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年复年 作者:九幽阿篁

    分卷阅读15

    个府君非常碍事,三家族长于是每天都聚在一起商量怎么弄死这个扎手的府君。正当一筹莫展之际,可巧顾鼎上元节的时候要给楚州知州备节礼,于是灵光一闪想了条毒计,将楚州知州也拖进了这趟浑水。

    知州姓孟名维,是先帝末期的进士。这位孟知州也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但他颇有些保守,好求个稳,是以任知州这八年来一直对楚州境内的豪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愿深管。恰好高宗也一心求稳以至不惜和金国划江而治,是以先帝朝中孟维很得圣心。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孝宗即位以后一改委曲求全的对金策略,开始启用鹰派重臣。孟维当了这么些年的封疆大吏,这点政治走向还是看得分明的,于是十分担忧自己的前程。更兼郑元安去岁突然从中书门下空降到淮安郡,这摆明将来是要接任楚州知州的,孟维越发不安起来。

    顾鼎便是以孟维的这种心理为突破口,设了个连环计。

    次年开春,顾鼎在家中设宴款待孟维和郑元安,觥筹交错间极力称赞郑元安“年少有为,连圣上都金口御言夸府君是‘国之俊彦’,将来必定前途无量”云云,撩得孟维心火炽盛。后又买通郡功曹,令其在税账上涂抹几笔,故意卖个破绽引孟维来查。孟维正恨抓不到郑元安把柄,两只眼睛正日日夜夜盯着郡守府呢,听说淮安税课有问题,自然正中下怀。一查二查,果然查出去年入郡府帐的米粮较之录入上计簿的多了整五百担。

    五百担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一个中等大小的县城一年的税收差不多也才七八百担。这么多的粮食,一个人肯定是贪污不了的,那么追查这些粮食的下落就成了头等大事。若说之前孟维心中还有点故意找茬的意思,现在也是真急了——他毕竟是个好官,害怕这五百担是郑元安设的苛捐杂税硬从百姓嘴里抠出来的,更怕郑元安拿这五百担去做了什么通敌叛国的事情。

    孟维上门来询问究竟的时候言语很不客气,就差没直接说郑元安“贪污民脂民膏该当何罪”了。临出门时又勒令郑元安“限你半月之内交齐这五百担粮,否则本官定要上本参你!”后拂袖而去。

    随侍在郑元安身边的文君险些气成球!

    待孟维走远后文君“哐当”一声摔上院门,对着门就开始骂:“分明是有人故意在账目中做了手脚,这糊涂知州也不查清楚就来兴师问罪!去年那三千三百七十一担粮是我亲自核算、亲自看着装车押运入京的,这子虚乌有的五百担,又是从哪里多出来的?!”如此这般翻来覆去的骂,直骂得脚都跳疼了。

    郑元安心里也不痛快,但看文君跳得实在有趣,心中郁气倒是减了不少。

    文君好容易骂完了,挨到郑元安身边问他:“阿宁,你能想到是谁在陷害你吗?”

    郑元安冷哼:“除了顾鼎不做第二人想。”

    文君咬了咬指头:“可是郡府账目都锁在衙门里,能接触到税帐的只有你我、吏曹、户曹、刑曹和功曹。阿宁和我自然没有改帐,这剩下的几个嘛……阿宁,你说这四人中谁最像内应?”

    郑元安眯起了眼睛。

    文君说的疑点他也想到了,他第一个怀疑的便是户曹,毕竟郡中财政都是户曹在经手,要说户曹不动声色改了税帐倒还真是十分方便。然而问过几次以后郑元安发现户曹也很懵,户曹还怀疑他贪污呢!

    又一个一个审问吏曹、刑曹和功曹,均无所得。待要再审,可继续下去郡府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了,郑元安不得不作罢,只重新给郡守府的帐房换了把锁。

    孟维说是给了半月时间,但郑元安心里清楚,孟维不落井下石才怪!于是另想办法加紧调查。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去年的税务已经向户部报备过了,钱粮都入了国库,这要怎么查才是?除非准确找到改账本那个人,不然根本就是死无对证。

    文君自告奋勇晚上去顾家听壁角,不料顾鼎奸猾得跟鬼一样,知道最近风声紧,他安分得不得了,也不走亲访友、也不传递书信,就连晚上小老婆都睡得少了。文君一连蹲了几天的墙角,愣是什么都没发现!

    没办法,郑元安只好在家写自辩折子,因为孟维果然一回去就上了弹章。

    这个闷亏吃得一人一妖有苦说不出,真是异常憋屈!

    然而税课只是用来扰乱郑元安视线的,顾鼎的大招还在后面。

    又过数月,金兵突然南下扰边,盐城、淮阴损失惨重,但奇怪的是正处于边界上的淮安居然毫发无损,金兵铁骑就好像被下了降头似的纷纷绕开了淮安。

    盐城郡守和淮阴郡守埋完阵亡军民、盘点完郡中剩下的钱粮布帛,一擦眼泪双双写弹章去了。奏折里用词非常悲愤,“以邻为壑”都算是温柔的指责了,其中最诛心的一句是:“淮安富庶为楚州五郡之冠,其城墙高不盈两丈、厚不足三尺,金兵何以舍近求远?臣实不敢想。”

    接连两封奏折都是如此,孝宗又想起前不久孟维的弹章,不禁龙颜大怒,当即便着令御史前往淮安查证此事。

    顾鼎正等着这一出呢。他先让功曹去郡守府找郑元安汇报工作,然后命令原先顾氏门下的一家隐户挑起械斗将郑元安和文君引出郡府。二人前脚离开,功曹后脚便把准备好的书信塞到了郑元安书房中。

    郑元安带着文君到达械斗之处时,文君嘀咕了一句:“奇怪,这些人都动兵器了,怎么一点杀气都不见?”

    郑元安立刻反应过来:“糟了!”他狠狠一鞭甩到文君的坐骑上让她往山里跑,自己则调转马头向郡守府的方向奔去。

    文君大急,下死劲勒住了狂奔的红豆,不想却听到了郑元安遥遥地对她喊了一声“跑!!!”声嘶力竭,全然不见平日如玉君子的模样。

    文君心中大恸,却在这电石火花之间明白了郑元安的意思。

    ——文君你要逃,这样将来才有机会救我。

    她顾不得去擦满脸的眼泪,当即下马让红豆回郡守府,自己则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往京城腾云而去。

    ☆、文君白月光和江槿朱砂痣

    御史自郑元安的书房中搜到了他“投敌叛国”的书信,当下便将他捆了起来。前中书门下侍郎通敌可不是小事,御史越想越觉得胆寒,于是下令即刻启程返京,一切交由孝宗定夺。

    孝宗亲审之时,郑元安从头到尾只说了三个字:“臣冤枉。”孝宗气得没办法,一怒之下差点当场把郑元安推出去腰斩。好在陪审的江衍觉得此事十分蹊跷,力劝孝宗道:“夏乃万物欣荣之时不当肃杀,此时处决人犯恐违天和。”

    郑元安于是被打入死牢,只等秋后问斩。

    当日过午,相府门房收到一张指明递给江槿小姐的拜帖,其

    分卷阅读15

    -

章节目录

花开花落年复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九幽阿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幽阿篁并收藏花开花落年复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