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韶华 作者:溪畔茶

    分卷阅读273

    疑,伸出一根手指去碰了碰,宁宁眼珠转着,一下就把他那根手指握住了。

    ☆、第161章

    听见掀帘的动静, 朱谨深抬起了头, 见是她,目中漾开微笑。

    沐元瑜挺惊喜地走过去:“宁宁会抓握东西了?母妃本说还要过一阵子。”

    “才会的, 我昨天碰他还没有, 他不大理我。”

    朱谨深说着话, 面上也是惊奇之色:“他是有力气的。”

    这么小的一个肉团子, 他抱都不敢抱, 只敢叫他躺在旁边。他雪白柔弱得好像一口气能将他吹化了, 但竟然可以让他感觉到力量。

    在旁守着的张嬷嬷笑道:“不是不理,殿下秉性贵重,不像我们这些老婆子, 话多好热闹, 这个月份的小婴儿其实还不会认人呢,就好个热闹动静,谁同他说笑, 他就看谁。”

    说着又夸道:“殿下有耐心,肯多陪着他, 等再过一阵子,他就知道了。”

    沐元瑜忍笑, 张嬷嬷说得含蓄, 但她由此听出来并且联想了一下,朱谨深这样的人,自然不可能跟她们哄宁宁时一样“咿咿哦哦”地逗着他,这父子俩在一块, 没法说话交流,估计只能大眼瞪小眼。

    瞪一会儿,宁宁觉得他是个没趣的大人,就不理他了。

    宁宁虽然学会了抓握,但握不了多久,这两句话的功夫,他已经松开了胖短的手指,脑袋在褥子上晃动了一下,然后眼皮就往下耷拉了一点点。

    朱谨深低头细细观察着他:“他是要睡了吗?”

    “是。”

    沐元瑜坐到床尾,替宁宁把襁褓重新包上,期间搔了搔他的小肚子:“小猪儿,除了吃,就是睡。”

    张嬷嬷要笑,怕吵着了孩子,又憋住,小声道:“这么说我们宁宁,世子可成什么了?”

    沐元瑜也笑了,把包好的小猪儿交给张嬷嬷。

    张嬷嬷抱着孩子出去,两个做爹娘的大人目光不由都追着过去,直到见不到了,方收回来,相视一笑。

    “殿下好点了吗?”

    沐元瑜目光转到朱谨深被绒毯盖住的部位。

    “好多了。”

    沐元瑜伸手想掀了看看,被朱谨深使力压住:“没什么好看的,结起疤痕来,渗人得很。”

    他眉头皱起来,一副自己就很嫌弃的模样。

    沐元瑜也不坚持了,收回手笑道:“过了这一回,再多来两回,以后就适应下来,不会这么容易伤着了——不过这种苦头殿下犯不着挨,还是不要的好。”

    “你呢?”朱谨深问她,“你可以出门了?不用再养一阵子?”

    “不用不用,”沐元瑜连忙摇头,“我现在养得比先还有精神呢,闷了一个月,人都要闷傻了,我早想出来了,哪里还要再养。”

    朱谨深只是不太放心,又打量了一下她,沐元瑜换了女装,虽是同样的一个人,他看她没来由就是多了两分柔弱,况且他自己的亲娘就是生他时没了去的,对他来说,生产着实是件险极了的事,所以他在京里时才那样不安定,百般想来陪着。

    但见她态度实在坚决,从外表上看又确实很好,方不提了,转而说起正事来,道:“我听你母亲说,这里现在的形势还好。”

    沐元瑜点头:“父王已经率领大军打过喀儿湖了,只是暹罗蛮横,败了一仗后不肯投降,仍在沿途不断伏兵骚扰。”

    “我见了沐王爷寄回来的战报,正是这么说,这里的布政使差不多也是这个口声。”

    沐元瑜忙道:“殿下见本地的官员了?”怪不得这些天没有去看她,说是在外院养伤,原也没有闲着。

    朱谨深颌首:“他们知道我来,来拜见我,问候了皇爷的龙体,也想打听一下京里的政策。”

    “瑜儿,”他目视着沐元瑜,眼神温柔安抚,“有件事,我还没有告诉你,你听了不要着急。”

    沐元瑜:“……什、什么事?”

    她有点晃神,这是朱谨深头一遭叫她的小名,大概是到了这里来,听她母妃一口一个这么叫她,就跟着学起来了。

    这小名自然不算稀奇,不过从他嘴里叫出来,就有一点说不出来的意味了,好像她到他面前真成了个小姑娘似的——虽然她本来就是。

    “瓦剌兵临大同,雄兵列阵,皇爷无法向云南分兵,已派出的五万兵马也不得不召回去。所以,不会有援兵来了。”朱谨深低沉着声音道,“只有我来。”

    沐元瑜脸色变了。

    她确实还不知道这件事。

    朱谨深跑得比官方的驿传系统来得快,他带来的兵倒是都知道,但她关在荣正堂里坐月子,又见不着。

    “母妃知道吗?”

    “我告诉了你母亲。”

    朱谨深伸手拉她,“别急,我听说月子要好好做,不能操心烦神,你母亲也是这个意思,才瞒了你几日。”

    沐元瑜懂了,朱谨深先前不来见她,也有这个缘故在,他要是来了,她不可能不问他所遣援兵的事,他不想将没有援兵的坏消息告诉她,所以才回避了。

    她定了定神,朱谨深跟她母妃是好意,她在月子里就是知道了,没援兵就是没援兵,除了干着急影响身体,也做不了什么。

    “大同是怎么回事?那边是最重要的一个边镇,驻兵最多,瓦剌常去侵扰不错,但大举来犯近二十年都没有过吧?”

    这些边镇长期受到关外蛮夷骚扰,草原上的势力特别喜欢秋收时过来祸害粮食,但通常都是劫掠一把就走,真以一种要攻城略地的方式就罕见了,因为边军也不是吃素的。

    朱谨深道:“据我与皇爷推测,恐怕跟扰乱暹罗的余孽分支脱不了关系,这两支余孽勾结起来,一南一北,先后发动,朝廷若救云南,则腹心危矣,若不救,则云南难测。这一道难题的出现若说只是巧合,就未免太巧了。”

    沐元瑜认真想了一会,觉得这个时间线好像不太对:“皇爷已派出的兵马还能有时间召回去?瓦剌何不再等一等,索性等给我们的五万兵马抵达云南加入战局,回撤不了,再入侵不更合他们的算计吗?”

    “这应该是他们原本的计划,但现在实施,意义不大了。”朱谨深解释,“云南的形势,没有他们预计的那么坏。我揣测他们的本意,将柳夫人作为最重要的棋子安插进你们府中,借由柳夫人之子,无论能不能得到沐氏的势力,起码能将南疆搅得大乱,而后暹罗连同东蛮牛于此时进攻,趁乱而占。”

    “这个最坏的局势下,五万兵马是不够的,皇爷要救云南,不但要派兵,还要增兵,无论从边镇还是京营抽调,都会导致京师及周边防护力量不足,瓦剌若于那时进犯——”他止住话音,笑了笑,“所以,无需害怕,余孽在南疆的阴谋没有得逞,暹罗被却于边

    分卷阅读273

    -

章节目录

王女韶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溪畔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溪畔茶并收藏王女韶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