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煞 作者:兰英

    分卷阅读755

    不得已和匈奴签订了渭水同盟,徐骁陪同陛下来到此处,大将军在大江之畔指挥着平定天下的最后一场大战——赤壁水战。

    站在渭水之畔,大将军注视着这条已经结冰冻住的大河,心中不知作何感想,众人看着大将军的背影仿佛看着一座高山,越发坚定此次南下的正确性。那晚,镇北军简单的安营扎寨,大将军喝了一小碗米粥,站在帐篷外,修剪了美髯胡须。

    在渭水之畔修整一夜,第二日十万镇北军继续南下,跃过渭水,整个队伍突然一分为二,人数在七万之上的镇北军脱离出来,如同离弦的箭,扎向西凉方向,两条如同洪水一般的队伍飞速前进。

    镇北军南下,西凉必定望风而动,虽然大将军肯定西凉王不会反,但是必定会在其中阻挠,所以七万人马如同分流的洪水一般冲向西凉雪涌关,而在雪涌关以西,驻扎着西凉的精锐军队。

    虽然十万人马分出去多数,但是大将军所在之处便是镇北军的主力所在,大将军一人在前,日夜兼程,终于在第五日依稀看到了上京城清晰的轮廓,而此时天微微亮。

    镇北军如同神兵天降,出现在上京城北门玄武门之前,惊得百姓心神具裂,四散而去。

    三万人马看到大魏国的权利中心和政治中心,那座象征着大魏国的雄城,心中没由来一阵巨大的愤怒。

    大将军没有多言,只是轻轻一挥手,三万人马又分出三股,策马飞奔,不多时已经将上京城围的水泄不通。

    而此时,天已经大亮,只是灰蒙蒙,如同压城的黑云。

    大将军骑马而出,抬头望向玄武门,脸上不悲不喜。

    大魏祥符七年冬,镇北军六日南下,日行千里,兵围上京城。

    (ps:写的有些仓促,好多包袱都没有抖出来,不怎么尽兴。希望能够快速收尾《恶女》,写下一本。)

    ☆、第019章 天寒地冻(1)

    上京城,宰相府。

    朝廷巨变,宰相大人潘春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但统领三省六部,随着皇后去了洛阳,宰相大人时常还要“照料”后宫诸多事宜,成为当之无愧的朝廷权臣,大魏国第一世家,再加上和二皇子之间的翁婿关系,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此外,宰相大人的权威和办事能力在朝堂之上无出其右,即使陈贤大学士暴毙,谁都知道权利制衡的重要性,可是让潘春伟成为首屈一指的宰辅,整个朝堂之上愣是没有一个人有微词,反而默契的异口同声赞同,因为有些事情只有宰相大人才能服众,才能办理,其他人不管用,也用不上。

    旁人羡慕的狠,眼红的很,思慕着能够和潘家搭上一点关系,从此就能够平步青云,不少人将心眼儿落在了宰相家公子潘仁美的身上,希冀着能够通过讨好的方式从这位纨绔子弟身上打开一个突破口。

    可是,当阿谀奉承的众人将准备好的上好翡翠、貌美娇娘和冬天依旧欢快鸣叫的蛐蛐,通过各种途径送往潘公子手中的时候,人们蓦然发现,潘大公子竟然转了性。

    倒不是说潘公子已经放下了“纨绔”两字,变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贤良淑德,读书依旧是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是却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就不得了了,一个纨绔子弟开始权衡揣度,而不是一味顺着本性做事,这人就很难被见缝插针,你刚刚看到一条能插针的缝隙。拿着一根锋利的针扎过去,临近才发现那条缝缓缓的愈合上了,心中的惊讶如同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一个纨绔子弟不仗势欺人,不哗众取宠,不耀武扬威,不强买强卖,不强抢民女。那还真是糟蹋了家中的权势。浪费了大好资源,而潘仁美就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这让不少羡慕潘仁美身世的流氓混混忍不住感慨一下——潘公子堕落了。

    他偶尔还会在下人的陪同下去喝花酒。偶尔还会进去赌场,偶尔还会调戏一下花容月貌的姑娘,可是他却在改变,在慢慢的变化。

    虽然才学和性情的限制。不能光大潘家,可是一点一滴的改变被潘春伟看在眼中。心中老怀安慰,私下和亡妻牌位说悄悄话的时候,也是忍不住露出笑容。

    潘仁美在和父亲的相处过程中,也变得自然随意。不再像以往那般拘谨胆怯,偶尔还会说一两句玩笑话,讨教一点学问。有时候还是趁着宰相大人公务繁忙的时候,不长眼的去讨教。

    宰相大人一顿训斥。不过也都讲解一下,潘仁美哦了一声,夹着书走了。至于那本在坊间大肆流行的《魔女林婉儿》他也没放下,可是最后竟然出现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翻转,林婉儿竟然由黑转白,成了最为正义的那个人,为了显摆,他还偶尔会用《石头记》的笔触书写一些文绉绉的话语,可惜形似而神不似,贻笑大方。

    坊间的流氓混混再也读不出以往“三万一个小高-潮,十万一个大高-潮”的酣畅淋漓,再也读不到“一个眼神不和,便大打出手”的跌宕起伏,再也读不到“女子如蝴蝶扑向男主人公”的香艳旖旎,弃书的弃书,骂人的骂人,直呼潘公子烂尾,没了以往神韵。

    而潘仁美却乐在其中,咬着笔杆子,寻思下一个缠绵悱恻的场景。

    如今虽然二皇子已经监国,奏折批红的事情可以为宰相大人分担一些,可是有些事情最后还是要落到宰相大人的肩上,整日繁忙到三更十分,五更时分,鸡鸣之时,宰相大人才会退去衣衫,休息一两个时辰,觉儿还没有睡死,便要起床洗漱,去上早朝。

    宰相府管家潘安将一切看在眼中,私下忍不住叹一口气,宰相大人劳苦功高,尽心尽力,可是坊间依旧传出某些闲言碎语,说是大学士陈贤的死和宰相大人有关,纯属无稽之谈。

    潘安知晓宰相大人对大学士惺惺相惜,大学士死后谥号“文正”,便是宰相大人亲自提出来的,谥号追加可不是简单说说就算了的,那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郑重其事,无论哪个朝代都是慎重了再慎重,是对一个臣子开棺定论的终极评价,于是有“百年一文正”的说法。

    大魏国,有能力和资格争夺“文正”谥号的无非两人,一是宰相大人潘春伟,另一个便是大学士陈贤,即便是同为大学士的纪昀和这两人比起来都差点火候,而宰相大人让出“文正”谥号,便是变向让出了大魏第一文臣的称号,这是何等气度,何等胸怀。

    至于大将军夏侯襄阳死后谥号应该以“忠”字开头,很有可能便是首屈一指的“忠文”,而西凉王徐骁的谥号很难说,以“武”开头是肯定,难就难在西凉和朝廷的多年对峙,若是真是论功行赏,平定天下,镇守西凉,配的起“武忠

    分卷阅读755

    -

章节目录

美人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兰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兰英并收藏美人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