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案 作者:大风刮过

    分卷阅读108

    没发现般任兰徽把信和东西偷偷摸摸地收回去。

    但是兰珏欣慰地发现,自己的儿子还是挺谨慎的,虽然以为遗书兰珏没看过,还是把藏钱和东西的地方换了。这回收了忒多压岁钱,不知会不会再开辟出一个新地方。

    想到这里,兰珏唇边笑意不由得更深。又着人让张屏来小厅。

    张屏这番过来,带了拜年的礼物,不过些果品之类,兰珏却十分欣慰,毕竟是越来越会做事了。

    他笑向张屏道:“士欣回家过年去了,方才无人陪你说话,是有些怠慢了。”

    张屏道:“学生有书看,未觉寂寞。大人客气。”

    唉,要是再会说话一些更好。

    兰珏在心中向自己道,不应要求太多。

    他亦思量,要不要提醒张屏去拜谒冯邰。此乃理所应当事,且张屏是圣旨封的知县,更加得去拜见。

    但冯邰这个人,素来较真。要是张屏话没说好,礼没行对,反而不如不去。

    兰珏想了想,还是等晚膳开席后,向张屏道:“听闻你年后将迁任丰乐县知县?”

    张屏点头:“嗯。”

    兰珏含笑:“此乃值得贺喜之事,但日后你得要更忙一些了。何时到任?”

    张屏道:“三月中旬。”

    还是别让他去拜会冯邰了。

    兰珏继续微微噙着笑道:“龚大人致仕归乡时,应在你上任后,必将从丰乐县行过。届时……”

    张屏握着筷子,凝望着兰珏,兰珏顿感一阵无力。

    尚书卸任归乡,途径辖地,如何接待、下榻处安排、席宴菜色、迎送人等……样样分寸都须把握到位。

    但看现在的张屏,一副浑然模样,顶多能再吐出一个“哦”字,算捧场了。

    兰珏笑道:“罢了,说这事还有些早,到时候一应安排,会知会你,你按照列出的单子做便可。”

    张屏又点点头。

    兰珏另有件事有些担心。吃饭的时候,兰徽一直不断看着张屏,两眼闪闪发亮。

    等到上汤的时候,兰徽又看向了张屏,开口道:“你帮大理寺破的那个案子,是关于什么的?桐表哥不肯告诉我。”

    兰珏微肃起神色:“徽儿,对长辈怎可不用敬称?何况还曾教过你学问。快快赔罪。”

    兰徽耷拉下脑袋。

    张屏道:“是查了一群骗子。”

    兰徽双眼顿时又焕出光彩:“唔?”

    张屏正色:“但不可细说。”

    兰徽猛点头:“明白。”又往张屏跟前凑了凑,“张先生,那案犯都被抓住了么?”

    张屏道:“抓住了。还没抓住的,也逃不掉。”

    兰徽眼巴巴地望着他:“爹爹也帮你们忙了,对吧?前几天爹爹说他生病了,其实是装的。后来我知道了。”

    张屏嘴角微微扬起:“对。”

    兰徽道:“那……”

    兰珏缓声道:“徽儿,饭时不可多言。”

    兰徽不情不愿地挪回座位,嘀咕了一声:“刚才爹爹说的最多。”

    兰珏扬了扬眉,当没听见。

    结果到了晚上,兰徽又扒开兰珏卧房的门:“爹爹。”

    兰珏放下书卷看他:“何事?”

    兰徽走到兰珏面前,神色郑重:“爹爹,儿想待长大后,秉公正,洗冤情,平悬案。”

    兰珏的眉头一跳。

    不知怎么的,兰珏的眼前恍然浮现,长大后的兰徽,耷着眼皮,幽幽地说:“爹,你吃碗面睡吧,我得回衙门,不陪你过年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兰珏的儿子,变不成那样。

    兰珏蔼声道:“你不是曾说,要和爹爹一样么?”

    兰徽挺起胸脯:“丈夫者,当平天下不平事。”

    兰珏的眉头又跳了跳,站起身,摸摸兰徽的头顶:“嗯,立此志向,亦甚好。但不论何等志向,若不好好读书,都是空谈。初五之后,继续用功。”

    年初二,邓绪让柳桐倚把张屏带到邓府中,吃了顿饭。

    邓绪向张屏道:“小子,实不相瞒,这回的案子让本寺觉得你实在甚有天分,本想让你到大理寺。但皇上调你去了丰乐县。你我暂无同僚缘分。不过本寺看人再不会差,你将来还是吃这碗饭的料。”又拿出一块令牌,“本寺不说虚话,若有什么事需要本寺出手,拿这块牌子到大理寺,可直入衙门,告知于我。”

    张屏收下牌子,诚心向邓绪道谢。进大理寺或刑部,对他来说真是好到不能再好的事。

    不过,在宜平待的那段时间,让他觉得,做知县,也不错。

    年初三,张屏动身回宜平,临行前,又向陶周风和兰珏辞别。

    陶周风慈爱地叮嘱他,做了几个月的县丞,便升任知县,足见皇恩浩荡。一定要好好做事,不负皇上,不负社稷百姓。

    张屏一一应下。

    陶周风末了问:“可已见过冯大人?”

    张屏道:“尚未。”

    陶周风掂须沉吟了一下:“也罢,待上任时,再拜谒,更庄重些。”

    张屏亦琢磨了一下,要不要去拜见冯邰。

    但,一则,他不认识冯大人,不知道怎么去;二则,他真不知道该送啥。

    等上任的时候,拜谒上司乃仪式,应该会有人来引导,那样不会出错。

    这么一想,张屏便打消拜见之念,径去兰府辞行。

    兰珏道:“我前日就想问,宜平离丰乐不远,你是二月底卸任去丰乐?”

    张屏道:“嗯,学生要把县志编完,三月初也行。学生没什么东西,无需多收拾。”

    兰珏微微笑道:“我大约也是二月底开始,告假一月归乡扫墓,我家乡九和县,就在丰乐县旁边。说不定到时还能顺道去看看你。”

    张屏立刻道:“学生等着大人。”

    兰珏看着他,笑意更深了些:“还不一定。若是能过去……”本想说便让你请客,但又觉与王砚等这般玩笑尚可,和张屏这样的下级晚辈说,不甚妥当,便没有吐口。

    张屏望着兰珏,又道:“学生等着大人。”

    离开京城后,张屏又到陈筹和离绾曾住的那茅屋中看了看。

    茅屋已被大理寺拆了,连地面都被挖过,张屏在原地站了一时,爬上了马车。

    马车乃邓绪让人替他备下的,张屏本还打算去丰乐县看看,先踩踩地皮,熟悉一下,因不便开口,也只得作罢了。

    回到宜平,邵知县待张屏愈发热烈。张屏已将调任,且因之前的案子,邵知县亦得了些奖赏。再无忧患,情更切切,意更依依。

    邵知县甚是悔,没有对张屏更好些。永宣帝让张屏留任到二月,亦是为了让他在县丞这个位置上差不多凑够半年,多出的两个月只是添补。邵知县自然明白,恨不得把张屏插香供起来,数度恳求张屏不要再编县志了,又派

    分卷阅读108

    -

章节目录

张公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大风刮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风刮过并收藏张公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