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类到忠犬进化史 作者:秦皇

    分卷阅读12

    次大姐一定带你去好不好?而且小石头也要留下来,如果他醒了你也不在的话,他会哭的。虎子帮大姐照看小石头好不好?”

    虎子极力掩饰了自己的失望,乖巧的点头道,“我会照看好小石头的。”

    沈秋继续摸摸他的脑袋笑道,“回来大姐给你买糖吃。”

    “不用吃糖,大姐,你记得买小鸡。”虎子眼神亮亮的。

    “……”这对小鸡的执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放下。

    大约走了一刻多钟,三人就到了李守贵家,这时天色已经放亮,李家人脸上满是喜色。

    桂花婶看见沈秋进来,高兴的招呼道,“秋丫头来了,快进来。”见沈秋疑惑,笑呵呵的解释道,“昨天大夫来看过,你水娟嫂子有了。”

    沈秋看向水娟,就见她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了头,沈秋不由笑道,“恭喜柱子哥和水娟嫂子了。”

    因为水娟临时诊出有孕,家里人不放心她去集市,柱子也留在家里照看水娟正好沈秋就把小石头和虎子一并交给他们。

    沈秋坐在牛车上,好奇的看着那个跟在车后面奔跑的少年,这少年好像比她大一岁,是柱子的弟弟栓子。

    桂花婶见沈秋看向栓子,笑骂道,“别理那臭小子,说是要加入白家军的飞鹰骑,练身体呢?”

    沈秋微微一愣,随即笑了起来。这个她倒是知道,要说飞鹰骑,就要先说一说白家军,在小沈秋的记忆中,在这边城,大将军白启济的名字可以说是妇孺皆知。李家湾为什么外姓人多?其实不仅是李家湾,东西紧邻的几个村子外姓人都多,就是因为边城常常打仗,前线的人逃难逃过来,李家湾因紧靠英雄山这座天险,受到的冲击少很多,所以多年下来,这村里的人杂姓就多起来了。

    祖皇帝晚年的时候雄心不再,只贪图享乐,所以朝政多有敷衍,都是能不麻烦就不麻烦,因此对于边关蛮夷的壮大并不关心,等到泽棘族一统草原,整顿兵马打过来的时候,被酒色掏空的身子再加上年事已高,惊怒之下,竟然一命呜呼,先皇在一阵兵荒马乱中登基,好在祖皇帝年轻时还有一番作为,能臣良将不缺,先皇就派了武将出身的敬国公来镇守边关。

    当时兵强马壮的泽棘兵气势冲天,锐不可挡,大云朝的兵很是吃了苦头。好在当时的老敬国公才干还算出色,怀揣着一颗忠君爱国的心,兢兢业业的守了十年,终是没让泽棘族讨到什么便宜。

    后来老敬国公世子白启济青出于蓝,是个难得的将才,十五岁就上了战场,二十岁被封为镇西将军,打得泽棘兵落花流水,从此白家军胜多输少。

    待到又打了三四年,终于打得泽棘族放弃了吞并大云朝这种不靠谱的野心,只求每年过冬前过来打几阵秋风,能渡过一个富足的冬天就好。

    打仗的地方从来不缺战功,尤其泽棘族算得上是大云朝开国以来最强的劲敌,敬国公府一时风头无两,再加上白启济又娶了盛玥大长公主的女儿崇阳郡主,引起了先帝的忌惮。

    多疑是皇帝的通病,何况先皇登基的时机不好,让敬国公捞足了好处,尤其在边关,百姓大有只知敬国公不知皇上的意思,先皇怎能容忍,边境稍稳就将敬国公一家召回。

    远在京城的先皇觉得泽棘族打个秋风不算大事,可苦了边关百姓,官员变动少不得有些龌龊,虽说伤不了军队的根基,但总归还是影响不小,泽棘族占不了大便宜,但那些小便宜对边关百姓来说也是性命攸关,每年都有在泽棘族扫荡中死去的百姓,更有不少人背井离乡,迁往他地。

    直到三年前新帝登基,已经成为敬国公的白启济再次被派到边关,白家军再次大展神威,泽棘族便再也没有讨到过半分好处,去年甚至都没有踏进过大云朝一步,百姓少有伤亡,所以边关百姓对白家军十分敬重。

    不过年年打仗的结果就是年年要争兵役,边关男儿首当其冲,好在新帝对边关将士还算厚待,再加上常常的胜仗,不缺战功,所以对于边关百姓们来说,主动加入白家军反而成为除了科举之外另一个光耀门楣的途径,甚至比读书更简单。当然,少年们可能想的更简单,他们只是凭着一腔热血想要做人人敬重的英雄而已。

    少年们都以能成为白家军的一员而自豪,不过白家军招兵很严格,并不是人人都能通过。

    尤其是飞鹰骑,飞鹰骑是大将军白启济的亲兵,是一支精英队伍,队员各个以一当十,十分厉害。在边关军人中的地位很高,所以要是谁家的孩子能成为飞鹰骑的一员,可比中了秀才还厉害。

    桂花婶见沈秋看着自己的小儿子,笑道,“不用理这臭小子,飞鹰骑哪是说进就能进的?听说能进去的都是有大本事的人,他能不能进得了白家军都是问题呢?他就是个倔脾气,就让他去碰碰南墙好了。”

    “哼!您等着,我一定能进去!”少年一边喘气一边不服的叫道,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样聊着,牛车上陆续在上人,走到村口的时候,牛车上就坐满了人,许桂花也和大家伙儿一起聊起来,沈秋静静看着跟在车后猛跑的少年,忽然有些恍惚,多么像当年,她坐在越野车的车顶上,看着那一群丫头跑的气喘吁吁,还不停的出言撩拨,把那群丫头气的七窍生烟……

    李家湾离清常镇不远,一行人坐着牛车半个时辰就到了,到了镇口,众人约好了一起回去的时间,就四下散了。李守贵有东西要卖,牵着牛去摆摊。沈秋则跟着许桂花去逛街。

    这是沈秋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出门,虽然新奇,但更多的是急于了解这个时代的信息。今天她拿了三两银子,也不知道够不够花,另外,还要看看有什么生计,毕竟这么坐吃山空不是办法。

    因为是秋后的大集,再加上今年丰收,家家都有些盈余,所以今天的集市格外热闹,沈秋跟在桂花婶身后,看着她买东西,讨价还价,也顺便了解这个时代的物价。

    一趟走下来,沈秋实在是佩服女人逛街的彪悍劲儿,桂花婶篮子里已经装满了家里要添置的各种东西,沈秋虽然有钱,但不太敢乱花,毕竟她要添的是大东西。只给两个小家伙买了几块饴糖,鉴于小石头最多只能舔几口,她又给小石头买了个小拨浪鼓,最后在桂花婶热情的建议,并代替她一通猛砍价之后,以五文钱的价格,买了一根缥色的发带和一个素色的头花。

    沈秋看着手中可爱的头花囧囧有神,这东西,打死她也不带。

    眼看着中午都过了,桂花婶又杀向镇南,李守贵在那里卖鸡蛋和竹编的篓子之类的玩意儿。沈秋终于在这边看到了杂货摊子,和摊主讨价还价后,以五十文的价格买了一个油灯和两壶油。

    沈秋总算知道为什么

    分卷阅读12

    -

章节目录

败类到忠犬进化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秦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皇并收藏败类到忠犬进化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