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 作者:捂脸大笑

    分卷阅读180

    问题,梁荣这样的身份,只能进入适合自己的私学才行。

    看来还是要考虑崔大儒的建议啊。或是从崔家拐一个称职的教师来?毕竟有过硬的师资力量也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像姜达、段钦这样的已婚人士,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要挂心的。如果自己这边没法提供,他们就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进学。而如果府里有私学,而且水准不错的话,他们则会把家眷也带过来,这样凝聚力和向心力自然也就提高了。更别提所谓的陪读效应。

    教育果真还都是个大问题。

    想明白了事情轻重,梁峰安慰道:“等到荣儿六岁,为父也会给你找个合适的老师。到时你就能跟他们一样,在新学堂内读书了。”

    梁荣知道阿父说的是什么。上次他还能说要留在父亲身边,可是这次,他却有点说不出了。阿父这些时日越发繁忙了,还要操心他的学业,给他读不少经书。若是因为自己不想离开梁府便任性妄为,实在对不起阿父的苦心。而且,学堂看起来真的很有意思。

    纠结的咬了咬嘴唇,他才默默点了点头。梁峰笑着揉了揉他的小脑壳,回头还是再去郡城一趟吧。

    ※

    “终于做好了!”刘俭拿起放在案上的物事,仔细又检查了两三遍,兴奋道,“这次绝对能行!”

    “要拿给郎主验看吗?”旁边的匠人紧张的搓着手,十分忐忑。

    “自然要去!走,我们一同去!”刘俭毫不犹豫应道。

    “这……小人怎敢冒犯郎主……还是刘师独去吧……”那匠人连忙摇头。

    “若是郎主问起制作方面的事情,我可答不上来。快走!快走!”

    刘俭虽然不像师弟那么不通情理,但是倔起来也是相当执拗的。那匠人哪里能说得过他,只得跟了上去。不一会儿两人便来到了主院,拜见郎主。看到刘俭手中拿的东西,梁峰两眼一亮:“师约,可是手弩做出了?”

    “正是!”刘俭大步上前,把手里的东西递了过去。

    这是一把比寻常弓弩还要小数分的新式弩,弩身不到三尺,分量也不是很重,看起来极为袖珍。上面配的也不是一般箭矢,而是更为短小的弩矢,看来是专门制作的。这可是刘俭在改良了水车之后就着力研发的项目,如今终于出了成果!

    试了试弓弦的张力,梁峰立刻问道:“这手弩射程能有多少?”

    “八十步可穿甲!不过只能是布甲和皮甲,铁甲不行。”刘俭立刻答道。

    这也是他能保证的最大射程。多亏了李欣在三角函数上取得的新成果,反复试验之后,刘俭才让原本的汉弩有了一点突破。若是再改良一下弩身强度,说不定还能有更大射程!

    这可比普通的弓箭要强多了。弓的有效杀伤射程一般是五十步,而朝廷配备的弩弓则能达到百步,不过臂张弩需要身强力壮的兵士才能使用,光是拉开弓弦上箭,就要至少一石(三十公斤左右)的力气,而想拉开十石的大黄弩,则需要十石的力气,射程据说能达四五百步!

    不过这数字,梁峰只是听听就算了。十石那就不是单兵用的了,只能用于城防和战场放冷槍。这种大家伙还不是梁府目前能觊觎的东西。能够改造臂张弩,使其稍稍小型化,就已经极为难得。这还多亏了有刘俭这么个数学人才。

    “去试试看。来人,找个木靶来!把奕营正也找来。”梁峰站起身,拿着弩就朝外面走去。

    下人们办事十分利落,不多时就拿来了木靶子,摆在了八十步外。梁峰单手举起弩机,想要试射,一旁的匠人刚忙拦住:“郎主,这东西推力极大,还是两手为好!”

    手弩也有反作用力?梁峰看了看自己细瘦的腕子,不由苦笑着换成了两手。今非昔比啊,当初可以潇洒单手持槍,现在只能按标准动作来了。姿势都不用改,他直接按练了半辈子的托槍姿势端起了手弩。别说,这弩的准星,也就是“望山”之上,还有刻度,就跟现代槍械上的表尺一般。

    轻车熟路的对准了靶子红心,他扣下弩机上的悬刀(也就是扳机),只听嗡的一声,弩箭射了出去。正中红心!同时手臂也传来一阵热辣辣的痛感,倒不是这东西反作用力多大,而是他的腕子实在扛不住。

    “郎主神射!”一旁有人已经开始拍起了马屁。

    梁峰苦笑摇头,靶心那么大,再打偏就丢人了。让人把靶子取了回来,梁峰仔细检查了一下,果真八十步只能钉在靶上,无法穿透木板。这种距离,就算上弦速度快,最多也只是两发就要接敌了,似乎有些划不来啊。

    这时奕延也来到了院中,一眼就看到了梁峰手中的手弩:“这便是新弩?”

    “匠坊刚研制出来的,你试试。”梁峰把手弩递了过去。

    奕延也不推脱,接过弩机,拉弦搭箭,单手举起就射向靶子。同样是正中红心,他的表情却丝毫没有变化,显然没把那点反作用力放在眼里。梁峰看的简直有些嫉妒,自己腕上的红印都还没下去呢,在体力方面,估计这辈子都比不上面前这小子了。

    “准头还行,就是上弦时拉力有些大,估计发射会慢不少。”奕延直接给出了评断。

    梁峰颔首,转头向那个匠人问道:“一张弩,要费多少钱?”

    “有刘师的改进,只要五千钱即可!”那匠人兴冲冲答道。

    梁峰差点没反问一句多钱来着?五千钱!一张弓还不到八百钱,这都快翻十倍了!

    “造这样的臂张弩,都是这个价钱?”梁峰忍住肉痛,继续问道。

    “差不多。有些射五十步的轻弩可能便宜点,只要三千钱左右吧。一石弩基本都要八千钱上下。主要是弩机太过繁琐,又要用铜铁,便宜不得。”那匠人也是从府县武库出来的,很熟悉这方面的价格。

    看来强军全都是钱打出来的啊。随随便便装配一队弩手,就要几十万钱,他还真没那么壕。

    “伯远,你看这弩用处大吗?”梁峰扭头问奕延。

    对方也早看出了这东西的问题所在,摇了摇头:“步战不行,现在人少,不如训练弓手。但是骑兵可以配备一些。”

    弩最大的好处就是谁都能用,即便不会射箭,也能轻松上手。但是唯有人多,财力雄厚时,设置弩队才有意义。否则就那点弩,还真不如多练几个弓手算了。然而骑兵不同,骑射的难度太高,就算能够熟练掌握马术,也未必能够精准骑射。这弩正好个头不大,射程又比弓远,对付那些轻甲骑兵再合适不过。

    “那就先配六十张给你们吧。

    分卷阅读180

    -

章节目录

簪缨问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捂脸大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捂脸大笑并收藏簪缨问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