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莲 作者:闲人容与

    分卷阅读12

    小二摇着头,纳着闷儿,蹲在柜台后面翻腾,找出坛酒来,凑着光看了看,封口上写着——柳逢春。

    “嘿,就它了。”小二一乐,酒坛扛肩,右手几根指头夹着四个小杯一个白瓷酒壶,三步并作两步上得了楼,只见黑衣白衫两个俊公子紧紧相邻而坐,言笑晏晏正说着什么,对面两位随从均开怀大笑,满面春光。

    “许久不来看我,罚你三大杯!”林烨嘻嘻哈哈笑着,给常臻斟酒。

    “好好好,我领罚便是。”常臻歪过头,盯着林烨。

    他似是瘦了,亦或是长大了些?

    “你要多陪我玩耍些日子,不准走太早。”林烨给自己也倒一杯,一口闷下,眯着眼抬手招呼:“好酒!好酒!你们几个快尝尝,够烈,够淳!”

    常臻见他犯起酒徒瘾,失笑:“慢些喝,莫呛着。“语气满是纵容。

    林烨大大咧咧道:“今儿爷高兴,多喝几杯,无伤大雅。“斜眼一瞪:”倒是某些人,一年就来一封书信,只罚三大杯,算便宜你了。“

    常臻摸摸他脑袋:“太忙,没得空。下次不会了。“

    林烨一哼,忽又抚掌:“哦,是了。“袖子里掏几掏,摸出个小盒,递给常臻。

    常臻接过,不解。

    林烨笑道:“我就知你又忘了。今儿三月十七,陈常臻十八生辰。“见他恍然大悟,指指盒子:”打开瞧瞧。”

    常臻打开盒盖,里头躺着块羊脂玉坠,吊在红绳上,入手温润圆滑。

    “是块好玉。“

    “当然是好玉。“林烨将腰间玉佩捧在手心里:“这两块,取自同一块璞玉,玉质上佳,十年难得一见。”

    见众人面带赞许之色,林烨得意洋洋,酒杯一放,开始详谈这璞玉长宽几寸,成色几何,出处何地,有何典故。

    冷不丁抬眼,发现几人早听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嘿嘿一笑打住:“总之,是块好玉。”小心翼翼从盒中将玉坠取出,冲常臻招招手。

    常臻把脖子伸过去,由他折腾。

    扁圆形玉坠,朴素无暇。上面刻着个“安”字,力道正好,不至于刚,又不过于柔,正是林烨的笔法。

    常臻低头瞧瞧,扬眉:“你刻的?”

    “那是自然,你以为我当了一年多东家,在家都闲着?”林烨端详一番,颇为满意:“你常年在外东奔西走,一个‘安’字,来的最重要。”

    常臻握住坠子,温言道:“知你有心。”把玉坠塞进衣襟里,拍一拍,一点柔滑,一点清凉。

    林烨又自顾自斟酒去,漫不经心道:“莫要弄丢了,坠子太小抓不牢,刻的我破了好几道口子。”

    常臻微怔,看向他握杯的左手,白皙手指上,果然还留着几道淡淡疤痕。

    老程叫来小二,挑了几个常臻和林烨平日爱吃的菜品。

    小棠道:“常臻哥哥你不知道,烨哥哥跟变了个人似得,好生勤奋,日日把自己埋在好几摞书里,头都不抬一下。还买了一套刻刀,天天摆弄。”

    原来常臻走后,杜淳之把先夫留下的关于玉铺所有的生意记载都运到了林府去,连带着各种关于玉器的书籍札记。林烨像得了稀罕宝贝似的都搬进房里,东摸摸西看看,两只眼睛兴奋的发光,即日开始足不出户的生活。

    “哦?“常臻心下惊奇,只知他贪图享乐,却不知原来还能如此投入。

    “都是些什么书?”

    林烨不以为然:“不过是玉刻精要鉴赏典籍一类,没什么稀奇。”

    “还有写玉的诗集,杂说,见闻,游记。”小棠扳着手指头,如数家珍,“看的饭也不吃,觉也不睡,爷爷急得指天发誓,要把他那些书都扔到艾江里喂鱼去。”

    老程嘿嘿直笑,也不插话,几个孩子围一桌,一个比一个水灵,一个比一个精神,看在老人眼里,乐在心头。不由自主喜上眉梢,真真是爷爷瞧孙子的意思。

    当日得了林煜准许,林烨兴高采烈,第二天直奔白柳堂告知了杜淳之,随即拉着老程和小棠开始着手,又是打扫又是收拾,摘了门匾弃了桌椅,等到初六开市,大清早就寻了木匠石匠泥匠来,亲自站在一边指指点点,叮叮咣咣一顿敲砸。

    常臻只道他新官上任三把火,过几天必会懒了惰了累了烦了不再理会。眼下看来,淬玉斋生意做的如火如荼,在源阳时都听人时不时说起,想来低估了他。

    重新看向他,脸上带着笑,心里却不由得一紧。怪不得适才一见面,便察觉他身上像是多了些什么,可具体是什么,又说不清,道不明。

    “常臻哥哥,烨哥哥背着你,做了一场好戏。”小棠站起身,按林府的习惯放置碗筷。

    常臻闻言回神:“哦?什么好戏?“

    林烨翘着二郎腿,抓一把花生米往嘴里送,含混道:“你可知魏穆言乃何许人也?”

    常臻点头:“雕镂魏穆言,书画刘梓鑫。御亭龙凤属文淑,四时山水名满京。怎么?”

    林烨咽下花生,就一口酒:“我请他出山,教我雕玉。“

    常臻诧异:“魏穆言老早就金盆洗手,为何为这点小事重新出山?“

    林烨摇摇头:“你有所不知,顺永二十三年,皇帝驾崩,京城大乱。泓京一把大火,数千府邸宅院化成烟灰黑土,埋葬了十万黎民百姓。庆奉二年,我爹初任户部尚书,上奏皇帝,望重建泓京城。皇帝出城一看,满目疮痍,自然二话不说,拟制下诏。我爹从大铭各处招来能工巧匠,问价拨款,就在那时,结识了魏穆言。二人一见如故,颇为投机。“

    常臻颔首:“泓京大火,我爹便是那时把我救出的。”

    林烨笑道:“祸兮福之所倚,你爹算是捡到宝了。”

    常臻不搭茬,见菜已上桌,夹了几筷子,放林烨碗里:“魏穆言如今在何处?”

    林烨瞅瞅桌上几样菜,梅子鸭,溜醋鱼,秘制莲藕,珠光虾仁。再瞅瞅碗里,鸭子去了脂,鱼剃了刺,虾仁沾满了汁,莲藕是甜的,单独放在勺子里。

    抬头冲常臻嘿嘿傻乐,乐完继续说话:“魏穆言本就是宛海人,如今年老体衰,就住在六珠巷。”

    常臻一愣:“六珠巷?那不是贫民坊么?”

    林烨扁扁嘴:“可不是?”又一叹:“当年那般风光,如今英雄末路。泓京修得再富丽堂皇,自己的住处却上雨旁风,凄惨的紧。”

    常臻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刘梓鑫历时五年创作《四时山水》,名贯天下。当日泓京大火,他本人逃过一难,可那《四时山水》却未能幸免,他也因此得了失心疯,再也无所作为。”

    林烨给几人满上酒,互相敬敬:“名士巨擘大都痴狂,毁了画作,好比做娘的死了孩子,一时难释怀,难免失控。”

    常臻道:“听说那魏穆言,当

    分卷阅读12

    -

章节目录

寻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闲人容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闲人容与并收藏寻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