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 作者:捂脸大笑

    分卷阅读233

    的吴将军镇守上党。而且明年还要扩军,充实守军人数。”

    听主公这么说,奕延立刻明白过来,这是主公专门为他做了交易。接替令狐况的继任者竟然是吴陵,这可比原本的令狐一系要好操纵。紧绷的心松了下来,随后,又有一抹感动浮上。主公永远会为他选择最好的道路,把他留在身边。

    垂下头颅,奕延低声道:“但凭主公安排。”

    并未察觉到这一瞬的心思,梁峰继续道:“今冬匈奴恐怕会专心与东赢公较量,有鲜卑助力,晋阳未必会败。如此一来,也就为上党腾出了些时间。要尽快训练流民,充实部曲。等到吴将军来了,你便同去壶关走一遭,非但壶关,剩下几条陉道,也要把管周全。”

    除了军事,还有民生。如今他可没有原先的天真了,能抢的时间,就要去抢,去夺。用尽一切办法,保住这小小一郡。等到拥有自保的能力之后,其他才有余力去做。

    时不我待啊。

    ※

    竹林之中,传来一阵沙沙响动。一个身影瑟缩的蹲了下来,想把自己藏的更严实一些。然而他身上穿着的可不能供嬉戏的衣衫,而是全套的帝王衮冕。这样一身打扮,就算再熟悉这片皇家园林,也不可能躲过查探的目光。

    很快,嘈杂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有兵士看到了躲在竹林中的天子,大声呼喝起来。根本不顾天子抓着竹枝不放的求饶姿态,他们把这位九五之尊拖出了竹林,送在了自己的主帅面前。

    连马都未下,张方不耐的挥挥马鞭:“陛下,世道纷乱,多有胡人、匪盗造反。宫中人少,还请陛下随臣到军营之中,护卫周全。”

    他的语气十分不善,即便是眼前这个面有痴色的中年男子,也听出了不妥,不由嚎啕大哭,叫喊起来。

    可是宫中,又哪有护卫?张方进洛阳之后,已经停了三月之久。这三个月,莫说是洛阳城中的财物,就连贾后早夭的女儿哀献皇女的墓,都被掘了个底朝天。面对这群凶残如狼的兵匪,又有谁敢站出来,保护天子的尊严呢?

    一旁侍立的中书监卢志终于忍不住开口劝道:“陛下还是听从右将军之言吧。臣无用,但臣会全力护卫陛下,不离陛下左右。”

    身为在场唯一一个明白人,卢志又怎会不知张方所想的是什么。之前豫州都督范阳王和徐州都督东平王联名上书,要求张方撤离洛阳,交出陛下。而好不容易拿到了重宝的河间王又怎肯放弃,坚决不让张方撤兵。于是几人就扯起皮来,僵持不下。再加上东海王的两个弟弟平昌公和高密王从旁煽风点火,局面极为复杂。

    但是张方带领的关中将士可忍不了了。就算洛阳能任他们抢掠,如今该抢的也早就抢了个干净,眼看天气转凉,谁还耐烦在这个孤城留守?众人纷纷鼓噪,想要返回长安。闹成这样,张方首先考虑的还是军心,既然自家主上河间王最在意的是洛阳城中这位陛下,那么让陛下迁都,前往长安不就妥当了?

    于是这群大头兵,就这么闯进了皇宫,劫持天子。面对这样一个残暴不堪的浑人,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法子吗?卢志想不出。唯有暂时听从此人命令,前往长安了。

    有卢志在身旁不住劝说,天子的哭声渐渐停歇,哽咽着追问道:“朕可带宫女宝物同去吗?”

    张方讶然大笑:“若是有陛下圣旨,臣自当从命。”

    见天子那副松了口气的表情,和马上之人贪婪的笑容,卢志不由闭上了双眼。可是此刻,又能拦得住什么呢?

    当日,天子便随张方住进了军营。随行的没有卤簿,只有十二个小黄门和卢志一人。而张方拿了圣旨,率兵冲进了皇宫,夺权掳掠,抢夺府藏。就连宫中的帷幔、流苏都割下,来垫马鞍。

    若不是卢志拼死相劝,让张方莫学董卓,怕是此人会一把火烧掉皇宫和太庙。然而不烧又能如何?魏晋两代积蓄,锦帛四百万,珠宝金银百余斛,一扫而空!

    三日后,张方带着鼓囊囊的行囊,哭哭啼啼的宫女,还有天子,成都王、豫章王等人,浩浩荡荡离开了王都洛阳,返回长安。

    第138章 贺冬

    “陛下移驾长安了。”梁峰扔下手中邸报, 只觉连火都发不出了。

    几日前, 张方挟持天子离开了洛阳, 前往关中。河间王接到消息后,立刻亲率三万步骑出迎,把这位心不甘情不愿的天子, 迎入了长安城。

    这样一来,天下便有了两个王都,一个是天子所在的长安,称西台;一个是则是空有皇宫和少数官僚的洛阳,称留台。两方面还不消停, 天子刚刚离开洛阳不久, 留台便复立了之前被张方废除的羊皇后, 大赦天下,企图证明自己的存在地位。

    这样乱七八糟的邸报送到手中, 梁峰还能说些什么?想让这些二三十岁, 手握重兵, 权势滔天的司马郡王收手?怕是没人有这个本事。权利能耀花一切人的眼睛, 何况是那个至尊之位。

    取过邸报飞快看完,段钦沉声道:“如今成都王业已颓败,河间王坐拥关中,又有天子在手,东海王估计不肯善罢甘休。”

    一旁崔稷也道:“邺城归平昌公,高密王也驻兵洛阳,东海王虽败,阵势却分毫不减。天子移都毕竟是大事,岂会就此草草作罢。”

    平昌公和高密王都是东海王的亲弟弟,有两人占据邺城和洛阳,司马越就不算一败涂地。加之心怀叵测的豫州都督范阳王,他们能眼睁睁看着天子这个宝贝落在河间王手里才怪。只看那个被当做木偶一样废立的皇后羊献容,就该知道两方人马没有真正谈妥。再次交锋,不过是时间和地点的问题。

    “朝中大事,与我等无甚关系。当务之急,还是要打理官田,安顿流民。”梁峰冷冷道。他对这种鬣狗狂欢,没有半分兴趣。不管最终获胜的是谁,都不过是换了一个更糟的统治者而已。

    崔稷闻言,立刻闭上了嘴。虽然跟随这位梁府君不久,但是他多少也摸到了一些对方的脾性。这位府君确实对朝中之事不甚关心,甚至可以说,对这些权利纷争极为冷漠。其他人多多少少会有些投机心理,想要摸清朝廷局势,方便提前站队,确保自己位于赢家的之列。可是梁府君不同,似乎一个太守之位就能让他满足。

    这跟他展现出来的气度,可不匹配。然而崔稷并不觉得这是个缺点。相反,如此务实的态度,更让他心折。汲汲钻营的小人,这世间足有无数。但是一心为民的君子,却少的可怜。并州已经乱成了这样,还真需要一位

    分卷阅读233

    -

章节目录

簪缨问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捂脸大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捂脸大笑并收藏簪缨问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