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案 作者:大风刮过

    分卷阅读98

    风道:“张屏哪,堂上不能做逼供强画押的事情!”

    张屏道:“并非画押,乃是取证。”举起那张纸看了看。

    侍卫亦在盯着张屏举动,躬身禀报道:“大人,嫌犯的指纹上,似乎有个符号。”

    邓绪命张屏将纸呈上,皱眉一看:“指肚甚软,墨汁按痕恐不明显,还是取印泥来试试。”又左右看向陶周风和卜一范,“二位大人见证,此只为取证,绝非画押。”

    侍卫又送上印泥,再拿刘知荟的左手食指按了一遍。符文果然清晰,侍卫道:“像个番邦文字。”堂上邓绪三人眼都一亮,忙命将纸送上。

    张屏皱眉:“下官不解此符之意。”看向刘知荟,侍卫掏出刘知荟口中的布,刘知荟冷笑:“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个疤痕应是幼时烫伤,刘某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手上,自己亦是偶尔发现。我若真是乱党,还能在手指上刻个章表明身份?”

    邓绪研究道:“的确像个烫痕。”卜一范道:“亦……有些像梵文。像个梵文的五字。”

    张屏顿时又看向刘知荟。

    陶周风和邓绪一齐称卜一范赞渊博,卜一范呵呵道:“因在西疆待过一段时日,略认识一二。”

    张屏向堂上躬身:“大人,果然推测中有一点错了。”

    邓绪神色再一凛:“何处?”

    张屏垂下眼皮:“下官本以为,辜清章察觉了刘知荟的身份,但未确定时,就被刘知荟杀害。此时看来,可能并未如此。辜清章是替刘知荟隐瞒了此事,可能是在他还未道出时,就被下毒,因此选择了不说。”

    兰珏的心微微一窒。

    邓绪暗暗松了一口气,维持着和刚才一样的声调道:“为何?”

    张屏侧身再看向刘知荟:“刘大人本不姓刘,应该姓度,数年前被其同党所害的知府度恭,是刘大人的亲生父亲。辜清章为了刘大人,隐瞒了两件事。一说是此事,二是他自己的身份,刘大人听说了黄玉杏果,知道自己错了,这才去兰大人府上盗玉。错杀重要之人,此举是赎罪,其实猜到这是自投罗网,反诬兰大人与毒害兰大人一样,多出于私怨,而非必要。刘大人已经知道了,辜清章既不姓辜,亦不姓易,他是易氏保下的前朝血脉。”

    是被枝叶簇拥的杏果。

    不知为什么,兰珏心中却顿觉释然。

    原来如此,辜清章,辜是假的,清章二字才是真姓。

    清章,清华之章,书于纸上,纸名为宣。

    疏临,原来你姓宣。

    “辜清章应试,本就抱了必死之心。他冒此风险,只为找出刘大人或同族,却一开始错找上了兰大人。”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两天没更,所以两章内容,当一章发了!

    最提心吊胆,最不擅长的环节到了,各位大人有砖尽管拍。

    第67章 第六十七章

    邓绪不得不打断张屏道:“且慢,你怎知嫌犯是度大人的血脉,度大人殉国已有几十年。一个指印,如何证明?”

    张屏躬身:“的确待证实。但,刘大人手指的印记之意应为‘吾石子’。”

    吾乃石之子。

    陶周风道:“本部堂常听恩师说,度恭大人一生,与石字大有渊源。只是……张屏哪,这么个解释,固然说得通,仍有些牵强。”

    柳桐倚忽而上前,向堂上道:“禀各位大人,下官曾听闻,度大人生前在京中常去石林禅寺。既然印记是梵文,其中或能查到蛛丝马迹。”

    邓绪皱眉,视线又飘向侧门,片刻后,左右看了看陶周风和卜一范:“石林禅寺离大理寺倒不甚远,天近晌午,不妨暂时退堂?”

    陶周风和卜一范都附和。

    侍卫将刘知荟锁好押下,头上套上黑布袋之前,刘知荟扫了张屏一眼。

    邓绪陪着陶周风、卜一范和兰珏走进侧门,又折回堂内,向张屏和柳桐倚道:“你二人速去石林禅寺。能不能查到证据,都先传个信回来。若查不到,便暂时把此推论撤出案子。”

    张屏和柳桐倚领命。

    邓绪再走进侧门,向卜一范等人笑道:“几位大人先简单用个午膳?”

    卜一范向身侧一瞥,甬道墙壁上另有一扇小门,紧紧闭着。卜一范假装什么都没看到收回视线,笑道:“那就叨扰邓大人一顿了。”

    兰珏道:“下官身为证人,与三位大人一同用膳是否不合法度?”

    邓绪道:“只能先委屈兰侍郎了。这次欠下兰侍郎老大人情,待结案,本寺做东,一定请兰侍郎痛饮一顿!”

    兰珏笑道:“大人客气,那下官就真等着了。”

    邓绪陪同陶周风和卜一范前往内院,沈少卿和几个侍卫引着兰珏单独到一间静室内。

    张屏和柳桐倚乘马车离开大理寺,前方侍卫纵马开路,一路疾驰,不到一个时辰便到了石林禅寺。

    传令官已先到,寺僧请退香众,让张屏、柳桐倚和众侍卫入内。

    其实张屏并不肯定。

    毕竟已是几十年前的事,即便有证据,是否会留在原处?

    但,离开前刘知荟的那一眼,却让张屏知道了,刘知荟的确不晓得自己的身世。

    绕过天王殿,柳桐倚忽而欣喜抬手指向前侧方:“张兄,快看!”

    张屏随之望去,亦不禁眯起了眼。石壁上,镌刻着经句和弯曲符文。

    引路寺僧道:“几十年前,敝寺与虚元观、明纶书院共开释、儒、道三教盛会,参与此盛会的一位度翰林手书《佛说阿弥陀佛经》中光明无量篇,虚元观清然道长写《中庸》第三十章,敝寺空远主持以梵文书一到九之数,分列三行,并题《道德经》中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示三教情谊。后依原笔迹为模,刻做此壁。”

    度翰林,度恭。

    张屏与柳桐倚互望一眼,走到石壁前。

    张屏抬手按了按壁上梵文“五”字处,凑近观察,未有异常。柳桐倚细细查看度恭所写的佛经句子。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他在“十”字处轻叩,按压,擦拭,没什么不寻常。

    张屏皱眉。

    度恭和陈筹一样,同被那个邪派选中,对度恭施展美人计的女子盗了守城图纸,害死度恭,又将度恭尸体收葬,定已对度恭有了真情。

    她生下度恭的孩子,在孩子手上留下记号,必是知道自己会死。

    那么,如果她留下东西,会怎么隐藏?

    刘知荟被邪派抚养,手上的印记若被发现,教派的人会生疑,亦会推测。度恭常来的石林禅寺,和记号一样的梵文五,度恭亲手写的,与“石”同音的“十”,都一下能想到,

    分卷阅读98

    -

章节目录

张公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大风刮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风刮过并收藏张公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