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案 作者:大风刮过

    分卷阅读17

    ,门窗缝中,忽然漏出细细的呜咽声。

    那声音忽远忽近,张屏推开后窗辨认,却见对面试房的一扇窗内,有微弱的灯光闪动。

    呜咽声正是从那扇窗的方向飘来,窗纸上一道黑影一晃,灯火倏然灭了,呜咽声也沉寂在夜色中。

    隔着水渠的那列空试房静立在暗夜下,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梦中的幻象。

    次日早上,张屏隔壁的隔壁被人用担架抬出了试场。

    早上场役来送饭,门内没人应声,推门而入,只见此生口吐白沫倒在地上,人事不省。

    医官前来查看,说是癫痫发了,还好没咬到舌头,但是不能再接着考了,只能算他交卷,把人抬出试场。

    那试子躺在担架上,双手微微抽搐,忽然猛地坐起身,大喊:“有鬼!有鬼!”

    几个护卫把他按在担架上,匆匆向前走,巡场官侧首看见了站在门边的张屏和其他试子,皱眉摆摆手:“都进去,哪年科考没有一个两个的。跨出门,便以交卷或作弊论处。”

    张屏与众试子们都回到了房内。

    张屏记得,昨夜有灯火的,便是与三百五十六号试房相对的那间空房。

    这件事之后,试场中一片太平,再无奇怪的事情出现,直到考试结束。

    会试三天过去,兰珏被从小院中放了出来。一乘轿子将他抬到皇城文观阁内,他与其他参与阅卷的官员将要继续被关在这里,直到阅卷结束。

    据闻这次会试极其圆满,除了一名试子因病被抬出考场外,其余全都顺利答卷完毕。

    兰珏与其余官员闻之都十分欣慰。但就在此时,兰珏的顶头上司,本次会试的顶梁柱,礼部尚书龚颂明,因热伤风加上痢疾,被送回府中休养,不能参加阅卷。

    龚大人倒下之后,和他一样年事已高的两位老大人也倒下了。朝廷不得不另外调人阅卷,临时从翰林院调了两名少壮的大学士,但龚大人的位置非同一般,需要找个至少同级的人顶替,兰珏与众官们都猜想,恐怕是要让云太傅过来压场了,没想到小皇帝的一道圣旨,居然调派刑部尚书陶周风代替龚颂明职务,主持审卷。

    凭心而论,陶周风是先太傅柳羡的门生中,学问最好的一个,堪称本朝一代大儒,担任这个职务,远比他在刑部合适,而且陶周风脾气好,从不爱自做决断,最喜欢让下属做主。批阅考卷的官员们权限更宽了许多,所以众官都心悦诚服,欢欣鼓舞,觉得小皇上英明神武。

    文观阁在皇城西南犄角,兰珏和阅卷的其余八位官员每晚在侧殿睡觉,白天在主殿阅卷。主殿隔出四个内间,每两个官员在一间内阅一部卷,陶周风在外间喝茶坐镇。

    第一阅,典、纶、雅、贤四部,每部荐十份卷子。第二阅,由陶周风主审,从四十份卷子中选出三十份,就是今科中选名单,送交御前,以备殿试。

    兰珏出了典部的题,他的内侄柳桐倚考了贤部,他便只能阅纶部与雅部,兰珏本想阅纶部,但曾经弹劾过他的大学士李方同也要阅纶部,李方同是中书令李岄的侄儿,李岄女儿即将做怀王妃,也就是说,李方同马上要成为皇帝的叔叔的岳丈的亲侄,算起来比皇上还高了一辈。

    兰珏自忖惹不起这位皇亲,李大人性情锋锐,嫉恶如仇,离得远一些比较不容易刺激到他,对大家都好,所以兰珏选了雅部。

    事实证明,兰珏的选择十分精明,几天之后,李大人就和与他一起阅卷的刘大人掐了起来,一直掐到陶周风面前。

    兰珏谨慎地在雅部的门内侧观望,李方同和刘大人是为了两份卷子争执不下,纶部举荐的名额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刘大人看上了一份卷子,李方同看上了另一份,闹到要让陶周风评判,陶周风和稀泥道:“皇上的圣谕中有云,本次科举提拔人才,可以不用拘泥于陈腐。虽然择四十份卷子是旧例,但总有破例嘛,就好像本部堂虽然是刑部尚书,也能坐在这里一样。既然二位难以决断,可见这两位试子都有出类拔萃的地方,纶部就选十一份卷子,从四十一份卷中再决定吧。我这就写个折子给皇上。”

    陶周风连夜写了五千余字的折子,小皇上批复五个字——便由卿决断。

    陶周风捧到了批复,其余三十九份卷子也已择出,开始复阅。

    复阅时,陶周风捧着贤部的一份卷子,爱不释手,啧啧赞叹,贤部的两位主审也对此卷称赞不已,称其为圣贤风骨,锦绣文章,必定是今科状元,当即点选。

    选中之后,兰珏也去看了看那份卷子。

    的确一笔好字,对答不俗,文章清俊,堪称无可挑剔。考卷开封,意料之中的名字——柳桐倚。

    后面的二十八份卷子很快择出,到了第三十份时,却又卡在了李方同和刘大人打架的那两份卷子上。李方同和刘大人各执一词。陶周风对两份卷子犹豫不决,其余的二十九份卷子已经开封,抄好名单,准备放榜了,陶周风还没有犹豫完。

    已选出的二十九人中,兰珏没有看到张屏,他心中竟隐隐有惋惜之感。可能这个年轻的后生头脑虽好,但不太适合科试。对朝廷来说,倒是可惜了。

    想及此处,兰珏又有些好笑,那张屏进了朝廷,想必也是李岄、李方同一派,又与己何干,他几时,也操起这样的闲心了。

    那厢,李方同已经开始和刘大人互相攻击,质疑对方是不是收了所选考生的贿赂。

    最后陶周风道:“不然这样,将这两份卷子都先开封,公示姓名,再由大家共同审阅决定。”

    两份卷子拆开封条,兰珏看到姓名,先和陶周风一样愣了愣,接着乐了。

    李方同选中的人,竟是张屏。

    刘大人荐选的卷子,答卷试子名叫马廉。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

    第14章 第十四章

    兰珏把两份卷子都看了看。

    张屏的答卷,一篇文章写得硬梆梆的,破题算是别致,剖析条理清晰,搭配上一笔死板板的小楷字,好像一块方方正正的板砖,分量是有,就是太楞。

    刘邴冷笑道:“倘若列几个条目就能成好文章,那么衙门里代写讼状的各个都是文豪。”

    李方同道:“此生的这篇文虽然死板有余,文采不足,但从答卷中可见此生思路清晰,性情严谨,见解独特。反观刘大人选的这一篇,的确是花团锦簇,句句皆有来历,从历代大家到本朝名士,我都看见了,只是看不见他在哪里。一个连己见都没有的人,进了朝廷之后,要怎么处理政务,替百姓谋福祉,替皇上分忧愁?不用说别的,他这笔字,就是仿得兰大人吧,虚丽浮夸,恰如其文!”

    刘邴摇了摇扇子:“李大人,你这话说的,你

    分卷阅读17

    -

章节目录

张公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大风刮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风刮过并收藏张公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