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 作者:捂脸大笑

    分卷阅读334

    成,被王浚反杀告终。这样礼乐崩坏的王朝末期,真不一定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

    这也是梁峰执意带私兵入晋阳的原因。有兵在手,总好过被人拿捏。只看看他这种两千部曲,那新任都督,就要掂量一番。而见到他这样的兵容,那些观望的将军们也会有所权衡。毕竟真正上战场的,都是他们。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任谁都不想摊上个毫不知兵的上官。否则并州这样的乱战局面,死都不知是怎么死的。

    “明日下帖,请令狐将军过府一叙吧。”梁峰道。

    这个令狐将军,说的可不是令狐况,而是他的叔父令狐盛。既是奋勇将军,又是并州豪强,令狐盛在军中的地位也极为重要。而令狐况如今已经算是梁峰手下人马,这个间接关系,可就重要起来了。

    “下官明白。”段钦颔首道。

    初来乍到,事情简直千头万绪,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处理明白的。两人一样一样商谈了起来,然而还没谈完,就有下人前来禀报:“启禀使君,怀恩寺来使求见。”

    梁峰眉峰一挑:“来得够快的。”

    之前百姓夹道相迎,其实正是段钦前去怀恩寺,拜托主持散布消息的结果。越是到战乱时节,人的宗教信仰就越发浓烈。并州胡人甚多,佛法本就较其他州郡兴盛,再加上梁峰这个推波助澜的佛子,更是让怀恩寺如今也香火不断。

    托人办事,自然要有回报的打算。只是没想到怀恩寺的动作会这么快,他这刺史的位置还没坐热,就已经登门来访。

    段钦也没料到对方会这么积极,低声道:“可要下官代为接见?”

    刺史上任的第一天,没有见任何高门显贵,反倒先见了个和尚,这政治意义也不容小觑。若是有人拿来做文章,多少也会有些不妥。

    然而梁峰思索片刻,还是道:“主持不是轻率之人,既然派使前来,必有要事。”

    怀恩寺那老和尚,梁峰是打过不少交道的,实在是人老成精。已他的智慧,绝不会为了区区眼前利益,冒然行事。既然敢在自己继任的第一天就登门,肯定是有什么重要事情。

    听梁峰这么说,段钦也不再说什么。不大会儿功夫,门外便传来了脚步。在仆役的带领下,两位僧人步入了书房。

    为首那个,正是怀恩寺主持的弟子念法,跟梁峰也打过不少交道,很是熟悉。而他身后,竟然跟着一位高鼻深目的胡僧。

    第202章 佛名

    这个时代, 胡僧确实并不罕见。因为佛法本就是从西域传来的, 凡举天竺、安息、康居、大月支, 皆有僧人远道而来,传经讲法。而佛教尚不够兴盛,那些法师的弟子中, 也多有胡人。因此冒出个胡僧,一点也不出奇。

    但是奇就奇在,这人是怀恩寺的僧人带来的。难不成今日求见,就是为了这人?

    腹中揣测一闪而过,梁峰面色如常的请两人落座、奉茶, 随后才道:“未曾想念法法师今日来访, 我与主持也许久未见了, 本该登门拜访才是。”

    花花轿子人抬人,一州刺史说出这话, 着实给足了怀恩寺面子。念法合十道:“使君初来晋阳, 想必还有不少公务有待处理, 是小僧冒昧才是。不过今日确有要事, 需同使君交代。”

    说着,他微微侧身,介绍道:“这位乃是竺法达法师,乃是竺法护禅师的亲传弟子。刚刚从长安而来。”

    竺法护?!既然打了佛子的旗号,梁峰就不会对此时的佛教一无所知。这位竺法护禅师,正是有晋一朝,最为出名的高僧。他祖籍月支,世居敦煌,礼印度高僧为师。为了学法弘法,随师周游西域诸国,通晓三十多种语言,后在长安定居,传译经法。可以说,在鸠摩罗什之前,他就是最伟大的译经者。这样一位高僧的弟子,怎么会来晋阳?

    梁峰面上露出微微讶色:“未曾想是高僧门下,失敬失敬!只是鄙人听说竺法护禅师在长安传法,怎地竺法达法师会来晋阳?”

    那胡僧双手合十,宣了声佛号:“使君所问,正是小僧前来之因。长安半年之内,被乱兵攻破数次,供奉家师的寺院也惨遭兵祸,故而想离开长安,另寻他处。”

    虽然是个胡人,但是这和尚的口音相当地道,说的是洛阳官话,甚至都没掺杂半点关中乡音。然而这话的意思,可就不那么简单了。分明是这群僧人想要迁到晋阳啊!难道是因为他这个佛子的名号?

    果不其然,那胡僧只是顿了顿,见梁峰并未作答,就继续道:“家师的意思,是返回故里敦煌,在那里继续译经传法。但是小僧以为,离开中土,终究是失了传法的根基。这一乱,不知要多少岁月,才能重归。不如换个城池,保住这一点星火。不知使君,能否收留小僧等人?”

    梁峰故作沉吟的思索了片刻,方道:“敢问禅师一行有多少随行?”

    “不足一千。”竺法达淡淡答道。

    一千人!而且是一千佛教信徒!这力量,足以改变晋阳乃至并州全境的宗教信仰,尤其是在他这刺史支持下。

    眉峰微微皱起,梁峰叹道:“未曾想竟有这么多人,晋阳被围一载,又有匈奴虎视眈眈,怕是不宜定居。”

    竺法达像是猜到了梁峰会这么说,微微一笑:“使君可能觉得小僧等人累赘,但是并州胡汉混居,未必不能以佛法化诸胡。”

    梁峰的眼神立刻锐利了起来。这胡僧的意思太明白了,是准备用佛法这面大旗撬动匈奴阵营!在刘渊麾下,有数不清的杂胡。这些人的地位不高,本就是匈奴的仆从奴隶。在刘渊立国,展开逐鹿之战后,他们也就变成了冲在前线的炮灰。

    同样是在并州居住了三十年、五十年,甚至百年时间,早就被汉人同化,为何还要为匈奴的利益征战?这么想的,恐怕不在少数。

    而若是利用佛法,甚至由竺法达亲自出面,去和这些杂胡的部落接洽,他们重归晋国的可能性,也不会小。而当这些底层人士出逃之后,匈奴汉国的根基也就动摇,想要占据并州,就成了白日做梦。

    这是一招釜底抽薪的法子。而梁峰不像是其他晋国官吏,保持着歧视胡人,甚至奴役打压的态度。若是同当年的梁习一样,抽掉这些人的酋帅,把他们编入民间,并且强令推行汉人习俗。也许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就会和身边的汉人一样,同风同俗,泯灭众人。

    这样的法子,梁峰在奕延那群羯人身上试过,效果不差。这种文化优势用在其他族类身上,也未必会弱。

    如果

    分卷阅读334

    -

章节目录

簪缨问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捂脸大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捂脸大笑并收藏簪缨问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