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归行 作者:春夏不复

    分卷阅读53

    茶,道:“皇兄残暴,日后大统,百姓必苦不堪言,届时我朝动荡也定是不争的事实。高夫人是良相之后,这点道理恐怕不会不懂罢?”

    确如二殿下所言,若皇上百年之后,太子登基,以他的跋扈与蛮横,不光是朝野震荡,其余皇子更是性命堪忧。我朝创下的基业,亦将岌岌可危。

    然而二殿下冷酷无情,视人命如草芥,将来建彦更是生路渺茫,高翔且是更甚。

    二殿下此刻道我是“良相之后”,想必也是清楚爹爹死的冤枉,又将这宫闱之事与我道得如此详尽。

    我恍然大悟,他这不但是要震慑我,更是要让我知道,将来他才是太子的不二人选,暗示要我说服高翔,鼎力于他。

    否则,下场将是与赵婧一样。

    原先以为二殿下敦厚仁德,却没想到他一直是在韬光养晦,默默等待时机,其心计深如渊潭。

    “倘若将来你做了太子,怕是更加无法无天了罢?”我轻蔑一笑,一来掩饰自己心中惊骇,二来暗讽于他。

    二殿下起身向窗外踱去:“太子是为储君,事关江山社稷,我朝兴衰。皇兄骄罔,三弟颓靡,四弟年幼。敢问高夫人,除了本宫,还能有谁更适合坐着太子之位?”

    我立时反驳道:“太子纵有百般不是,想必二殿下也不是什么磊落之人。”

    若说适才是惶恐,眼下我早已不惧,二殿下与皇后这般恶劣行径,即便是继承大统,也难长久。

    “哈哈。”二殿下背对我大笑道,“我将椒房殿之事悉数与你道来,哪里不光明磊落?”

    我反唇诮道:“二殿下不过想用此事要挟我罢了?”

    二殿下转过身来,两袖一摊,道:“本宫若真想挟你,何须与你多费口舌,又怎会......”

    二殿下陡然闭口,随即又转身看向窗外。

    我追问道:“怎会什么?”

    “没什么,你无须知道。”二殿下话语低沉道。

    屋内蓦然静寂下来,窗外黑云层层笼罩,天际陡然暗了许多。

    我顿觉呼吸急促,胸口窒闷。

    一直以来都将太子一党视为杀父仇人,未料到二殿下竟如此工于心计,利用我对太子一党的仇恨,与皇后层层设陷,让我一步步走入她们的圈套。

    过了许久,二殿下返身,浅笑道:“不论你是否支持本宫,本宫永不伤你分毫。”

    看着他这般轻松的笑容,我心下更是愤然。方才是威吓,此番是利诱,恩威并施,双管齐下,果是深藏不漏。

    且话语中直言不讳,他意在太子之位,说得如此直白,叫我如何回答是好。

    想必高翔也绝不会与这种人同流合污。

    我漠然道:“小女身有不适,望二殿下见谅,还请先回。今日之言,小女权当一句都未听过,二殿下今日也未曾登门过高府。”

    “侯门相女果是忠烈,今日本宫有幸赐教,受益匪浅,还请高夫人深思熟虑,权衡利弊。本宫这就告辞,日后再访。”二殿下含笑起身离去。

    自进屋来,那张冷峻的脸始终闲定如初,说起椒房殿的骇人一幕更是云淡风轻,那些死在权力斗争之下的无辜宫人,于他而言就如蝼蚁般渺小不堪。

    过去的一月,我每日都担心赵婧要加害于我,偶有希冀能有幸再遇到二殿下,替我解围。

    未曾想到这赵婧在我面前气焰嚣张,却完全不是二殿下与皇后的敌手,就连皇上最后都将她弃了。

    二殿下仅仅凭着一枚玉簪,就将所有人玩转于股掌之间,不费吹灰之力便让太子一党损兵折将,失去了在后宫中的基石。

    显然,那次在北宫门前巧遇二殿下,定是他与皇后一早就设计好的。

    难怪今早我眼皮子直跳,竟未曾想到宫中发生如此变故。

    回想方才锦鲤跃池、翠鸟啄鱼的景象,莫不会是先兆罢?

    原本不信鬼神之说的我,竟也不由得惶惶不安起来。

    鱼跃池而求天地,怎奈无水则不生,本欲回池而复生,却有翠鸟在后觊觎良久,轻啄一口便足以魂归西天。

    可悲,可叹!

    ☆、第三十四章

    自二殿下登邸那日起,我整日闭门不出,心下结郁,只盼着高翔早日凯旋归来。

    不出三日,玉莺急匆匆跑来告诉我,宗正和少府时下正在西门菜市候斩,由御史大夫赵无禄亲自监斩,问我要不要去看。

    我立时训了玉莺一顿,道这血淋淋的杀戮还没看够是怎样。

    玉莺撅嘴不语,悻悻离去。

    这二人被处斩,我丝毫都不惊讶。

    那日在椒房殿中赵婧被杖弊,赵无禄见了女儿的尸首定会去找皇上问理由,而皇上碍于面子,必不会说赵婧是与万太医私通。

    查到最后,定是赵无禄查出当日宗正与少府也在那椒房殿中。

    不论他们是否将实情告知于赵无禄,这命都是保不住的。

    而皇上显是无意保此二人,他们知晓得太多,当日只是碍于其位列九卿,才未将他二人一并处死。

    如今有赵无禄代劳,怕是皇上暗地里高兴还来不及。

    至于被斩的罪名,这可是赵无禄的长处,随便安个私吞赈灾粮饷就好。

    不过如此一来,太子一党又内耗了两名得力将才,太子、赵无禄又与皇上心生嫌隙,其势力已大不如前。

    而皇后顾全了皇上的面子,将赵婧一事处理得滴水不漏。

    这一上一下,两派如今可算是旗鼓相当了。

    然,那日二殿下在我屋里笑谈宫闱秘闻,我已然觉察出,其人手段歹毒,太子显然不是他的对手。

    易储——想来也是早晚的事。

    从赵无禄亲自监斩宗正和少府判断,多半已经知道赵婧的死因。

    倘若果真如此,先有赵嫚因我而死,今赵婧之死也与我脱不了干系,那赵无禄必将恨我入骨。

    而西北战事又苦无捷报传来,高翔远在西北。就算如高翔家书中所言,“池塘花开,败西而归”,那也是二月后的事情。

    且赵无禄与他两个女儿不同,贵为三公,要想加害于我,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这样简单,况如今白鬓送黑发,二女尽失,必殊死一搏,顶多就是玉石俱焚。

    即便二殿下为了拉拢高翔再次护我,侥幸逃脱其魔掌。可这二殿下比赵无禄更为可怕,在一枚小小的玉簪上都能大做文章,力挽狂澜,将太子陷入被动境地。

    如若今后做了太子,又或是一登大统,我、姐姐、建彦、高翔,则性命堪忧。

    正心焦颓丧之际,玉莺与谨佩一同兴匆匆地跑来向我道喜。

    见她二人这般激动模样,我莫名问道:“喜从何来?”

    玉莺先道:“夫人,快去城里看看罢,这会儿可热闹着呢。”

    我只当是玉莺又来带我去看

    分卷阅读53

    -

章节目录

锦归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春夏不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夏不复并收藏锦归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