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归行 作者:春夏不复

    分卷阅读13

    果腹,遂有人心生歹念,打起看吃活人的可怕念头。

    年老幼小者,气力敌不过年少力壮者,便相互厮打了起来。

    有些人尚未被打死,便一窝蜂的被数人围起,生生被撕裂分食,简直骇人至极。

    我竭力手抵案边,勉强维持端姿,头上金钗却是铛铛直响,上下牙关亦是打起了架儿来。

    高翔看不惯这等弱肉强食,与一众暴民拼死抵抗,却因势单力薄,终寡不敌众,被暴民层层围住,欲将其也一道分食。

    恰好此刻爹爹带着辎重部队向正在攻打的益州进发,为前线士兵补充粮草,途径此地。

    暴民见到一车车的粮食,个个瞪着红眼,哪里还顾得了高翔,将他扔下便向爹爹的辎重队冲了过来。

    爹爹率部杀退暴民,那些老弱妇孺终得脱险。

    爹爹问了原因,才知道是高翔这个舞象少年奋勇抵抗,救了大伙的性命,而此刻的高翔早已是被暴民打得面目全非,不省人事。

    爹爹心慈,分了几袋粮食给难民,让他们向西而行,投靠我主,并命人将高翔抬上了车,为他疗伤。

    行到滇池城护城河外与大军会合,高翔方醒,得知是爹爹及时赶到,从暴民手中救了他一命,愿加入我军一道攻打益州城治所,滇池城。

    爹爹念他伤势未愈,好言相劝。

    谁知高翔只说一句:“徭役苛重,民无以生,是为不仁;百姓流离,不抚反趋,是为不义;此不仁不义之徒,当诛。”

    舞象之年的高翔一语惊的爹爹为之愕然,未及反应,已从身旁将士手中夺了一柄长枪,着布衣破衫便与众将士一道杀向滇池城。

    永成二十四年正月初八,拔滇池城,收益州。高翔斩敌四人,身负六箭,重伤,昏七日。

    爹爹命人悉心料理,见高翔小小年纪便有如此雄心烈胆,养病期间派人教他读书习字。

    不出三月,已能下榻走动。又在爹爹府中待了半年,伤势痊愈,学识略有精进,被爹爹推荐入了军营,在董射日将军麾下任伍长,自此便在杀场上戎马一生。

    “丞相高义,若无丞相当年相救之恩,我早已死在暴民手中,又承蒙其疗伤教书习字,才成就了今天的武威侯高翔。然,恩人先去,两界永隔,一杯薄酒,祭奠亡灵,愿往生极乐。朝中险恶,他日投生,莫要再为官做相。”

    说罢,高翔起身面朝东南,深深一鞠,酒樽横撒玉阶。紫姹亦面向东南,俯身叩首跪拜。

    原来爹爹果是于高翔有恩,爹爹从不开口提及此事,娘亲也是言辞烁烁,兴是念及武威侯当日功高震主,怕被人旧事重提,将高翔也卷入朝堂的争斗之中。

    见高翔眼眶略有红润,神情肃穆,我亦有感而发,忍不住掩面拭泪。

    世人皆说武威侯勇猛,却不知其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

    高翔盘腿落座,又斟了一樽酒独自饮来,我心生怅然,潸然泪下,同举樽随他共饮。

    沉寂良久,终是我先开了口:“爹爹泉下有知,必心生安慰。然,爹爹向来无争权夺势之心,却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贼人不诛,我心头难安。”

    本应是愤慨之词,因一时伤感,说得细软无力。

    高翔像是仍沉淀于往事,目光怅惘而无神,呆呆坐着,也不作答。

    临春坊肃静一片,只听得边上火盆的炭木哔哔迸出火星。

    “你可知道翔云盖日之说?”沉闷许久,高翔蓦然问道,看着我的那双黑眸,似又恢复了平常的深邃和捉摸不透,神情也是一脸的肃然。

    “翔云盖日”四位将军,我自幼耳熟能详,当即脱口而出:“大将军高翔,骠骑将军樊云,车骑将军曹盖,卫将军董射日。”

    “那你可知,其他三位将军如今何在?”高翔话音低沉,却如天边雷响般震得我当即一愣。

    “翔云盖日”四位将军的故事看得不少,可我对朝廷之事并无兴趣。只因听娘亲说爹爹有恩于高翔,才详加关注,知道他是武威侯。至于其他三人,一概不晓。

    “论勇猛,骠骑将军樊云在我之上,两军阵前,站在最前面的总是他。然,我朝大定,他自持功高,常不拘礼。朝堂之上,更是屡屡讥讽文官,道他们只会写几个绣花字。终是惹怒了龙颜,招来杀身之祸,于四年前被刑了车裂之刑。”

    我骤然全身一抖,下意识将手伸向火盆取暖,不知是离火盆太近还是过于震惊,只感到耳后发热,面如火燎。

    遥想当年与高翔齐名,威震山河的樊云将军竟落得如此下场,不禁欷歔。

    可这仅仅是个开始。

    车骑将军曹盖不但威武勇猛,更是足智多谋。

    我记得书中曾有记载,当日会稽一战,曹盖仅统八万不谙水性的北方将士,面对前朝二十万水军,以铁索将数百艨艟连起,在江上铸成一座四平八稳的移动壁垒。

    任敌军战舰再大、将士水性再强,在此等的庞然大物面前也是无可奈何。

    艨艟靠岸之时,便是踏平会稽之日,二十万水军咸灭,或坠于江中溺水而亡,或被会稽城中的熊熊烈火烧为灰烬。

    可就是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沙场却未成为他最终的归宿。

    我朝初定,曹盖与高翔一同被封了侯,时为会稽侯,俸禄千石。开平二年,曹盖自持战功显赫,不满三公俸禄高于自己,屡次未得召见便自己进京,要求皇上封地加赏。

    皇上不予,回了会稽便暗中勾结东夷,欲起兵造反。谁料皇上耳目早已安插在这会稽之中,兵未起,首先异。皇上震怒,遂夷了曹盖三族。

    听了直叫人胆寒,一代名将终究抵不过荣华富贵的诱惑,自掘坟墓,声名尽毁。

    唯有那董射日老将军,在而今看来,应是四人之中过得最好的一个。

    董射日与皇上年仿,原名董熊儿,自少年起便一直追随皇上左右。因臂力过人,一把重达百斤的雕龙弓使得好生了得,有百里贯钱、千里穿云、万里射日之能,与古之名将养由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便赐名射日。

    至我朝初定,随皇上打江山已有三十余载。

    当日论功行赏,董老将军卸甲素衣,谢绝所有赏赐,一心只求荣归故里,颐养天年。

    皇上念其年事已高,便准予了他告老还乡之请,并赐他钱千金,田万亩。

    如今许是正在汉中郡的某处,儿女承欢,颐养天年。

    遥想开国四将,翔云盖日,英姿勃发;未承想,汲汲数载,云死盖夷,日归翔困,咸无当年英气。

    伴君如伴虎,处处恐自忧。

    许是昨夜我已晕过一回,高翔言及于此,自案上走来,将身上大氅卸下披在我的肩头。

    双手触及我的后背,只感一阵湿凉,原来我早已虚汗淋漓而未觉。

    分卷阅读13

    -

章节目录

锦归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春夏不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夏不复并收藏锦归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