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逐九州 作者:烛露

    分卷阅读174

    他不知道自己现在对于顾言曦为何能做到如此坦诚。但他就是发自本能的对他绝对信任。而且他心里清楚:再没有任何一刻,他比现在更加肯定——这个人一定不会背叛他。

    “东襄与越国的军队,加在一起已有七万不到,再加上楚国三城,应该会到十万人。”顾言曦在地图上标出各势力的扎营位置,情势显然不容乐观。

    “若以六万之数迎战十万敌军,我不一定输,他们也未必赢。”李慕歌看向顾言曦,语带深意继续道:“毕竟他们只是联军,面对利益分配时,难免生出嫌隙。而我军虽寡,却能勠力同心,拼死抗敌。”

    “看来你并非无计可施吧,这不已经早有腹案了?”顾言曦斜他一眼,对李慕歌的“扮猪吃老虎”很是不满。

    李慕歌摆出一脸无辜,“我也是刚刚才想到的,但至于如何操作,确实毫无头绪。”他看向顾言曦的眼神无比真诚,一双桃花眼摇曳生姿。

    顾言曦没有理他,而是专注地看着面前的地图陷入深思。

    良久才道:“若依你所言,我倒有一计。”说着他勾勾手指,叫李慕歌附耳过来。

    李慕歌没想到还有这等“耳鬓厮磨”的福利,当下屁颠屁颠地就贴了过去,心中还有点小激动。

    没想到顾言曦只是中规中矩地将自己的计策和盘托出,而且离他耳朵的距离也并不是很近。

    李慕歌虽然心中顿时有些失望,但听着他的计策还是频频点头,顿觉豁然开朗。

    “此计大善!言曦不亏是我的无价之宝。”他现在是眉头也不皱了,心中也不忧了。

    无价之宝?

    顾言曦闻言一愣。

    好吧……

    他默默地转过头去,绝不会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嘴角,微微上翘。

    越国军帐中,将军赵青看着手中信件,眼中怒火越烧越旺。

    “老匹夫!安敢欺我?”口中大喝一声,他将信纸揉成一团,怒掷于地。漆黑的军靴狠狠碾过。

    “将军,此信我是从那老匹夫的贴身侍从手里截获的,应该假不了。”献上这封信的那名武官此时出列,对赵青据实以告。并继续道:“幸亏咱们越国顾忌邻国之谊,不远万里举兵来援,才保住他楚地三城。却不成想,那老匹夫居然背信弃义、见异思迁,将楚地又许给刚来掺上一脚的东襄,实在可气、可恨、可憎!”

    此人所言,句句戳中赵青心坎,闻言更是怒不可竭。

    想他当初早有退兵之意,是齐均那老匹夫承诺,只要帮他一雪国耻,就将楚国献与越国,他才答应的。如今东襄来了,他见有更大的靠山竟然敢反水?真当他越国随意可欺不成?

    赵青一拍桌案,高声叫道:“来人!速将齐均给我绑来!”

    刚才那名武将上前再言:“将军,齐均此人花言巧语、诡计多端,仅凭一封信若问其罪恐被他推脱过去,弄不好反倒是咱们落人口实。”

    “那以你所见,该当如何?”

    “卑职觉得,此事暂且不要张扬。咱们可私下防范,将计就计。”

    赵青听后没有反对,而是仔细地思考了对方之言。如今看来,虽是三国联合,但又各怀鬼胎。很多事确实需要静观其变、谋定而后动。

    他点点头,将刚刚的命令撤回。

    自此,他对齐均不再信任,对东襄也更加防备。每遇作战,他都将自己的队伍压后,企图坐收渔翁之利。

    楚国与东襄也不是傻子,见他如此,自然知道他心中打的什么如意算盘。

    于是东襄也开始保存实力。反正季意然来此,本就另有目的,并不是真心想要援助楚国、乃至越国。

    虽然他十分明白熹国一旦吞并了楚、越两国,国力就会迅速蹿升,与他隔江对峙。

    但他并不在乎。

    他不在乎熹国会不会威胁到东襄,也不在乎东襄能不能一统天下。反正他父王的遗志从来就未给他带来半点好处,相反却全是沉重。所以,当他再次夺回权利的那一刻,他已经发誓以后要为自己而活。

    因此,他现在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得到顾言曦,以及什么时候能置李慕歌于死地。

    面对熹国,东襄与越国可以不尽力,但楚国却不能。

    毕竟战火燃起在他们的家国。如果连他们都向后退,就再没有人为他们挡在前面。

    所以,楚国三城的镇守与齐均一起决定,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誓与熹贼决一死战。

    李慕歌看着这几日捷报连连的战况,知道他与顾言曦的“反间计”已经顺利生效。顿时心情大好,犒赏三军,宴饮诸将。

    一时间熹军的将士们无不欢欣雀跃,士气更是大增。

    季七瞬负手立于营中一隅,看着面前气势如虹的熹军,不由自主地攥紧了拳。

    多日来,他已亲眼得见李慕歌运筹帷幄的手段——马上,可治军;马下,能定国。

    这样的人,作为对手委实可怕。

    就算东襄现在正值鼎盛,对上这样的人也要忌惮三分。更何况现在的东襄内政不稳,已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坚不可摧。

    这时,顾言曦走到他身后,拍了拍他道:“一个人站在这里,想什么呢?”

    季七瞬见是顾言曦,立即放松了紧绷的神经,“没想什么,只是看到熹国现下如日中天,不知东襄是否还有机会压制?”

    顾言曦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斜倚帐边,拿着酒壶灌了一口,问道:“七瞬,你觉得东襄现状如何?”

    季七瞬道:“内忧外患,已显疲态。”

    顾言曦又问:“可知原因为何?”

    季七瞬继续答道:“内政不稳,外政不休。我与季意然的权力之争显然对国家影响很大。”

    很多事情他看得十分清楚,也并不介意坦然承认。君子坦荡荡,这是他一贯的处事原则。

    顾言曦晃了晃空空如也的酒壶,淡笑着摇摇头:“水满则溢,盛极必衰。当初九爷已经把东襄推至鼎盛,而想要再上一步又谈何容易?这并不怪你,而要怪我。”

    “师父,你不要把所有事都…”季七瞬话未说完,顾言曦已开口拦下。

    “当初,我奉遗命辅佐意然,大权独揽事必躬亲,其错在我;后来,我炸死隐退离开东襄,其

    分卷阅读174

    -

章节目录

方寸逐九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烛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烛露并收藏方寸逐九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