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 作者:捂脸大笑

    分卷阅读218

    亡,但是放在山野,却能省去无数旷工拼死劳作。若是遇到坚城不克,更能活无数性命。但是不论用在何处,会使炉炸的原因,却亘古不变。就似日升月落,斗转星移。如此,又何尝不是道?‘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至知’。穷究这些世间法则,方才是探寻大道之途。”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至知”此语出自《礼记·大学》,但是郑玄作注时,把它解做“知于善深则来善物,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这个说法葛洪其实并不怎么赞同,明显倒置因果,有悖文意。不过他自幼家贫,并未拜过名师,虽然觉得不妥,但是也无法反驳。

    而当梁峰把“格物”解释成穷究世间法则,才是抵达真知的唯一方法时。葛洪却觉有些有了一丝豁然开朗。他平生最爱,便是观察。若无这份细致,又如何能探得诸病之来源,金丹之药理?

    只是他所关注的,一直都是金丹能够带来的效用,而非这些矿物药材,为何发生变化,融为一体。这就像管中窥豹、盲人摸象,只得一隅便沾沾自喜,误以为窥到了世间真知。这何尝又不是耽于技,疏于道的表现?若想要金丹之法成为真正的大道,怕只触到皮毛,远远不够。

    “可是这道,能救人活命吗?”葛洪忍不住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听到葛洪这么说,梁峰并未气馁,反而生出了一份感慨。若是没有这种救治世人之心,葛洪又如何留下两部传世之作?

    “若有药能杀虫,却不伤苗,万亩良田都可免于虫害。若有药能渗入金铁,使其坚不可摧,无数将士都可以因此而活。大道之所以为大道,正是因其广博,包罗万象。只要近道,又何愁救不了世人?”

    化学可是关乎民生的重要科学。若是能从现在开始,就脱离原始蒙昧的宗教信仰,进入一个如同数学、医学一样的良性发展道路。带给这个世界的变化,也将是惊人的。

    听面前之人如此郑重而言,葛洪终究还是心动了。若是他再年轻几岁,怕是还对仕途念念不忘,只想求得一官,光耀门楣。若是他再年长几岁,恐怕会为浊世所伤,彻底抛却凡俗,一心登仙之道。

    可是恰恰,他在此时遇到了梁峰。听到这番让人心动的言辞。他还有着理想,有着追求,亦有着一颗不愿熄灭的济世之心。

    轻叹一声,葛洪道:“府君真不似释家中人。”

    佛教求的从不是现世,而是来生,是度化,是解脱。因此身为道家信徒,葛洪向来不把信佛之人放在眼中。在他看来,这都是些混混沌沌,背弃世理之人,不值得深交。然而面前这位梁府君,却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

    虽有佛子之名,但是这人的种种所为,从未有分毫避退,反而焕发着勃勃生机。对于自己的折节相交如此,毫无芥蒂的指点大道如此,还有府中开办的崇文馆,更是不似那些迂腐颓唐的世家子弟。

    这样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崇信释教?

    对于当世之人,信奉什么,是一个值得纠结的问题。但是对梁峰,从无这种顾虑。

    “不论佛祖,仲尼亦或老子,皆为世间所生所长。即得天授,所见也不过这一世之物。唯目有远近,观有不同。道生万物,又以百态存自然。先圣所见,亦如漫行于道,看似相异,实则殊途同归。”梁峰微微一笑,“我非圣贤,不敢叱圣贤之道。唯有兼听,方可明智。”

    这想法,着实惊世骇俗。但是葛洪却找不到反驳之法。他又何尝不是在用所学的儒家之法,来解释道家至理。若这世界真有万千道路直通至理,他又何必在乎面前这人信奉的究竟是什么呢?

    眼见葛洪神色出现了动摇,梁峰当机立断,长长一揖:“还请稚川留在潞城,助我寻得这大道根由。”

    这哪是助他,分明是助自己得道啊。葛洪只觉心中砰砰,终于一敛衣袖,依样拜道:“蒙府君不弃,洪愿勉力一为!”

    梁峰长长呼出口气:“未曾想一丹方,竟然能换一良材,实乃吾之幸也!不过府中炼丹,终有不便。不如在城西再建一道观,专供稚川清修。”

    “有劳府君费心。只是炼丹繁琐,恐怕还需数名道童方可。”葛洪想了想,也不客气,干脆说道。

    “这个好办。我会寻些天资聪颖的孩童,到观中效力。不过这火药一方,事关重大,还需保密。”梁峰又叮嘱一句。

    “火药?”本由伏火而生,又因火焰而燃,改名火药,实在颇为贴切。咀嚼了一下这个词,葛洪颔首,“府君放心,这个我自晓得。”

    葛洪也亲自参加过大战,自然清楚利器对于战事的意义。这火药若是用得好,怕也能扭转乾坤。

    “如此便好!”终于安下心来,梁峰笑着请葛洪前去梳洗。一旁,奕延双眉紧皱,看向那个黑漆漆,裂开了口子的丹炉。这道人所炼的东西,真的有那么厉害?

    压下心底疑惑,奕延转回目光,紧紧跟着梁峰,一同向前院走去。

    第128章 祸来

    葛洪的道观, 最终落户在了城西一处偏僻的山头上。先草草起了两间小屋, 作为临时的居住场所, 其他等到日后慢慢扩建。这也是无奈之举。火药的保密等级可远胜其他项目,要找个地广人稀,不容易听见动静, 又确保安全的地方,实在不太容易。

    葛洪倒也不嫌弃,在屋舍建成之后,就搬了进去,开始自己的研发大任。梁峰又从梁府抽调了三个聪明伶俐, 学过数算和千字文的孩童, 送到道观帮葛洪炼丹。其实就算葛洪不要人, 梁峰也会想办法往里塞几个,好不容易鼓动人钻研化学, 没有几个学徒岂不是浪费?

    对于新任太守突然异想天开建道观的事情, 大多数官吏乃至世家望族都不甚在意。热衷炼丹的士人数不胜数, 不少人家里还有丹房, 自亲炼丹呢。府君喜好佛理,本来就是让人头痛的事情,如今换了炼丹,反而能多出些话题。谁又会在乎这个小小道观?

    而且比起这件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让他们忧心。

    “府君,又有两家望族收拾行囊,准备迁出并州了。”崔稷得了消息,立刻前来禀报。

    他跟其他郡官不同,乃是潞城本地人士,对于附近的望族也更为熟悉。这一个月来,陆陆续续有数家打点行装,举家离开了上党。实在是刘渊起事,匈奴五部将乱的消息渐渐传开。没人敢保证并州还能安然无恙。谁家没有几门亲戚,几处别墅,何必留在这里等着兵祸上门。

    “想走的就让他们走吧。”梁峰并不在意。这些逃亡

    分卷阅读218

    -

章节目录

簪缨问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捂脸大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捂脸大笑并收藏簪缨问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