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撞桃花 作者:楚清明

    分卷阅读3

    河而上,得好些日子才能转入广济渠,从广济渠才能至长安,这么算下来,的确还长着呢。

    就算有殷远从旁调理,这段路程对他来说也不是件轻松的事,于是沈瑜只能作罢,乖乖呆在船上休息。

    到傍晚时分,祈蓝到房中寻他,说他家公子有请。

    沈瑜休息一日心情正好,听了这话,知道多半是殷远的槐花饭食弄好了,便略作收拾,随祈蓝去了他那里。

    远远就闻着香气,与他记忆中并不相同,却一般勾人。沈瑜心中如猫抓,简直迫不及待,不由便加快步子。

    进了房,还未说话,就听殷远到:“且少坐,就快好了。”

    沈瑜见桌上摆着个玉盆,不知作何用;还有一铜炉子,其上放置着一个较深的陶器罐子,不知正煨着什么,弄得满室皆香;还有四五个细碟子,满满摆了半桌。

    他对殷远所作之事有些好奇,便没有到一旁坐下,而是凑到殷远身边看他动作。

    玉盆中有小半盆晶莹剔透的冰块,其中整整齐齐摆着细长如发丝的碧绿色面条,忍不住出声叹道:“这么多冰,殷远,你好大手笔啊!”

    “做‘槐叶冷淘’,没有冰可不行,幸好宇青弄了些。”殷远道。

    ‘槐叶冷淘’是近年来京中流行的食物,沈瑜有所耳闻,却一直无缘尝试。

    此番见玉盆中之物,心想大概便槐叶汁和的面,登时来了精神,只是不知后面要怎么办,于是看向殷远。

    后者只对他一笑:“你今日可有福了。”

    沈瑜再问,殷远却笑而不语,十分神秘,弄得他更是心痒难耐。

    片刻后,殷远伸手悬于陶罐上方试了试温度,便揭开盖子。

    霎时间,热气扑面而来。

    沈瑜只觉得这味道极为鲜美,但奇就奇在,叫他说到底是什么味儿却又说不出来。不是鸡,也不是牛,更不是羊汤,是一种他从来没闻过的味道,就一个字——鲜!于是他不禁凑近闻了个够。

    “这到底是什么汤?这般美味。”沈瑜半是感慨半是疑惑。

    殷远终于不再卖关子,笑道:“淮水有种鱼,名为银米,身长不过寸,极难捕捞。世人都嫌其小而无肉,却不知其味鲜美至极,用来做汤再好不过。”

    沈瑜见那汤颜色白如牛乳,上面飘着极细的笋丝与火腿片,只是却不见殷远所说的“银米”,便问出声。

    殷远解释说:“这汤慢火熬了半日,早就化了。”

    他一边说一边动作流畅地盛了鱼汤在青瓷碗中,细腻青莹的釉色配上乳白色的鱼汤、嫩黄的笋丝与暗红的火腿片,煞是好看。

    接着他用筷子捞起玉盆里已经冰好的槐叶面,放到碗中,手腕一抖,面丝便如游鱼一般散开在汤中,顺着碗中波纹微微荡漾着。

    随后又从小碟子中挑些切得细细的葱花茵陈等配料撒到碗中,递给沈瑜。

    沈瑜已经看呆了,接过吃了一口,立刻睁大了眼睛,话都说不出来。

    笋丝脆嫩,火腿薄如蝉翼,二者交融在汤中,恰巧将“银米”之鲜味激发到至极,而又不会因为味道太重抢了风头。

    而汤中葱花茵陈等物,碧如玉碎,气味甚为芳洁。

    第一口咽下,沈瑜便捧着碗看来看去,一副舍不得下嘴的模样。

    殷远笑道:‘银米’离开淮水一日便死,此次得了鲜活之物做汤,也算难得了。”

    说着他又盛了一碗,摆在自己面前,对祈蓝道:“剩下的你拿出去,跟宇青分食吧。”

    祈蓝抿嘴笑吟吟应了,寻了个大食盒将众物都装进去,收拾好桌子,拎着退了出去。

    “你对他们倒好。”沈瑜感叹,不说‘银米’如何难得,光是用来冰面的小半盆冰块,都是很奢侈的东西了。

    殷远行事如此,叫他觉得此人当真是不拘小节。

    殷远不在意地一笑,说:“吃面吧。”

    其实殷远有个不低的身份,只是在这身家背景面前,他的兴趣爱好越发显得不上台面,没少被父亲冷眼,兄弟明里暗里嘲笑。

    而祈蓝宇青自小跟着他,不管别人如何冷言冷语,都始终如一,如此下来,情分自然不比旁人。

    不过这些话,没必要对沈瑜讲。虽然一路颇为投缘,但说到底,也只是萍水相逢的朋友罢了,等到了长安还不知前路如何呢!

    沈瑜本就是个万事不上心的,见殷远不欲多言,便不在意,低头吃面。

    此中滋味自不必说,沈瑜连汤都喝了个干净,放下碗筷道:“我服了,这槐叶冷淘果然不比寻常,难怪有诗道‘劝人投此珠’。”

    沈瑜所说是杜子美的《槐叶冷淘》,全诗为: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正是称赞槐叶冷淘令人食之忘忧,请人品尝如同以珠相赠,赞誉之盛可谓不吝笔墨。

    殷远见沈瑜提到此诗,解释道:“诗中所言是冷食,不过你身体有恙,冷食恐不妥;正好得了'银米',我便索性略作改动。”

    沈瑜点头:“你费心了,只可惜了那些冰。”他还惦记着。

    时值春末夏初,冰块储存到此时,已是奢侈之物,那小半盆大概也要费不少银子。

    且面刚冰好,又放进热汤中,岂不浪费。

    “话不能这样说,”殷远明白沈瑜的意思,摇头,“煮好的面立刻投进冰中,遇冷,则更为劲道。此时再加热汤,滋味自然不同。”

    沈瑜细想刚才所食,面虽极细,却不软不断,看来殷远之言是有些道理的,便释怀了,转而问道:“槐叶冷淘,想必是槐叶入面?”

    “不错,”殷远笑道,“此淘夏日最宜。采槐叶之高秀者,以石磨研出绿汁,用此汁和面,反复揉搦。待面团光滑时擀薄,切成长缕,急火沸水煮制而成,再放入冰中浸凉。”

    见沈瑜听得认真,一副感兴趣的模样,便继续道:“汤倒是普通,不过是鲜笋切丝,云腿片成薄片,慢火煨制。如此鲜香,多是沾了'银米'的光罢。”

    听他说完,沈瑜叹道:“我向来自诩风流,如今只能自叹不如。殷远,我是托你的福了。”

    “这还不算,你可听过'红丝馎饦'?”殷

    分卷阅读3

    -

章节目录

五谷撞桃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楚清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楚清明并收藏五谷撞桃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