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 作者:捂脸大笑

    分卷阅读375

    生日看的极重,范隆专门给了假,还以为梁荣会偷闲半日呢。

    这是范先生之前吩咐过的,可是自己太激动,竟然忘了。梁荣小脸一红:“学生得了一册书,想要请教先生。便忘了之前吩咐……”

    看小家伙害羞的模样,范隆不由莞尔。好学可是种雅德,身为师长哪会讨厌?在书案后坐定,范隆道:“是何书?拿来让我看看。”

    梁荣连忙捧起书,献在了老师面前。

    竟然是本《孟子》?见了书名,范隆眉峰就是一挑。汉时也设过《孟子》的传记博士,不过后来裁撤。《孟子》这篇归在了《艺文志》中,只做子书,根本不是平常孩童应读之书。然而第二眼,他就辨出了书上所写之字。那是梁使君的字迹!

    伸手翻开书页,范隆淡淡问道:“此书乃是使君赠你的?”

    梁荣有些自豪的点了点头:“正是家父所赠的生辰礼物。”

    送《孟子》当礼物?这是要让梁荣通晓《孟子》?

    范隆无书不精,自知《孟子》所言之意。孟轲生于乱世,却秉持仁、义、礼、智四德,崇仁政,奉性善,更有“民贵君轻”之言。这样的观点,放在当世可谓格格不入。门阀林立,都要压过皇权了,谁会把“民”看在眼里?更没人相信“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的说法。那些朱门王室恨不得关起门来,敲骨吸髓,过自己的逍遥日子呢!

    然而看看如今天下局面,却又不得不说,孟轲所言很有几分道理。只是这仁政、王道之说,已经不单单是臣子需要学习的东西了。

    范隆想起了之前段钦寄来的书信。虽未明示,但是段钦已经有了谋国之心。在他眼中,梁子熙是一个千载难逢,或可结束这乱世的有为明君。那么在自己眼中呢?身处上党郡学,一手掌管着这迥异世间诸学的新兴学府,他看到的又是什么?难道不是自己苦求不得,梦寐难安的东西吗?对于他这个寒门儒者而言,没有比梁子熙更好的主上了!

    而在他定念不久后,这样一本书,便到了眼前。用此书教导独子,是否也意味着使君真正认清了前路,要把梁荣当成储君培养了?其实范隆一直知道,梁荣心智坚定,品行端方,必成大器。但是之前他只是把这孩子当成王公来教,而非国君。也许这本《孟子》,便是两者之间的区别。

    一个以“仁”结束乱世的开国之君。

    脑中思绪纷转,但是范隆面上未曾露出过丝毫端倪,只是道:“此书讲的乃是仁德。要以民为本,方能得民心归附。”

    梁荣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父亲大人也教过我,要用心牧民,才对得起他们的供养馈赠。”

    果真如此!范隆那张过于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浅浅笑容:“荣公子所言不差。今日便讲这《孟子》吧。”

    除了《孟子》之外,他还要不少需要传授的东西呢。

    崇文馆中,一老一少学的起劲,前面的府衙中,崔稷的面色却不怎么好看。

    刘渊刚刚在平阳称帝,一直盘踞在洛阳城中的司马越,却在前几日出兵荆州。

    伪帝之争已经持续了半年有余,打得半壁江山焦土一片。然而最近大将军苟晞夺回了襄阳,逼迫成都王的兵马退入江夏。王弥等众又溃散出逃,让成都王再次变作了孤家寡人。剿灭这支乱军迫在眉睫,司马越终于坐不住了,要亲自带兵出征。

    这样的大胜,必须由他一手主持!这也是为巩固他身份地位的最好方法。然而小皇帝就要被抛在了司州,面对一河之隔的匈奴汉国。难免让人生出几分忧虑。

    不过为了保住洛阳,司马越也花了不少心思,不但在弘农重设大营,加强黄河沿线各城的防御。也发来了指令,命他这个潞令坚守上党。万万不能让胡马从上党越过陉道,直逼洛阳。只等消灭了成都王乱军,他便会回师,亲自对抗匈奴。

    这话听起来颇有希望。但是崔稷清楚,这事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匈奴要攻洛阳,不是渡黄河就是走陉道,一旦对方发兵,上党就要直面兵锋。可是如今上党乃并州粮仓,若是这里陷入混战,整个并州都要挨饿。其他郡国刚刚平定,自给自足都难维持,哪有余力收容流民?

    必须尽快通知晋阳了。也不知使君能不能从洛阳挖些粮草过来。崔稷轻轻叹了口气,提笔写起了书信。

    两日之后,这封公牍便落在了梁峰案头。

    作者有话要说:  是说之前有点错误,孟子在隋唐之前地位并不高,那时候都称“周孔”或“孔颜”,未曾有“孔孟”之说。到了中唐时孟子地位才开始提升,五代列入经,宋之后《孟子》才跻身“四书”,成为了科考必备的教科书。到了元代,孟子加封“亚圣”,其后便有了现在的“孔孟”之说。

    第229章 阳谋

    又要打仗了。看到崔稷来信, 梁峰便知不妙。上党乃是匈奴汉国东进要道, 如今刘渊大举发兵, 怎可能绕过这里?然而未曾想到的是,眼看都这个鬼样子了,司马越还不忘先干掉司马颖, 确保自身稳固。司马一族还真是“攘外必先安内”的高手。

    “上党粮草还有多少?”梁峰抬头问道。

    段钦面色不太好看:“仅够春耕,已经挪不出余粮了。”

    只是短短半年,并州就打了两场大仗。也亏得裴盾向司马越讨了一批粮草,他们才能用剩下的余粮发兵白部,平定新兴、雁门。可是这点粮食哪里敷用?上党已经接济了晋阳乃至新兴不少粮草, 同时还要担负收容流民的重大责任, 粮食供给实在捉襟见肘, 再打一仗,明年怕是没法维持春耕了!

    果真如此!梁峰思索片刻, 便道:“立刻去信乐平, 让温泰真抓紧冬耕。明年夏收, 十有八九要靠乐平。雁门和新兴也要多多垦荒, 若是种不了地,就多养些牲畜!”

    匈奴汉国来攻,上党和太原都不会轻松。反倒是乐平、新兴等郡国处于后方,可以发展粮食生产。实在也是近来生意不好做,就连梁府畅销的白瓷、琉璃都开始滞销。北地战事太频,谁还有心思把钱花在这上面?酒水也不敢多做,耗费粮食,足够换盐也就罢了。

    段钦却没有立刻点头,而是轻声道:“主公,远水解不了近渴。粮草不足,当向洛阳请粮!”

    他说的是洛阳,而非朝廷。梁峰眉峰一挑:“绕过太傅?”

    他反应可不算慢。司马越如今不在洛阳,段钦所说的洛阳,指的只能是天子。司马越刚刚出兵,就绕过他这个太傅,直接向天子请粮,岂不是

    分卷阅读375

    -

章节目录

簪缨问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捂脸大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捂脸大笑并收藏簪缨问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