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作者:我想吃肉

    分卷阅读419

    的了。

    颜神佑道:“这么道,每来一户,皆造册登记,配给口粮。原携的钱,许兑,每人限一陌钱。按丁给田,秋后收税,他们有牛的,什一而税,无牛的,唔……三七分罢。你去算一下,收支可否相抵,若不相抵,钱便不要兑了。有田,就行了!”

    方章得了这么个模楞两可的主意,整个人都不好。比颜神佑从李彦那里回来的时候还糟心,这算个什么事儿呢?

    颜神佑却是越说思路越开阔:“不对,丁男丁女一陌钱,孩童减半。再有授田,凡新来者,以户计,不劳动者不得食。授田数也要稍作变动,照这个,正好填了黄册,”这也是进行人口普查的一个好办法,“尔后征发便都有了依据了,今秋便可依此征税了。”

    方章道:“可是,先前是垦荒五年不征的。流亡之人,有几个有耕牛的?岂不是凡过来的,都要收重税了?”

    颜神佑道:“比他们在家乡之税如何?”看方章不说话了,才道,“垦荒令要暂止了,五年不收税,还要养这大半年,以后流民只会越来越多,再宽纵下去,州府总有一天吃不消。这事儿,我自与阿爹说去。也不叫他们过不下去,多的税,权作耕牛钱,他们买得起牛了,自然与旁人一样了。若只为流民,便要全州百姓跟着吃紧,你说划算不划算?”

    方章长叹一声:“是我想岔了。”

    颜神佑道:“能护得时,我自然想所有人都过得好。护不得时,少不得要权宜行事。”

    方章点了点头,他跑这一趟,除了得到一个“有钱就给兑,没钱就不认账,以前税收优惠现在不执行了”之外,啥都没有得到!只是铸币问题,渐成了颜神佑的一块心病,飞快写信给颜肃之,求指教,求想办法。

    ————————————————————————————————

    颜肃之回信很快,答曰:“不用着急,一时半会儿的用不上。乱起来的时候,有米、帛两样足矣。先以米、帛抵,钱不必铸。”乱世里,这两样最顶用了。复杂的东西,既然耗时费力还不好办,那就先不要了!等腾出手来再办!

    真是简单粗暴的中二作风!

    颜神佑收到了信,这才松了一口气。仔细想想,李彦说的,好像也是这么个意思?“有吃有穿,就不想乱。”神仙和中二病居然观点一致?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挠挠头,颜神佑自言自语道:“这是个什么意思?李神仙这是真的无私帮助了呀,不是打哑谜?”不解之下,又写信给颜肃之,如此这般,汇报了一下。

    很快,颜肃之回信:你太好运啦,老家伙居然开口给你支招了?

    颜神佑黑线。

    然而颜肃之又指出,此后政策便不要再多变了,朝令夕改,乃是为政之大忌。如今是不得已而为止,所以,那个税率,颜神佑要跟方章仔细算过了,再问问颜渊之等人,讨论一个以后无论涌进多少人来,都不必担心政府吃紧的数额,以为定制。

    颜神佑捧了颜肃之的信,把他吐槽李彦的那一段给裁掉了收起来,又向诸人展示了颜肃之的批复。方章此时转过了弯儿来,沮丧之意少了很多,又复振奋,讨论起事情来。

    最终,还是以颜神佑的意见为底稿,又添上了关于徭役、兵役等的规定。颜神佑暗道一声惭愧,徭役她还能想到,但是对于强制抽丁当兵这个,她是有一定抵触情绪的,是以不曾想到。

    于是又添了这些条款,核对之后,觉得再无疏漏了,才发给颜肃之去看。待颜肃之批复了,才命人发抄,张贴于各处关隘。

    忙完了这些,古工曹等人的家眷也陆续抵达了。令颜神佑意外的是,丁号的娘子是个不识字的妇人,据说嫁给丁号,乃是因为丁号他爹当年钻狗洞一路逃亡,遇到了丁号岳父。两人一路互相扶持,最后结了个儿女亲家。

    虽是个文盲,丁号这么多年也没把她教出来,然而行事却有章法。颜神佑是亲自出迎的,独丁家的行李分布有序,男女人口各自成列。不该说的,一字不说。因丁号不在,颜神佑又亲自送他们去分配给丁号的住宅里去。

    进得宅里,丁娘子就一句话:“去安放行李。”颜神佑投去一眼,就惊呆了,丁娘子等人,千里迢迢而来,除了铺盖衣服,什么金银细软也没有,只带了几车书来。纵有丁号书信嘱咐,事情也是主母在办,且看丁娘子的样子,是说话算数的主母。这样的女人,哪怕不识字,这见识也不会低的。

    是以丁娘子谦虚说:“我口拙,又不识字,有不周到的地方,小娘子海涵。”

    颜神佑是一点也不敢小看她的,郑重回礼,且邀她去家里见母亲。

    丁娘子痛快地答应了,颜神佑又命人送了柴米过来,好给丁家开伙,且记下要给他们家添置些日用生活品一类。

    颜神佑相伴丁娘子回府,一脚才踩进门里,阿竹就顾不得她正在忙,急匆匆来禀道:“南边有消息了。”

    丁娘子十分识趣,让到一边不说话。颜神佑看了舆部的消息:南蛮校尉身死,丁先生已安定局势。

    颜神佑笑对丁娘子道:“丁先生快回来啦。”

    作者有话要说:【1】榆荚钱是一种统称啦,其实在古代,货币主要是金、铜本位,汉代的五铢钱,说的就是它的重量就是五铢。榆荚钱不是按重量来的,可能上面打上“半两”其实连五铢都木有。可以视为滥发货币。

    古代也有很多造伪币的,就是掺假,该用铜的,掺点其他贱金属。

    假币的历史,真是……由来己久。

    当然,盗铸是犯法的。

    ☆、159·彻底当家了

    话说,颜神佑因丁号外出未归,亲自接待了丁号的家眷。觉出丁娘子身上自有不凡之处,当机立断,要与她多多相处。将人带回州府赴宴的当口儿,巧了,丁号有消息传来。

    颜神佑一看这小纸条,心里已经转了百八十个主意,面上却不显,十分和气地卖着萌,招呼着丁娘子去见姜氏。丁娘子固然精明,姜氏却也不是省油的灯,应付丁娘子还是绰绰有余的。以丁娘子这能干且明法度,姜氏想必也会欣赏她。到时候两人相得,也就没颜神佑什么事儿了。

    颜神佑微微一笑,很自然地扶了丁娘子一把,助她上了台阶,道:“家母早就盼着娘子来了。”

    姜氏降阶出迎,却是敬丁号的身份地位了。丁号未出仕时,便是经史名家,实是当得此礼的。

    两人客气了一回,姜氏也发现了,丁娘子不像是个斯文人,却实是个懂礼的人。姜氏便放下了心来,这事上不是没有名士老婆是泼妇这种事情的。万一自己倒霉遇上了,对她不礼貌,是打她丈夫的脸。对她礼貌了……是打自己的脸。如此

    分卷阅读419

    -

章节目录

诗酒趁年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我想吃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想吃肉并收藏诗酒趁年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