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归行 作者:春夏不复

    分卷阅读167

    我道:“刚遇着童公公,说是皇上龙体无碍,请太子妃稍安勿躁。”

    罗鹊也不多问,叹息一声,转身离去,见她这般失望,我亦心中有些过意不去,无奈皇命在身,不便相告。

    回到府邸,在门前与史可信擦肩而过,相互点头抿嘴一笑。入府后,高翔向我迎来,问我去哪儿了,怎到处寻不着人,正要派史可信领人去城里寻我。

    我暗瞪他一眼,双目四瞟,也不作答,直将他领进屋内。高翔亦明白我的意思,随我入屋。

    我将今日只身前往未央宫,打探皇上病情一事据实相告,并根据皇上的口谕,让他早作安排。至于皇上与我的谈话,只字未提。

    高翔面有惊诧,愣愣视我,似不敢相信我竟能入得了未央宫。

    我盈盈戏谑道:“我朝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看来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高翔似有所缓神,疑惑道:“骊山汤只是个传说,皇上怎会想起去那里?”

    我双手一摊,摇了摇头,亦无从知晓。

    不数日,童福便亲传皇上口谕,命宫中下人先行赶往骊山行宫,大兴土木,百废待兴。并将内城禁军供高翔调遣,准备仪仗,待骊山工事完毕,即刻护送启程。太子建彦镇守宫中,处理政务,维稳国事。

    在京都待久了,能有机会出去走走,心头不禁豁然开朗起来,满心期盼着行宫早日修复完毕。与高翔结发多年,至今仍无所出,亦心有愧疚。

    或许,能借骊山汤之神效,圆我心中所缺也未必。

    顿而想到出月不久的玉莺,刚诞下孩子,怕是身子也需要调理,不如带她一同去,路上也好有个伴儿。自从她离开后,我身旁连个说掏心窝子话的人都没有,愁闷得紧。

    许是我过于一厢情愿,当我邀玉莺与我一同去骊山汤时,她望着手中的婴孩许久,才隐隐道:“孩子才刚出生不久,放在家中心里总不踏实,一同带去又怕颠簸劳累,实在有负王妃的盛情。”

    一片好意竟被玉莺婉拒,心中多少有些失落。不过看着她手中的襁褓婴儿,我也不忍执意再劝,而今的玉莺,怕是把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这个刚出世不久的孩子上头。况王卫忠受命领高翔的士兵留守京畿,喜得贵子之余,将他二人分开,终究有些不妥,是我思虑不周了。

    看着这一家子和乐融融的样子,又是欣羡,又是感伤。我不再勉强,逗了会小娃子,便起身告辞。

    乾丰元年四月十二,一行人浩浩荡荡从皇宫启程,向骊山进发。号角冲天,方阵齐整,青罗伞盖銮舆居中,竹栉林立两侧,旌旗飞扬。繁华的市井肃穆一片,城中百姓皆分道而跪,敬候列阵划城而过。

    是日,万里晴云,百鸟欢送。我与高翔各骑一马,齐头并进,走在最前列。身后则是黑甲禁军,执戟两列齐行,将銮舆护在其中。拖在最后的则是皇上家眷及一应宫中侍从。回首遥望,轻雾隐隐,黑影麻麻,不见其尾。

    这恐怕是我在京都经过最大的阵仗了,即便当日高翔收服西戎八国,载誉而归,亦与之逊色不少。

    三日后的中元节,浩淼长龙步入七星陵,修建皇陵工事暂停,建斌上前迎驾,与皇上、建瑞及众后妃一齐向明德皇后及昭宣皇后祭奠。祭毕,众人又与我、高翔一起祭奠姐姐,并追封穆蓉夫人谥号。

    次日启程,沿山路缓步蛇行。

    四月十七,终来到我期盼已久的骊山行宫。

    骊山行宫傍于骊山山涧,渭水三环,群岳围卧,隐于云雾,灵烟飘渺,云水连天,如入天庭。

    行宫玉树林立,青檐黔瓦,红墙深院,群厢绕汤而建,暖烟徐袅,两岸朦胧不见其影。汤前立有一碑:“乾坤朗月天地旋,玉汤丰烟神仙眷;一月百岁一年仙,补气健脾精气元。银龙戏水翠紫轩,金凤追岳共婵娟;人生在世忧愁扰,一泡此汤化飞鸢。”下方还有题词:“灵空道人,永成二十一年四月廿七”。

    难怪此汤被穿得神乎其神,今日一见,竟还真有其事,算下来,这碑立了也有三轮。经常年风化,碑石已是稀白,可上面的字苍劲如松而艳红似血,就如同昨日刚刻上的一般,想想也真是奇了。

    皇上所居的宫殿,正是碑上所说的翠紫轩,想必就是当年这灵空道人住过,定有白龙庇灵,飞仙护体。

    高翔站在我身旁,摇头愤愤道:“装神弄鬼,一派胡言。”

    他向来不信这些,我亦深知,这般不敬也是情理之中。

    我转头笑讥道:“也不知是谁,当日在姑臧城里,弄了个龙心所向,子虚乌有的传说来。”

    高翔蹙眉向我一凝,道:“你这张嘴是越来越伶牙俐齿了,都是谁教的你这些。”

    我盈盈笑道:“还会有谁,自然是我面前这位风流倜傥的大将军啊!”

    “少贫嘴,风尘仆仆数日,且早些歇息去罢。”

    高翔言毕,即暗叹拂袖而去。

    一直以来,高翔总是侃侃而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从未有说赢过他。今日,他竟着了自己的道,被我反讥一顿,心中好不痛快。

    我与紫姹来到事先被安排好的西厢的一间厢房,房内十丈见方,当中屏风隔断,分为内外室。装饰典雅而不奢华,家具不多而起居俱全,虽比不上大将军府的气派,倒也算小巧精致。

    尤是从这屋里,可以览遍群山峻岭,阅尽川岳细水,景色怡人,令人生醉。

    想来定是高翔刻意为我安排的,嘴上不说,心思倒还算细腻。

    随身携带物件较多较沉,提拿不动,我让紫姹去喊史可信,差几个禁军过来帮忙。

    紫姹回禀说是史可信不曾随我等一同前来,不如去向童福求助。

    童福此行照顾皇上都忙不过来,哪会有功夫顾我,想着还是算了,便与紫姹一同搬抬起来。

    忙活了一个多时辰,累得我臂酸膀疼,连提盏喝茶的力气都没有。沐浴更衣后,我便静静地依在窗前,如痴如醉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霎时,天雷滚滚,阴雨弥天,汤中暖烟弥腾,似轻云拂水,白雾迷蒙。隐隐有刀剑声及杀喊声由远及近,震破云霄。陡见渭水之上密点麻布,向骊山行宫轻飘而来,岸边人马相互厮杀,且战且退,向行宫渐近。

    不一刻,血染白铠的高翔骤然出现在窗前,鲜血顺着他的脸淌在地上,将地上的雨水染成一道红河。而此时,杀喊声也已趋近,盖过了滂沱大雨的噼啪声,听得让人心惊胆寒。

    恐怕是姑臧城的一幕,又要上演。

    “快走……快……”高翔边口中大口吐着鲜血,边用那双湿红的手将我朝后推去。

    言未毕,飞箭穿雨而来,如田间飞蝗般向我袭来,将天空染得灰暗一片。

    千钧之际,一道高大宽厚的

    分卷阅读167

    -

章节目录

锦归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春夏不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夏不复并收藏锦归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