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卿 作者:莫子乔

    分卷阅读30

    的,那做出来的事情可比上溪村对付下溪村的还要缺德!

    ——说是为了祭祀龙王祈雨,要拿童子牺牲。

    这也罢了,生死关头什么蠢事狠手都使得出来,小王村人也知道,就自己漏下的半天水量,还真不够程家村使唤的,这眼看着要渴死饿死的时候,祸祸孩子,外人听着虽不忍,可也没那么大脸干涉。

    小王村的大家前些日子虽已经赶着将那水稻大豆的都收了起来,多少也算有点儿粮食。

    又村里头托宫氏百年前善意,本就多了三口深井,连着王氏族人更早前挖的一口,便是四口深井,如今都还出着水,水量还不少;

    另,各家富裕些的,又习惯跟宫氏家风,有了钱能起得了砖房大屋,便免不了要打上一口井……

    积攒到如今,一村子竟是能有三十几口井,虽然深度不够的那二十几个早半个多月前就陆陆续续不出水了,可好歹还有十一口,人是肯定渴不死的,甚至还能富余出些浇地。

    就是这般,还不是一抬头看着无云的天、一低头看着干涸的河,就心焦?

    小王村至少有两三百年没干过拿孩子祭天的事儿了,可别人家要做,他们本也干涉不了。

    ——如果,那被牺牲的孩子,和小王村完全无关的话。

    可怎么可能呢?

    程家村那可是距离小王村最近的村落,独眼老三家的第一个夫郎就是在那儿娶的,而除了独眼老三,两村,尤其是王姓和程姓,也是几百年联络有亲的。

    连里正家的哥儿,不就也嫁在那处?

    也因此,小王村的不少人,才会早在里正没明言只能在白水河里打半日水之前,就尽可能往井里打水浇庄稼,为的也就是给下游的老故交留点儿生路。

    到了如今,更是打一会、歇一下的,虽然也有村里决议之故,也有不少人家麦子勉强算是能收的关系,可不也还是为了给下游留点儿活路吗?

    否则下足狠心,村老又不能时时在河边盯着,大家多打些水,让麦子多灌些浆,未必不能多打一二成粮食。

    不过都是心软、念旧罢了。

    想着好歹有些还算产量正常的大豆,前两年年景好时,也多攒下点粮食,怎么都不至于饿死,不少人家甚至都够再吃一年的,今年损失些就损失些,总比饿死老邻居的强……

    便都没将事做绝。

    不想小王村人不做绝,程家村却要出贱招!

    作为牺牲的娃娃,最大的不过五岁,小的甚至才周岁半。

    里正年初还喜滋滋带了好大两只鸡往那儿吃周岁酒——

    因为最小的那个就是里正家的亲亲外孙子!

    这里正家只得一个小哥儿,宠得厉害,小王村比较讲究,同姓不许婚姻,偏村里头别姓人家又不是很看得上,里正又舍不得将他嫁远了,上游那童家沟子又没那各方面都合适的哥儿,就只得寻了对岸的程家村,陪了厚厚嫁妆,嫁给了那村里头一个才十八岁就中了童生的程浩健。

    后来那程浩健足有五六年没能考出个名堂来,里正一番秀才岳父的盘算成空,可因为小哥儿嫁过去一直没生养,里正家还要对哥婿加格外礼遇。

    到了去年初,小哥儿终于生下个小汉子,里正更是喜出望外,又盘算着能不能拜托宫家的老举人,给那哥婿指点指点,也好早日进学。

    后来虽因故耽误,也牵头提议只打半日水,还能为着谁?

    结果一番苦心,却成了:

    “虽是我独子,但为全村计,让他去侍奉龙王爷也是我一家之幸!”

    还镇压下拼死反抗的王氏,妻、子,皆不顾,真是好大义也!

    而且不只这个周岁半的娃娃,其他不拘三岁、五岁的,被程家村挑出来做牺牲的七个娃娃,无一不是小王村嫁过去的哥儿所出。

    那里头的名堂,可就不仅仅是对不对得起里正这个岳父、对不对得起里正家那哥儿那么简单了。

    ☆、老实和老憨

    当然,小王村嫁到程家村去的哥儿,也不是个个都遭遇到像程浩健那样“大义”的极品货色,大多数人家都还是不太舍得自家血肉的,只不过时下讲究故土难离,又宗族势大,敢于以一身敌一村+一族的勇士,也实在少见就是了。

    可少见,却不等于没有。

    那程家村里头还有个程老实,嗯,他还真就叫程老实——

    因为不像程浩健家那样,曾祖那一辈据说很是攒了些银钱,供着他们父子三代都读了些书,

    程老实家不过是普普通通一个农家,起名也就没那么讲究,这老实头刚出生时就凭长相特征,获得“大头”之名,后来长到十三四岁,因为老实出了名,他爹索性就在给他上族谱的时候,请族长填上“老实”二字。

    这位也娶了小王村的哥儿,也是个王氏,更还是宫家的曾外孙——

    那大王氏的阿爹童氏,乃是宫家嫁到童家沟子的哥儿多出。

    是以这童氏跟着阿爹学了些字,大王氏又跟着童氏学了些字,不说如何知书达理,几个帐画个押,看份契书读个布告都没问题。

    程老实原本大字不识一个,这娶了夫郎之后,也跟着学了几个字,好歹签字画押的时候不用按手模,能歪歪扭扭签上自己的名字了,勉强也脱离了睁眼瞎的范围,对自家夫郎自然是又心爱、又敬重。

    后来夫夫俩生了两个汉子、一个哥儿,也都跟着他们阿爹学了不少字。

    哥儿因着还小未议亲,且不说他;大小子程大平虽没能娶得上小王村的哥儿,却因着识字,农闲时很能在镇子上寻些活计,程老实越发觉得这小王村的哥儿稀罕得不行。

    正好,到了二小子程二安十六七岁上头,那大王氏原家哥哥的幼子,因出生时难产一贯体弱的小哥儿王寿寿也刚好及笄。

    程老实盘算着这夫郎原家素来兄弟和睦,教出来的哥儿又能写会算的,不说贪图多少嫁妆,若能再教出一二代识字的娃娃,不求考取功名,若都能在镇上寻个轻松的活计,几代下来也未必不能摆脱这地里刨食的艰难哩!

    为此,程老实甚至觉得哪怕有个万一,那王寿寿体弱到没法子延续香火,给过继长子的孩子到二房也是一样的。

    那程二安又是幼时常见这表弟的,又感念舅家照顾,再无不应。

    所以那王寿寿四年前,比里正家那哥儿王瓶儿只晚了一年半,就嫁到了程家村去。

    王寿寿也确实至今未有产育,程大平程二安又都大了,牺牲肯定不敢找他们。

    程老实家此次,本可以置身事外。

    但人为什么是人呢?

    就是很多事情,哪怕本可以不沾染到自己身上,也不是就都会选择视而不见。

    首先,王寿寿和王瓶儿在原家做哥儿那会子,虽因着一

    分卷阅读30

    -

章节目录

归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莫子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子乔并收藏归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