后他咂了咂嘴,抱怨道:“这酒喝着实在无趣得很!伯宁兄,幸而我今天给你带了两坛内酒坊造的桂花酿,不然就凭这蜜水也似的酒,你我二人若想“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那要喝到几时去了?”

    在国子监时郑元安便有少年老成之名,但再怎么少年老成毕竟也是一心仰慕“男儿何不带吴钩”的年纪,见柳郎君说得这般豪迈,自然也跟着起了兴致。

    二人于是饮酒吟诗,直至月将西沉。

    更深露重,文君怕郑元安着了露水染上风寒,便收拾出一领斗篷想给他送去。临出门时又想不好厚此薄彼,那柳郎君怎么说也是阿宁的好友,遂转身又取了一领斗篷一齐抱上。

    走到二人身后时,文君恰好听见柳郎君在问:“伯宁兄不愿拿她当侍妾之流,莫不是要娶她?”

    ——这是要阿宁娶谁?文君停下了脚步。

    郑元安举起酒杯饮了一口,少顷又饮一口,长叹一声并不作答。

    柳郎君道:“我明白了。”拍了拍郑元安:“伯宁兄,听我一句劝——文君小姐可爱不假,但你既不愿娶她又不愿将她收为侍妾,就这样在府里留着一位未婚的小姐……是,我们都知道文君小姐的来历,但外人不知啊!一直这般下去,只怕将来于你的婚事不宜。”

    郑元安不接话,笑了笑转头看向柳郎君:“不说我了。长生,你与尊夫人……文君?!你怎么来了?!”

    “我怕天冷,给你们送斗篷来啦~”文君举起斗篷给他看,笑弯了一双漂亮的杏眼。

    事后文君想,那个时候自己还能笑得出

    分卷阅读9

    -

章节目录

花开花落年复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九幽阿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幽阿篁并收藏花开花落年复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