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煞 作者:兰英

    分卷阅读16

    儿听完此话,忍不住翻了翻白眼,说道:“瞧你那出息!大姐文韬武略、智谋计算天下无敌,就是对簿公堂也是我欺负他人,怎么可能有人欺负大姐。”

    林翰林听到林婉儿吹牛,咿咿呀呀的走进前厅坐下准备吃饭。

    林乾毅恭恭敬敬、认认真真的说了一句:“大姐说的是。”

    餐桌上,林翰林让宝玉将事情始末说了一遍,宝玉年龄虽小,但是也聪明,说话做事比玉宝清晰有条理,将昨天和今天的事情完完全全的说了一遍,当然其中也带有不少自己的感情色彩,将林婉儿衬托的天神下凡、宇宙无敌。

    听完宝玉的话,林翰林和林乾毅心酸不已,事事让大姐出面,处处受大姐照顾,还要大姐对簿公堂,受他人非议,旁人指指点点,两人竟然吃不出手里的烧鸡有什么香味了,扑通一声一同跪在地上,开口道:“老三(老四)不孝,让大姐受罪了。”

    林婉儿满手流油的啃着鸡腿,受不了这种唧唧歪歪的场面,看也不看两人,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屁话!”

    ☆、第012章 讨教诗词好不好

    大魏国幅员辽阔,国强民富,是无可争议的世间第一大国。

    大魏国东面临海,是为东海,南面临洋,是为南洋。大魏国有两条著名的河流,一条流经上京,注入东海,一条由澶州入海,流入南洋。两条河流的名字也是奇怪,流经上京城的河流就叫大河,注入南洋的河流就叫大江。

    大魏国分南北,北方注重功名和教育,南方注重钱财和经商,但是读书毕竟是国家推崇之道,所以北方人在心里并不怎么看得起南方人。

    大魏国北面是匈奴,匈奴分为左帐王庭和右帐王庭,其中左帐王庭和大魏国世代交好,偶有通婚,而右帐王庭和大魏国连年征战,战火硝烟不断,是大魏国最大的敌人。林家老二林成平就是在镇北军对抗右帐王庭的匈奴骑兵。

    大魏国西面是西凉,西凉再往西是西胡。

    西凉本是大魏国的国土,里面住着权柄滔天的大魏国唯一一位异姓王西凉王徐骁,此人出身卑微,性格狂傲,但是能征好战,在大魏国定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被当今陛下封为异姓王,统领西凉三洲。有“二皇帝”之称,被大魏国某些官员说成有反骨反心的乱臣贼子。

    西凉以西是西胡,西胡是胡人居住地,势力薄弱,偶犯边境,但是威慑于西凉王凶名,不敢太过造次。

    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住着大魏的子民,大魏的子民有着世间第一强国的自信和骄傲,朝廷庙堂上的奇闻异事在这片土地上流传开来。

    比如右帐王庭又有蠢蠢欲动的迹象,镇北军最精锐的部队已经起寨向北推进了三十里。

    再比如西凉王那个浪荡的儿子又在西凉闹出了笑话,夸大海口说要领兵三千踏平西胡。真真的是英雄父亲,狗熊儿子啊。

    还比如上京城三皇子逃了和陈大学士独女陈诺诺的婚约,不知到哪里逍遥快活去了。

    又比如坊间流传很广的当今皇帝陛下的初恋往事和青涩时代。

    可是这些和林家小院离得很远,就像家长里短的茶米油盐和满汉全席的压轴大菜桂花酱鸡之间的距离。

    林婉儿听说过澶州城最大的酒楼醉仙楼,里面做的菜色香味俱全,光是听听名字就让人觉得好吃。可是自从穿越过来,林婉儿还没去过醉仙楼,林婉儿总想着抽出一天时间去一趟,就是不吃饭看看总行吧,但是每天为了温饱问题蹿上蹿下的,哪里有时间啊。

    澶州城很大,醉仙楼在澶州城的中央,林家小院在澶州城的边缘,隔着很远。

    林婉儿有时候爬上屋顶,伸长脖子,踮着脚尖,总以为能够看到醉仙楼屋顶上的飞檐,但是他不知道有些人在澶州城住了一辈子也没进去过醉仙楼,有些地方是怎么奋斗都接触不到的。

    林家小院继续着自己的生活,棉衣的事情解决了,每人一套,足够过冬的。林婉儿特意请人给在油店当学徒的老五林任重带个话儿,说给你做了一套棉衣,回家来取一趟。林任重让那人带话回来,说老板给做了一套,不用做我的。

    林婉儿也没在意,用余下来的棉花给私塾秦老先生做了一套棉衣,让林乾毅带去。

    宝玉和玉宝穿上新衣,心里别提有多么高兴了,平时闲不住的两个孩子竟然乖乖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林婉儿心里纳闷,开口问道:“怎么了?出去玩啊!”

    宝玉和玉宝纷纷摇头,说道:“把衣服弄脏就不好了。”

    林婉儿哈哈大笑,说道:“去玩吧,衣服弄脏了弄破了不打紧的。”

    宝玉和玉宝相互对视一眼,头摇得和拨浪鼓一般,说道:“还是不要了吧!”

    林婉儿叹口气,摇摇头,把两个小家伙的旧衣服缝补一下,塞些旧的棉花,打上几块补丁。穿越之后,林婉儿的缝补功夫有了质的提升,但是绣花这种技术活,还是停留在原始阶段。

    然后两个小家伙穿着旧衣服就风风火火的上跑下跑,穿着新衣的时候就乖乖坐着,果真是静若处子,动若狡兔。

    澶州城在日常轨迹上行走,不紧不松,不快不慢。但是一件事情突然在澶州城内炸开了锅,小文榜出榜了,澶州一首小令上榜了,第五名,作者是林家的林婉儿。

    一时间街头巷议,各种传言纷纷涌出,本来快被人忘却的林家突然成了风口浪尖的话题,人们开始从林婉儿小时候说起,说起小时候何等聪明,那针绣绣得是何等的精细,后来那场大火如何毁了这个小姑娘,疯癫了一段时间,后来买豆腐,硬生生的将一个残破的家生拉硬扯的扯过四个冬天,如今又做出了一首能上小文榜的小令。

    这女子真是奇了,自此人们开始细细品味林婉儿的一举一动,似乎每个动作都蕴含着深意,这深意来自何处没人知道,人们只知道能上小文榜肯定是世外高人,一举一动高深莫测。

    但是也有人说林婉儿这小令是抄的,你想想一个整天卖豆腐的人怎么可能做得出如此意味盎然的小令,何况人还是个女子,这女子还曾经疯癫过。而且这女子还凶名在外,不少公子都被她打过。这等女子会做诗词,你信吗?

    不过,知州大人王启年还是十分高兴的,对应酬这种事情最为厌恶的知州大人特意请同僚来家做客,还时不时说两句:“李大人,你们州今年还没出过能上小文榜的文章吧?”

    李大人知道王启年在得瑟,反击道:“王大人,你记错了,有一篇万字文章上了秋季的小文榜,第四名。”言下之意比你的第五名还靠前。

    王启年笑着说道:“哈哈,第四名很了不起嘛,澶州那篇小令三十三个字,只有三十三

    分卷阅读16

    -

章节目录

美人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兰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兰英并收藏美人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