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农家日常 作者:络缤

    分卷阅读160

    子多是家里不太好的,比如家中有病人或者是寡妇自己带着孩子的。且为了公平,还要多加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家中没有人在其他作坊里干活的。

    这世的女子不容易,桃源村虽然对女子已经非常宽容,但是依然比不上男人。所以常喜乐尽可能的根据这里女人的特征,为她们提供相应的岗位。

    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唯有女子立起来,才有真正的话语权。

    常喜乐觉得世外桃源就是应该没有歧视,人人平等,相对公平。

    常喜乐还寻村子里织布手艺好的女子,专门给工坊里的工人制作专门的工作服。上面还绣着常喜乐涉及的桃源村品牌商标。桃源村品牌商标是以桃花轮廓为底,上面绣着青山绿水。

    工作服把人包裹得严实,制作吃食的,为了防止碎发掉入,还得把头给包起来,带上口罩。一切都是为了方便干活,所以注重实用而不是好看,但是桃源村的人都希望自己也拥有这么一套衣服,因为这就代表着能进入工坊做工。

    能入工坊做工的人,如今不仅能挣钱,还是被人羡慕的对象。

    尤其女工们,她们每次上工的时候都结伴而行,一路上欢声笑语毫不掩饰自己的快乐。

    这些女人走路的时候都会微微抬起下巴,露出自信的笑容,不管容貌如何,都让人觉得十分美丽。

    因为能加入工坊不仅每个月能领到工钱,以后到了年纪‘退休’了,每个月还能领到养老金!不仅如此,平日若是病了,还能报销一部分的医疗费用。这些福利在这里是从不曾有过的,人生在世最怕就生病和衰老干不了活,可有了这些,也就完全不用担心了。

    虽说桃源村向来厚道,若某一家真的到了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大家都会搭把手,公中也会出钱。可那些都是情义不是本分,不像工坊的福利那样,是他们自己劳动所得,是理所当然而不是仰仗谁的鼻息。

    如此条件之下,怎么不会让大家对生活有盼头,自信和从容?

    所以现在拥有桃源村品牌标志的衣服,成为了桃源村人最羡慕的。

    除了工坊里的人,连负责在外头跑销路、收东西的村民,也会穿上绣有桃源村品牌标志的衣服。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在无形中给大家灌输品牌的概念。

    如今桃源村以外的人也渐渐开始有了这么个概念,只要看到穿着绣有那个标志衣服的人,就知道是桃源村的人。且这些人身份不简单,是为了桃源村出产的东西而来。

    桃源村收茱萸、茶油果、油菜籽、绿豆、大米等等物件,而且给的价格十分公道,拿来的称也不会动手脚,分量都事足足的。所以只要有想卖家里产的东西的,一见到这个标志,就会非常高兴。尤其在稻香县里更是如此,因为若不是桃源村,他们怎么有机会免税三年。

    如此一来,其他村子的人看到这个标志的人到自个地方,都会热情的宽待,这些待遇让桃源村人的归属感更强了。

    第62章 弹棉花

    棉花是首次出现在桃源村,不少人都不曾见过,包括宋挽呈从前不过是耳闻几句,也没有见过此物。所以常家的棉花被收回来,当即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大家都想知道这东西是如何织布成衣,东西怎么样。

    宋挽呈也非常感兴趣,他交代常喜乐处理棉花的时候叫上他。宋挽呈是个好奇心非常重的人,对什么都感兴趣。而且还会去亲自试一试,完全没有某些读书人清高不屑沾染读书意外的事务,尤其还是这种劳动人民才会干的粗活。

    常喜乐觉得能了解民生以后才能做好官,知道人民大众是怎么劳动,才知道其中的辛苦。宋挽呈有这样的品质,以后很大几率能成为一个好官,自然十分支持他到处去看和去体验。

    他准备开始处理棉花的时候,一大早就让宋挽呈过来了。而宛娘和宋玉息也都过来了,两家人现在走得很近,平日里经常来往。宋玉息现在跟常家的几个孩子玩得非常好,而宛娘跟几位嫂嫂也非常要好。宛娘后来对经济之事十分擅长,也是因为在桃源村的这些日子,一直跟曹二嫂和丁三嫂在一起的关系。看她们如何管理工坊,而得到了不少经验,这些都是宛娘当时没有想到的。

    “这东西是做何用?”宋挽呈见常昱抬出一个木架子,好奇问道。

    常喜乐介绍道:“你看这些棉花,上头都有棉花籽,我们得把棉花籽分离出来。而这个东西就是用来分离用的,可称之为轧棉机。”

    宋挽呈恍然大悟,十分佩服道:“你这脑子转得就是比普通人快,这东西明明用手摘也挺容易,你竟然就想到利用工具了。”

    常喜乐笑了笑,说实话若非有后世经验,他第一次接触陌生的东西,一开始肯定没办法研究出利用工具省事省力的方法。几乎所有农具都是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出来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现在只种了一亩,不过收了两百来斤用手摘确实容易,可若等以后种得多了,那便是不同了。利用工具能提高效率,节约人工,这么一来成本就下降了,利润才会丰厚。”

    宋挽呈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从不曾见过像常喜乐这样,如此会利用工具还会去琢磨去制作的人,叹道:“现在桃源村已经有了这么多花样,你还要节约人工。你是想要带领整个村子一块致富的,如此一来岂不是还要弄出许多花样才能实现?我有时候真想把你的脑子挖出来看看,是不是跟平常人不一样。”

    “那我得远离你,指不定哪天你一个脑抽把我脑袋砍下来。”

    “那我也得有这个机会!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身边有个能单手就把人给捏死的虎大爷。”宋挽呈看了常昱一眼,一副怕怕的模样。如今大家都跟着常喜盛叫常昱为虎大爷,实在是他的杀伤力太大了。

    这小家伙时不时上山弄个熊啊狼的回来,尤其有了弓箭之后,那打猎的本领更加厉害了。常喜乐怕他把后山都给祸祸了,还控制了他打猎的次数。

    说完宋挽呈感慨道:“能跟你做乡亲还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啊。”

    宋挽呈去过这么多地方,就没有见过像常喜乐这样的。

    这个世界讲究宗族,其实大家族里还是很互相帮助的,可没有人像常喜乐这样,不是简单的给予财物,而是指了一条道路。

    毕竟一直单方面的施舍,是很不容易维持的。唯有自己立起来,才能改变自己的困境。

    常喜乐这么做是一种良性循环,不仅没有损害自己利益,甚至还在这圈子里增大自己的利益,可又达到了扶助的目的,还不让受惠方因此觉得低人一等。

    “我若没有乡亲们从前你一个鸡蛋我一把青菜的供着,也没有我这一天。

    分卷阅读160

    -

章节目录

桃源农家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络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络缤并收藏桃源农家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