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华 作者:公子谣言

    分卷阅读255

    要放过他,把他抓起来,送到刑部去!”

    “好!抓起来!”

    有人起头之后,百姓们就更加肆无忌惮,,以更快的速度冲向肃王,王蒙见情势有些不大对劲,眼看着有些失控,当下再次询问道:“殿下?殿下!这可如何是好?”

    不管他再如何着急的追问,可是身边的人却没有任何回答的意思,这让王蒙有些苦恼,当下咬了咬牙,抽~出身边的佩刀,恶狠狠地对着冲过来的百姓,怒吼道:“谁敢再上前一步,就和刚才那个年轻人是一样的下场!”

    这句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愣住了,似乎是犹豫究竟要不要上前,毕竟方才那个年轻人是什么样的下场,他们都看的清清楚楚了,被王蒙这么一喊,反倒不敢造次了。

    王蒙便趁机带走了肃王,而这件事情显然也同时传到了朝堂,皇帝听闻此事,可以说是大发雷霆。

    朝堂里头竟然发生这样的事情,还被传扬的人尽皆知,民声鼎沸要求回应,而京兆府衙在发生事情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上报,还是等这民情压不住了,才想尽办法上报!

    “立刻去传太子入宫!”

    太子听闻皇帝召见自己入宫之后,吓得连茶都喝不下去了,他知道外面出事了,出事的还是自己的人,所以他一直在等消息,等待如何解决这些事情的办法。

    可是还没等到门客们想出如何应对的法子,皇宫里忽然就来人了,太子根本就不敢在这个时候入宫,他想过装病来推脱这件事情,可是他仔细一想,这未免也太假了,皇帝如此多疑必然不会相信。

    当下,太子只能无奈地收拾了一番心情,惶恐着入宫了。在见到皇帝以前,他已经做好了一切的打算,那便是想尽一切办法推脱这件事情鱼自己无关,是太子洗马自己私下偷偷做的事情,而自己顶多不过就是失责罢了。

    当然,一般事情发生之后,大多数人都会用这个借口去搪塞,所以太子也拿不准皇帝究竟会如何看待自己,但不管不怎么样,至少不会废了自己的太子之位,顶多多些责骂……

    太子这样宽慰自己,但是一颗心还是跳的飞快,就好像是擂鼓的锤,不停地迅速跳动,几乎就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

    巧的是,太子到达皇宫的时候遇上了同样赶去皇宫的定王,定王看到太子之后,很是有礼节地躬身行礼,面带微笑打招呼道:“太子殿下也是为了肃王殿下手误杀人的事而来?”

    听到定王说出这话的时候,太子却是愣住了,他停住脚步奇怪地看着定王:“什么肃王手误杀人?本王怎么不知道?”

    “那可能是太子殿下来的太着急了,没来得及听到这件事情,其实我知道的也不是很清楚,太子殿下不如进去好好问问父皇吧。”定王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太子一眼,再也没有多说一句话的意思,笔直地往御书房走去了。

    而太子则愣在原地,仔细回想定王方才的话,他实在是不明白定王方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他是为了太子洗马的事情而来的,却不知道这件事情跟肃王有什么关系?也不知道那句手误杀人又是什么意思?

    可太子回想定王方才那个神秘莫测的笑容,心里实在是觉得慌张,他的笑容之中透露着一股奇怪的神色,仿佛是他笃定自己今日便要落马的得意和笃定神色。

    这让太子觉得不安,他隐隐觉得今日似乎会发生许多不好的事情,不过眼下就是瞎担心也没用,必须进入御书房听到皇帝开口之后才知道一切的来龙去脉。

    太子咬牙进入御书房后,果然看到了面色黑沉的皇帝,虽然她并不知道皇帝究竟知道了多少实情,可是从他的脸色之中不难看出他是在拼命压制自己的情绪。

    “儿臣见过父皇……”

    太子诚惶诚恐地行礼,可是龙椅上的人却久久没有开口,他这是中低的头,却能察觉到龙椅上的人用一双锐利的目光紧紧的盯着自己的脑袋,他的脑袋甚至因此而发热。

    于是太子就越发紧张了,后背的衣衫也因此而湿透,不知道过了多久,皇帝才慢慢开口道:“太子洗马的事情,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跟朕说吗?”

    “儿臣见过父皇……”

    太子诚惶诚恐地行礼,可是龙椅上的人却久久没有开口,他这是中低的头,却能察觉到龙椅上的人用一双锐利的目光紧紧的盯着自己的脑袋,他的脑袋甚至因此而发热。

    于是太子就越发紧张了,后背的衣衫也因此而湿透,不知道过了多久,皇帝才慢慢开口道:“太子洗马的事情,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跟朕说吗?”

    ☆、第五十二章 无言以对

    fangdao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臣司马光曰:我知道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什么是礼教?就是法纪。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什么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四海之广,亿民之众,都受制于天子一人。尽管是才能超群、智慧绝伦的人,也不能不在天子足下为他奔走服务,这难道不是以礼作为礼纪朝纲的作用吗!所以,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官员,卿、大夫官员又统治士人百姓。权贵支配贱民,贱民服从权贵。上层指挥下层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动,树木的根和干支配枝和叶;下层服侍上层就好像人的四肢卫护心腹,树木的枝和叶遮护根和干,这样才能上下层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得到长治久安。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

    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王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周文王演绎排列《易经》,以乾、坤为

    分卷阅读255

    -

章节目录

诛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公子谣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谣言并收藏诛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