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伴 作者:足履金靴

    分卷阅读85

    是这颜骋也是出尔反尔之辈,明明已经到了伊阙,却突然辞行了。”

    “辞行去了哪里?”颜沉着急地问。

    “这倒没说,不过听闻他往南方去了。”

    “南方?难道是楚国?”

    王孙却轻蔑地看过来,“不然南方还有哪里?我看是嫌我周国微小,突然想去郢都碰运气。你们颜家人怎都言而无信呢?”

    王孙却接下来的话颜沉没有听,他震惊于颜骋突然去了郢都。如果说他的这个决定,与在伊水楼的面谈无关,颜沉是不会相信的。

    颜骋,你为何要去楚国?难道就为见一见自己弟弟所爱的女子,然后再一次将她夺走吗!

    第61章 春梦

    秦魏两军甫一对阵, 魏军就表现出一种颓势。秦军则骁勇善战,人数又占多,把八万魏军节节击退。

    伊阙城中再不得安宁, 半月前还热闹非凡的街市已经萧条了, 街上行人越来越少,都拖家带口地逃入洛阳, 带去不安的情绪和恐怖的流言,把洛阳也染上一层惊悸的灰色。

    这日早朝时辰未到, 颜沉五人就来到宫城。朝堂前已经站满了卿大夫, 大家交头接耳, 忧心忡忡,没人留意到他们的到来。

    这样最好,比起被西周诸臣的故意刁难, 还是被视而不见来得清静。

    颜沉五人聚在一起,很想趁现在交流一下,但周围耳目太多,怕被听去故意曲解意图, 扣上一切莫须有的罪名。

    此刻五人的心思恐怕是一样的,对视过后俱是苦笑摇头,好在没站多会儿, 朝堂的门就开启了,西周君姬节已端坐在丹墀之上。

    群臣步入,齐聚殿下,拜舞起居毕。姬节询问伊阙的情况, 得到的答复比昨日更加不妙。姬节沉思不语,焦急之色溢于言表。

    安静了半晌,姬节突然抬头,瞪着下面同样沉默不语的卿大夫们厉声说道:“你们都哑了吗?就这样等着犬戎主攻入洛阳,落个跟镐京一个下场吗?”

    “大王,外臣颜沉还是主张阴合于赵。秦魏交战,魏军必败,伊阙失守,秦接下来必定攻周。如今秦王心思不在洛阳,不如趁机派说客赴邯郸阴合赵国,待秦军攻来,好替周国调停战事。”

    又是颜沉最先站出来。他从来不怕当出头鸟,一有想法就照说不误,何况他现在的目的就是要出人头地。

    然而又有人窃笑道:“周毗邻韩魏,关系不错,而且魏王已派了军队对阵秦军,不如就去魏国求援,何必跑那么远去赵国呢?”

    “就是,就是。韩国与那犬戎主也有冤仇,派说客去游说韩君调停才是上策嘛。”

    两句冷嘲热讽把台下卿大夫的情绪点燃了,纷纷奚落起东周来的五个臣子。

    姬节对颜沉的失信还是耿耿于怀,只瞟了他一眼,扭头问宫他道:“卿有何见地?”

    宫他是西周老臣,人望高,有贤名,对颜沉五人最为友善。他就站在最前面,被西周君点名后慢慢踱出,笔直挡在颜沉前头,说道:

    “原国恃秦而轻晋,秦因闹饥荒无暇顾及时,原被晋灭掉了。郑国恃魏而轻韩,魏攻蔡无暇顾及时,郑被韩灭了。邾莒亡于齐,陈蔡亡于楚,皆因恃援国而轻近敌。所以大王,现在周恃韩魏而轻秦,日后国恐伤矣。”

    “卿的意思寡人明白了,可这跟眼下的处境有何关系?”姬节问。

    “大王,周国阴合赵国既是先见,也是高见那。”宫他声音缓慢而用力,随便一句话就像至理名言。现在他这样一说,就等于把颜沉夸赞了一番。

    姬节还是云里雾里,皱起眉头,非常不情愿地看了颜沉一眼。

    颜沉觉察到了,毫不畏惧地开口说道:“秦军此役志在必得,若想禁秦攻周,莫若令秦魏交战。臣纵观大局,能让秦军战后屈服听令的强国,只有赵国。”

    “既然如此,更要联合韩魏两国了。”

    “韩魏不是不联合,而是等秦国攻下伊阙之后,周韩魏三国自然要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刘微说道。

    “所以这干邯郸何事?”西周诸臣仍旧锲而不舍地反对东周五臣。

    刘微叹了口气,诚恳说道:“周韩魏与秦交战,对谁最不利?对最弱小的周最不利。他秦王要攻中原,可以,但必须绕过我周国,直接与韩魏交战。能让秦国听令的,必须是个替周说话的强国,要他命令秦不准攻周。伊阙一战,魏军必败,败者如何做我靠山?还有那韩国,我就是从巩城来的,与韩打过无数交道,姬荡什么德行再清楚不过,指望不来。”

    刘微是东周五臣中最年长的,看事情很精准,但你不问他就不说。现在恐怕是被西周诸臣逼急了,所以才跳出来说话。

    等刘微说完,颜沉立刻接言道:“在大国中周旋保命,不就是周国的处世之道吗?我们阻止不了秦军,那就不管他要攻谁,只要不攻我就行。所以我阴合赵国,不是为调停这场战争,而是要让周在这场战争中保住性命!”

    姬节抬手制止住还要争论的卿大夫,他盯着一脸正气的颜沉,问道:“那你说说看,该怎样劝赵国帮助我呢?”

    “赵之上计,莫过于让秦魏再战。其好处有二,一可提高赵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二,韩赵魏有上党之争,秦魏开战,赵国就少了一个劲敌。”

    姬节点头,从锦垫上站了起来,追问道:“好处一怎么讲?”

    “秦先攻魏后攻周,必多伤。秦攻周若得,必不攻魏;攻周若不得,前有胜魏之劳,后有攻周之败,又必不攻魏。所以赵王不如禁秦攻周。赵国未受战争耗损,势力强大,以全赵之盛令秦止,秦不敢不听。”

    宫他十分赞同地点起头来,接言道:“秦去周,必复攻魏。魏若不能抵抗,也会求赵国讲和,如此一来赵国的地位又高了。若魏国不讲和,反求赵国支持,赵国的地位就会更加举足轻重。”

    姬节若有所思,慢慢坐了回去,朝堂复又安静下来。

    颜沉耐心等待着,对宫他的力挺感激不尽。回想前两天他们五人在朝堂中的孤军奋战,都能洒下几把辛酸泪了。

    姬节想好了,问宫他道:“据卿的说法,阴合赵国是重中之重。去邯郸游说赵王之人一定不得马虎,卿觉得应该用谁呢?”

    “王孙却。”宫他脱口而出。就是啊,既然是如此重大的任务,除了巧舌如簧的王孙却,还能有谁胜任得了呢?

    王孙却一日后出发邯郸。伊阙频传悲报,魏军危机,伊阙恐怕支持不久了。

    洛阳上空阴云不散,城内一片压抑,王宫里整日唇枪舌战,下朝后卿大夫们还要留在宫中轮流值守。

    这日,刘微和左沁替了颜沉的班,才让颜沉终于有了一下午的喘息时间。但还是闲不下来,因为要给巩城的东周公写信汇报

    分卷阅读85

    -

章节目录

船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足履金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足履金靴并收藏船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