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春纤 作者:六月泽芝

    分卷阅读267

    不必提,只现在如何?”贾珍听了,只得叹道:“老太太,既是如此,旁的倒都罢了,只娘娘怕是心里难过,必要进去劝说两句才是紧要。”

    这话正是贾母心中所想,她点一点头,道:“今日必是不能了,后头好生寻一条道儿,总要见一见娘娘。她虽位份尊贵,又心底极明白有福气的,到底年轻,若是伤心过度,边上又没个知冷知热的人劝慰……唉,若是能让娘娘好好儿的,便折了我十年福寿也还罢了。我这么个老东西,便闭了眼又如何。”

    贾琏忙道:“老太太万不能说这样的话,娘娘听见了,只怕更要伤心。您长命百岁的,娘娘在宫中才能安心。”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再有,在家里说一句造次的话,娘娘年轻,说不得儿女缘分还在后头呢。”

    这些都是贾母想到的,但她听在耳里也心中舒畅了三分,因道:“也罢了。如今还能如何。只不过好生宽慰娘娘,再瞧着日后罢。”

    如此计议已定,不想贾府尚未使力,那边圣上便额外怜惜元春,特特颁旨,令贾母并王夫人入内探视。这一番恩典颁下,贾府上下便于愁云苦雾之中得了甘霖一般,虽犹不见笑颜,到底心里宽慰了三分。贾母更道:“圣上这等恩德,我等还怕甚么?这一片心意,就是娘娘也须得感佩的。”

    王夫人原是这两日熬得双眼通红,面色惨白,此时却似得了仙丹,不消强撑着,自内里便生出一股气力,面上也泛起一片潮红:“正是,有这一番心意,比旁的强出十倍。”口里这么说,但想着女儿好不容易方养了这么个孩儿,又觉口中苦涩起来。

    贾母见她神情似喜似愁,本是扯起了嘴角,偏又眼里含泪,便有些担忧:“你这么个样子,到了里头可教娘娘怎么办?我们过去,原要宽慰娘娘的心,且瞧着日后的。还不快些回去,好生歇息,也将养将养精神,免得明日过去,娘娘瞧见了又平添一件心事。”

    “是。”王夫人知道这是正理,也不愿女儿再生忧愁,忙拭了拭眼角,回去便令熬了燕窝粥,又吩咐晚上炖点子参汤,明早立时要用的:“多预备一点子。”

    由此,待得翌日,贾母并王夫人便往宫中去。元春早知道这事,也是令抱琴与自己梳洗妆扮,唯恐形容憔悴,越发教尊长担忧。抱琴却先不动手,只长叹道:“娘娘,您这几日不曾沾米粥,就昨儿听到消息,吃了小半碗米汤。现今便十分妆容,怕也遮掩不过呢。何况老太太、太太自来极疼娘娘的,眼珠子一般,从来留心在意。您要是念着老太太、太太并老爷,日后好生将养,善自保重,才是正经的道理。”

    元春不觉满眼含泪,半支起身子奄奄着道:“我如何不知这么个理儿?只旁人不知,难道你还不知道,这个孩儿我是如何用心留意,方养住了他。现今却忽而没了,我怎能平心静气,依旧如故?”

    “娘娘,您这样也只苦了您自个儿啊。”抱琴原是极忠心的,见她如此,也不由又泪湿两颊,哭道:“就是哥儿在九泉之下瞧着,母子连心,怕也是要难过的。再有,老太太、太太眼珠子似得疼您,这会儿再见着您这样,又怎能放心?只为了这么些人,您也要好起来!”

    元春怔怔听了半日,原觉得这几日已是哭干了眼泪的,这会儿却又滚下两行泪珠儿,口里含糊说了两句。抱琴原紧靠着她,却也听不分明,待要细问,那边元春已是回过神来,抬头道:“你说的是,再如何也要打起精神了。你到小厨房说一句,今儿开始每日与我炖一碗燕窝粥,三餐两点都要素净好克化的。”

    听到这话,抱琴忙拭去泪珠,连声应下,又重寻了胭脂水米分与元春妆扮。待得用了午饭,元春又将早备下的参汤一口喝下,抱琴瞧在眼里,喜在心中,待得贾母、王夫人过来,她面上也比头前和缓了三分。贾母原是老于世道的,一眼瞧出,心里便宽慰了些,只在宫中行走,唯恐出甚么差池,方不曾言语。

    待入了殿内,贾母便往问道:“娘娘如何?”王夫人已是殷切看过去。抱琴便将这几日光景提了两句,又道:“今儿想是因为老太太、太太探视,娘娘缓了一缓,倒比头前好些儿。方才用了半碗多的米粥,一小盅参汤,夹了两筷子素菜,瞧着比头前精神了好些。”

    王夫人听到前头,已是不由红了双眼,待听说这样才是好了些,不觉哽咽了两声:“娘娘,她这般自苦……”说到这里,后头她却只能呜咽两声,竟说不下去了。贾母见状,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因道:“娘娘已是好了,你这般模样,倒又要招她伤心。”

    王夫人忙垂头拭泪,可到了内里,见着元春憔悴支离的模样儿,她又如何忍得住,当即滚下两行泪,扑上来心肝肉儿地大哭了起来。贾母也是伤心不已,依着她素日的精明老练,这会儿也忘了尊卑,不住口地嘱咐叮咛,苦劝她好生保养。元春瞧着这光景,一发难过,只垂泪道:“原我的不是,竟叫尊长担忧。如今我也是明白过来了,万事皆是命中注定,强争不得。既我没福气养我那无缘的孩儿,再要伤心,倒叫他去得不安宁。再有家里也担心,便是圣上也不免更加难过。如此又是何必,没得倒折了福寿。”

    她说得明明白白,又已是愿意将养珍重,贾母并王夫人自然宽慰了些,又将头前便细想过的种种言语,一一说来劝慰,无外乎往事已矣,且看日后这个八个字罢了。元春自是一一应承,言语形容与往昔竟无二致。见着如此,贾母并王夫人必要离去时,虽万般担忧,千般不舍,到底不似头前忧愁得白日无心吃食,夜里辗转反侧。

    回府里后,两人竟都好生睡了一日。

    而待得她们醒来,自迎春起,连着黛玉、湘云等皆又要过府探望。不为旁的,只因元春于贾府的紧要,她们皆心中明白,如今生出这等事,她们又担忧贾母年迈,便要过来探视。

    贾母也心里明白,只旁人也还罢了,湘云先前因为夫婿卫若兰之事,差点儿小月,现今又要过来,她不免担忧,因道:“这是她们心里挂念,过来一趟也还罢了。只云丫头是双身子,头前又有些不好,如今好好养胎才是紧要。”

    第二百零四章 叹悲喜一线逢生机

    贾母一片怜爱之心,湘云却还是强撑着来了。黛玉等人见着他形容清减,虽两颊犹有些儿红晕,却实比不得头前康健,忙令她靠在榻上安歇,犹有贾母且叹且怜:“你一片赤忱,我们原是尽知的,只如今身子不好,何苦赶来?原是极亲近的,不差这一时半日的,倒显得生分。再有,你若有什么不好,我们心里又添一件心事。就是娘娘知道了,怕也伤心。”

    “我原是好了,又是这样的大事,怎能不过来一

    分卷阅读267

    -

章节目录

(红楼同人)红楼春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六月泽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六月泽芝并收藏(红楼同人)红楼春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