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春纤 作者:六月泽芝

    分卷阅读260

    夏金桂见着也是无法,竟渐渐积下一肚子恼火来。

    偏这会儿薛家许是因香菱之故,沾了十分的喜气。

    头一桩,宝琴的婚事已是说定。却是那柳家十分情愿,特特登门与宝琴之母江氏定了日子,正在明岁科考之后,不论如何立时三媒六聘。江氏见其十分殷切,又言语周全妥帖,且早前不知或托人,或使仆妇人等打探了多少回,都说这柳家十分妥当,自是情愿。

    而这些,她皆是打发人送信道明。至如柳知清那儿,自有其父母使人送信,且他从此而后,三不五日便打发人送些小物件,或邀薛蝌小聚,极是用心。至如旁的时候,他又用心攻读,再稳妥不过。

    宝琴自也渐生欢喜。

    而后,王夫人又使人将薛姨妈请去说话,不是旁的,说的正是宝钗的婚事已是有了眉目:“太妃果真留心在意,虽不曾亲自做媒,到底开了金口,与宝丫头牵了一件好姻缘。”

    薛姨妈闻说,忙问何人。

    王夫人笑着吃了一口茶,眉眼皆是舒展开来,细细道:“头前我挑了许久,总也不如意,不是为了旁的,如今的好儿郎,除却二三个读书的,也唯有疆场上头扬名,未曾回京。现因着圣上圣明,边塞击退敌酋,一干旧族子弟皆回来了。里头景乡伯的次子韩真,现今已是五品官,待得圣上赏赐,又有军功,怕不得又要往上升呢。太妃所牵的姻缘,正落在他身上。”

    第一百九十八章 莽薛蟠无意破姻缘

    薛姨妈闻说, 心里已有六分意动,只因素日极重宝钗, 方不肯轻易应许, 口里道:“这听得是很好, 可宝丫头的大事,我必得仔细方能放心。”

    “这我自然明白。休说你, 就是我也满心如此,早使人打探了的。”王夫人满脸含笑, 细细将头前打探的种种道明:“到底是旧人家,韩家原也与我们有些往来的, 门风根底不必说,总还有跟脚的, 且不必细说。至如那韩真久未娶亲,也是有缘故的。到底是一句话——浪子回头金不换。先前他并非嫡长, 原不能袭爵, 又生得俊俏能言语,因被长辈宠溺,不免有些浪荡,很有几年就挂个闲职,不做正经事。长辈又爱重, 两头交加, 娶亲上头不免有些轻不得重不得。磨了好几年,旁人不曾言语,他许是年岁渐长, 倒是自个儿明白起来,迥然变了一个人,读书习武,十分用心。起头从文,渐次中了秀才,原已是举业了的,已是难得。不想后头他又赴边疆,不出两年,便累功为五品武官。如今又提拔回京,自然另有恩赏。”

    这一番话倒也原委明白,薛姨妈一听便知这着实用心过了的,她心底一松,更觉这一桩姻缘合宜,倒真真儿有些天缘注定的意思。因而,薛姨妈面上也带出笑意来,口里道:“这般说来,倒与宝丫头有些合宜,只一时半日的,我心里还不能拿定,总要与蟠儿说一说才是。”

    王夫人点头称是:“正是,蟠儿是宝丫头的正经兄弟,长兄为父,总也要他知道的。再有,这韩真如今虽说得好,可一些儿根底尚未打探明白,也须时日。就这些都不论,也万没有他们一提,我们便应承的道理——女孩儿家,最是要矜持尊重。”

    薛姨妈听得连连点头:“是,我也这么想。这原是一辈子的大事,可不能轻忽。”

    由此说定,薛姨妈回去后便将里头种种先说与薛蟠。

    那薛蟠听得说已是二十二,又是年尾,便有些嫌弃:“他大了四岁,年龄不配,又在边疆做官,妹妹真要嫁过去,又离着我们远了。”因此连连摇头,很是不愿。

    “年岁略大了一点儿,可若是八字合意,原也不是什么大事,正能知冷知热。”薛姨妈倒有几分不以为意,只说及女儿日后远离,方有些心疼:“至于离着远了,我的儿,这为官做宰的,就是现成给你妹妹配了京官,一年半载离京也是常有的。倒不如这韩家的,到底根基在京中,三两年历练回来,倒还能安安稳稳在京中做官。”

    薛蟠听是如此,方有些悻悻然道:“妈这么说,我还能说什么?突然就出来这么个人,我还不知道,就要把妹妹嫁了去……”薛姨妈听了这话,不觉笑道:“又是浑说,你们兄妹情分好,难道我就不疼你妹妹?如今不过听了有这么个人,方说与你商议商议。如今且还没将那韩真的底细打探明白,哪能就嫁了你妹妹?就算万事顺遂,这一年半载的,也万万不能成的。”

    “总要再打听打听,没得有什么不好,耽误了妹妹。”饶是如此,薛蟠仍有几分不足。在他眼里,自家富贵不说,妹妹薛宝钗更是挑不出一丝儿不好,样样都齐整,等闲的谁个能匹配?自然要细细挑拣。

    薛姨妈也存有这般心思,当即点头道:“这是自然,万不能耽误了她。”由此说定,必要细细打探。而另外一面,韩家夫人也正与儿子细细言语,不外乎端雅涵养,容貌才识云云,又道:“也是太妃一日说起来,我方知道这么个人,也是使人细细打探过的,再没一丝儿不好。只她家兄弟有些纨绔,现今倒也正经做起生意来,原又是官商,想来嫁妆必是丰厚。至如旁的,你原在外头做官,正要个精细明白能管束的人。”

    韩真心里也明白,自家如今渐次起来,为这兄弟和睦,妻房若是太富贵反倒不美。这薛家女己身出众,又舍了贵取了富,原与自己也合宜。就是父母眼里,有这么个能管家理事的贤良人,日后督促上进,总也比旁的好。再有,自己如今年岁,又沾了血腥,一时半日的,哪儿能立时寻一个样样妥帖的?

    想到这里,他自家也点了头,应道:“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他家应诺,倒是早早处置了才是。”韩母便笑道:“不说咱们这样的人家,万没有仓促的。就是那薛家,原也是紫薇舍人之后,总是旧人家,哪儿能立时应诺,倒失了女儿家的脸面。想来这一二月能有八分说定,已是极快的了。你在京中总也有二三月,待得事儿说准,明岁再娶妻,方是正经。”

    韩真想着自家婚嫁等事,果真如此,虽是心里有些焦急,到底强争不得,悻悻然应了下来。待得后头自家出去,往各处应酬走动,暂且不提。

    只两头皆使人再三细细打探,见着诸事皆妥当,且薛姨妈并那韩家夫人也见了面,略略说了两句,虽未十分说准,心里已是有了六分意动。因着如此,薛姨妈回头方将这里头的事细细说与宝钗:“虽说女孩儿家须得矜持珍重,本不该与你说这样的话。但头前琴儿的事你也见着了,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必要称心如意方好。且你素日是个聪敏细致的,万一有我想不到的,你自家瞧出来,总也是好的。”

    宝钗原要避开的,听是如此,方坐

    分卷阅读260

    -

章节目录

(红楼同人)红楼春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六月泽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六月泽芝并收藏(红楼同人)红楼春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