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 作者:捂脸大笑

    分卷阅读224

    的溃兵,就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了。如此一来,就算偏师回援,也能给他们留下足够的缓冲余地。

    更何况……看看那群跪在营地之中,被绳索捆缚,正在瑟瑟发抖的匈奴降兵,奕延觉得,那队藏在壶关的偏师,未必敢挥师来犯。这次匈奴会派五千骑攻城,应是打定主意,试探上党是否安稳。若是一团混乱,便派兵直取;若是城坚不克,则可骚扰四里,并在司马腾来援之前,快速撤兵。

    报着如此目的,又因“神迹”损兵过半,那队偏师又怎会犯险攻城?尽快收拢残兵,撤回离石,才是最佳选择。

    然而想是这么想,当看到主公的车架驶出城门,向匈奴大营而来,奕延还是唬了一跳。快步迎了上去,他半跪在地:“主公,敌军尚未清缴,你怎能以身犯险?!”

    看着面前浑身血污,神情紧张的青年,梁峰微微一笑,俯身扶住了他的手臂:“伯远以一当百,夜战克敌,一举平定潞城之危。我只出城一迎,何足挂齿?”

    那只纤白无暇的手,毫不介怀搭在他沾满血污的手臂之上。奕延眼中一热:“若无主公妙计,又何来这场大胜?”

    真正的得胜的原因,是个不能外露的秘密。主公如此来迎,就是把大半功劳都推在了他身上。奕延知道,主公信他。然而每一次,他都会发现,主公施予的,远远超过他所奢求的极限。

    “这便是将遇良才,缺一不可了。”梁峰粲然一笑。

    这时,梁府家兵已经全数跪倒在地,口称“郎主”的有,叫“主公”的亦有,甚至还有些开始宣叨佛号。昨夜一战,让他们彻底相信,自己投效的是这个世上最受上天眷顾之人。还有那位站在佛子身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宛若金刚一般的营正。这才是能带给他们胜利和希望的人!

    并未松开奕延的手臂,梁峰提高了音量:“此战,你们皆有奇功。这一城百姓,四野黎庶,皆因你们而活。无愧我梁府勇锐之名!”

    这声赞叹,比百万赏钱还要让人激愤。哪有迟疑,所有兵士齐声呼道:“主公威武!勇锐万胜!”

    这是梁府部曲的惯用口号,百余人同声高喝,声震四野!虎狼一般的凶猛兵将,跪伏在那位玄衣宽袍的俊美男子足下,就最最虔诚的信徒,最最驯服的奴仆。似乎连血和火,都为那玉人屈膝。

    在如同怒浪般的呼喊中,匈奴降兵颤抖着垂下了头颅,而刚刚获救的百姓,则哭喊诵唱着佛子之名。宛若麦浪,所有人都伏在了尘埃之中,膜拜顶礼。

    唯有奕延,一动不动,立在梁峰身侧。

    被人当做唯一的寄托崇拜,并非是首次。但是这么多人跪在脚下,齐声哀求,依旧让人颤栗。梁峰的手微微收紧,握住了奕延的手臂。就算是欺世盗名,他也要继续走下去。城下那些民夫的血还未干,还有更多百姓等着他赐福保命。不论为了哪样,他都必须走下去!

    就像一块火炭抓在了臂上,奕延微微垂眸,压下那股翻腾的情绪:“主公,一夜操劳,你该回城休息了。”

    休息还是其次,快些让主公远离这个危险场所,才是他最迫切的希望。

    听着对方的劝慰,梁峰不由放松了少许:“若比操劳,你可远胜与我。先收拾战场,把战马和流民安置妥当。防备匈奴偏师回兵袭城。”

    再怎么推测对方行踪,也不能不防备意外情况发生。城外这一摊子,还是要尽快搞定才行。

    奕延颔首,又道:“降兵共有六百七十余,要坑杀吗?”

    梁峰眉头一皱:“杀俘太可惜了。先留着吧,好好捆结实了,饿上几顿,让他们耗尽气力。等敌军退兵之后,再做安排。”

    他们现在人少,留着这些降兵确实有一定危险性。但是六百多健壮劳力啊!还是见过“神迹”,被吓破了胆子的降兵。若是就这么杀了,才是可惜。如今百废待兴,就是把这些人拉去修路挖矿,也远胜于杀光立威。

    这是主公的吩咐。奕延并未说什么,垂首称是。随后他专门抽调出一队人马,派人护送主公回城。看着那远去的车队,奕延伸手握住了自己的手腕。

    “营正?”

    “捆好降兵,继续清扫战场。一个时辰之内,返回郡城!”放下手臂,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奕延大声命令道。

    作者有话要说:  昆阳之战是位面之子刘秀同学留下的吊炸天传奇。《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刘秀召唤大陨石术砸了敌营,然后率兵三千,干翻了王莽四十二万。哈哈,虽然《后汉书》现在还木有出现,而且吹牛的可能居多,但是当时敌军遇到极端天气还是很有可能的,加上传说肯定也不少,所以段同学才会产生联想。

    第132章 定乱

    很快, 战场便清扫干净。所有民夫和降兵都进了城, 连同被遗弃的两千余匹战马, 为数不多的粮草,乃至掉落在地的弓箭、刀槍也一样不落捡了回来。唯一未动的,就是那几百具尸体。

    这些尸体被垒成了巨大的京观, 立在道边,连土都未封。远远看去简直犹若尸山,让人心底发寒。

    当日下午,便有探马前来窥探。见到京观,几匹探马连停都未停, 慌忙退走。隔日, 急报传来。埋伏在壶关附近的偏师收拢了溃兵, 撤离上党。

    如此一来,潞城之围才算彻底解决。

    在确定敌人离开之后, 梁峰立刻开城, 安置难民。这次匈奴人来的颇急, 并未严重毁坏潞城周遭的村落。不过吸取教训, 梁峰还是让他们聚里为堡,尽量搬出那些不设防的原始村落,在人多的地方加筑高墙。虽无法抵御大军硬攻,但是每一座邬堡都能最大程度保护附近百姓,拖延敌人进军的脚步。而且以邬堡为单位,更容易训练兵士,形成军事据点。

    那六百多匈奴降兵,则被当做了苦力。十五人一队,若是有一人想要反抗逃窜,便连坐诛杀。给的粮食比流民还少,唯有每日干活最多的三队,才能填饱肚子。已经饿了数日,又惊又怕,这群降兵哪还有往日悍勇,只得乖乖听令,为以前的敌人垒起了高墙。

    壶关那边很快得到了消息,令狐况亲自前来郡城,拜访梁峰。

    “听闻府君大胜匈奴敌骑,杀敌过千?”令狐况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个消息。

    郡城有多少兵马,他这个上党守备还不清楚?光是三千敌骑围攻郡城,都足以让潞城陷入危机。之前太守府送信,让他坚守壶关

    分卷阅读224

    -

章节目录

簪缨问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捂脸大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捂脸大笑并收藏簪缨问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