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类到忠犬进化史 作者:秦皇

    分卷阅读111

    将军回京时的场景还有不少人记得,那时候也少不得有几个将军,可那些基本上都是武将高门世家出身,身份地位在那里摆着,虽然传奇,但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这个秋将军却又不同,若只是农村丫头,武艺高强吧,还好说,无非就是膀大腰圆,性格憨直,天生神力什么的,做一员猛将也不是不可能,但她偏偏还用兵如神,从来不吃亏,大家脑补来了一下,一个膀大腰圆的天生神力的女人,长一张精明狐狸脸?怎么想都觉得违和。

    然后就衍生出无数的猜测:人家也许不是膀大腰圆呢?也许不是天神神力呢?也许不是真的聪明而是单纯运气好呢,还有人为了拍朝廷的马屁说什么上天庇佑新皇,庇佑大云朝,所以看边关有难,派天女下凡协助,自然又有人猜其实是白大将军有本事,收服了个妖怪……

    这样的结果就是沈秋的形象在百姓眼中简直是五花八门,膀大腰圆的是一类,天女下凡的是一类,青面獠牙的凶将也是不能避免的……总结总结,能写出好几本传奇故事来。

    相对来说,敬国公世子白玉瑾就正常多了,而且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众人更关心的是他的婚事。

    边城五年的时间,敬国公世子已经从当初的风流少年成长为稳重可靠的大英雄。虽然离京时名声有损,但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包括那些遮掩真相的尘埃,如今想想,那不过是一个高门世家子的年少轻狂罢了,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就以谏议大夫家的嫡孙女为例,世子若好美色,他的未婚妻周绮南是京城名副其实的第一美人,何必去轻薄一个姿色顶多清秀的女子?若是世子是贪鲜风流,又怎么会前一天纳回府中,转天就奔赴边关?对她的不喜表现的如此明显,若说其中没有猫腻,谁信?

    再说当年口口声声对白世子品行质疑的周相,当年世子正是少年慕艾之时,未婚妻还是众人都羡慕的京城第一美人,莫名其妙的要退婚,谁能受得了呢?虽然作为小辈直接找上门去是不太好看,但完全可以理解不是么?用得着上纲上线拿什么好色风流,不尊长者的人品说事儿?

    生怕众人不知道似的大费周章的退了婚,之后也许是赌气,白世子很快就纳了谏议大夫家的嫡孙女柳茹,紧接着就去了边城。

    结果没多久新皇登基后的首次大选,周相就送女儿进了宫。虽然拿了女儿退婚心灰意冷为借口做遮羞布,但聪明人谁看不出来呢?

    如今可好,当年被退婚的少年成了炙手可热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而被寄予厚望的姑娘却嫁了个病怏怏的闲散王爷,不知道周相心里什么感受?

    周相什么感受?周相早就悔的肠子都青了。

    先皇多疑,他手中虽有大权,但也被掣肘的厉害,做任何事情都小心谨慎。因此当听说敬国公世子喜欢自己的姑娘,长公主来说项时,稍一权衡就答应了。

    在先皇的统治之下,其实没有谁真正的手握大权,所以先皇不待见敬国公,但又真正待见谁呢?唯有对大长公主这个亲姑姑还是尊敬的,而敬国公至少是个超品国公,这门第在京城也就只差皇家一筹了。

    只是没想到先皇走的那么突然,新皇登基时,周相就隐隐有些想法,尤其看到自己越来越出色的女儿,觉得她应该有更大的造化才对。

    不过那个时候他还没有什么后悔的意思,毕竟新皇才刚刚登基,因为之前先皇十分多疑,这位做太子之时似乎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脾气,所以新皇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还不知道,万一跟先皇学个十成十,那还是算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连累的全家都掉脑袋了。

    不过当新皇展示出他的胸襟和才能时,周相就后悔了,好在老天也是站在他这边的,很快就让他抓住了机会。就算白玉瑾和皇帝是亲表哥又如何呢?皇帝虽然不在掣肘权臣,但对于敬国公这样威望甚高的军事世家肯定还是有所防备的,哪里会真的顾及对方呢?

    况且,周相对自己的女儿有十足的信心,相信只要她有机会见到皇帝,绝对不是问题。

    就算已经有了皇后也不惧,那是先皇为皇上选的小世家出身的姑娘,以她女儿的资质和手段,压过对方只是时间问题,只要受宠,皇后又算什么?

    当年的苏贵妃如今的苏太妃不就是现成的例子?要不是康王身体实在不行,现在的皇位还不一定谁来做呢。

    直到周绮南被指给康王上官逸为康王妃,周相才反应过来这一步棋可能走错了,心中如何懊悔就不用说了,不过还能勉强安慰自己,好歹也是个皇家,比发配到边疆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的敬国公总是强的。

    然而这次敬国公世子凯旋归来,周相再也无法自欺欺人了……

    如今家里有适龄女儿的人家,都在积极打听敬国公世子的情况,听说虽然刚到边城时荒唐过一段时间,如今却严谨自律,完全不近女色。高门世子,英俊潇洒又年轻有为,还成熟稳重严于律己,简直是模范夫婿的人选啊。一时间众人都十分很感谢周相当初的眼瞎,不然他们哪里来的机会呢?

    白玉瑾还不知道京城觊觎他的人已经能从城北排到城南了,就算知道了估计也只会觉得恼火,因为这只会妨碍他找媳妇罢了,他这未来媳妇已经够难搞了,竟然都不准备跟他回京城!

    这场大胜之后,边城安稳,白家军自然要班师回朝。军营中事情不少,能去京城的人毕竟是少数,有人要解甲归田,还要有驻兵留守。

    崇阳营自然也面临这种情况。军功从来都是人命换来的,白家军牺牲了几乎一半的人,平均水平最差的崇阳营走的人更多。和欢呼庆贺的百姓们不同,营中到处是麻木的脸和苍凉沉重的哀痛。

    沈秋回营之后,在帐中枯坐一晚,天亮时叫了孙露过来让她去清点人数和各自的意愿。

    第一次面临这样的生死大战,一些年纪大一些的女兵都有些心灰意冷,如今有了足够的立身之本,都准备离开回归正常的生活。

    当然还有一些人拼命至此,还是想挣一个前程,大家好歹一同出生入死,沈秋问清了她们的想法,想尽最大的努力帮她们实现目标,毕竟这是她们用命拼来的。

    更多的人想留守边关,其实对于她们来说,这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未来的几年边关会比较安稳,在这里能发挥她们更大的价值,到了京城,她们只会是一群异类,活的肯定没有在这里自在。

    沈秋是毫不犹豫准备留下的,就算这个时代相对宽容,能让她在军中有一席之地,但到底还是规矩严苛的皇权时代,看当初国公府丫鬟们的反应就知道了,京城肯定比边城规矩多多了。

    男人们去京城是升官发财的青云路,但对于她们这些

    分卷阅读111

    -

章节目录

败类到忠犬进化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秦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皇并收藏败类到忠犬进化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