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你男人跑了 作者:兰拓

    分卷阅读88

    叨互相告别的国师夫夫,不由得恶向胆边生——

    “大人,咱们今夜还要赶到驿站歇脚呢……”该出发了!狗粮你们自己留着吃吧!苏大人在心里恶狠狠地补充道。

    “对对对!快点出发吧!下次再聊!”姚亦昕是吃过错过宿头的苦的,别以为在野外露营很美好,在野兽蛇虫出没、没有路灯的时空,但凡脑子没坑的,都不会想体验露营的感觉的。

    苏念白看了苏立春一眼,没有说话,拱手和姚亦昕告别:“箬青贤弟,后会有期!”

    姚亦昕机械地对着他拱了拱手,直到马车走出去很远,才想起来国师大人口中的“箬青贤弟”到底是个什么鬼。

    果然他这样俗气的人,根本就没必要取什么“字”,别说“字”了,到现在为止,他连“姚亦昕”这三个繁体字都写不利索呢。

    送走国师一行后,姚亦昕带着白十三和“食铺临时掌柜”黄耘,加班加点地开始忙碌着铺子开张的事宜。

    别看就这么一个卖快餐盒炒菜的小铺子,真要张罗起来,那事情还真是不少,大到食材香料的采买,小到锅碗瓢盆的挑选,连筷子是用竹子的还是木头的都要他来决定。

    将自己累得半死,姚亦昕觉得,自己实在不是做生意的材料,根本不耐烦管这些繁琐的事情,索性把店里的事情全部让黄耘操办,小事他自己做主,大事向白十三汇报,实在决定不了再来找他。

    当了甩手掌柜的姚亦昕,毫无负罪感地带着满满一大车新收来的番薯,晃晃悠悠地回了姚家村,准备做些红薯粉拿来做菜或者汤羹。

    红薯粉可是开店必备的食材,可以拿来做红薯肉羹,拿来当水淀粉做浇头,还可以拿来做捶肉、粉蒸肉……姚亦昕不由得感激地那个不识货的点心铺管事,要不是他将那位老人家赶出来,他去哪里收这么多红薯?

    做红薯粉的步骤其实比做红薯粉丝更简单,先将红薯洗干净切块,然后剁碎,上石磨磨成浆,反复淘洗,最后将乳白色的浆液放在一口大缸里,等到红薯粉都沉淀在底下之后,将凝结成面团状的红薯粉捞出来,沥干水分,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干后捏碎,就是红薯粉了。

    做粉丝的话,就要把这些做好的红薯粉再加水,和揉面一样揉成面团,再用一把漏勺做成粉丝。

    姚亦昕需要的只是红薯粉,所以下面的步骤就都可以省略掉了。

    花了两天时间,将带回来的几百斤红薯全部做成红薯粉,负责在铺子里监工的黄耘回来了,说是铺子里一切事物都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开门做生意了。

    这就要挑个黄道吉日了,别看事情不大,可关系到铺子运道的问题,黄耘根本没办法决定,还是要请姚亦昕这个主子定夺的。

    “我去请朱爷爷帮忙算一下,看最近可有什么好日子。”姚亦昕顺手从橱柜里端出来一叠五香花生米做诱饵,准备去去钓朱爷爷这条大鱼。

    要知道,这个时空一般都是巫医不分家的,很多名医、神医,通常也身兼巫医、巫人的职能,像朱爷爷这样的神医,请他帮忙算个黄道吉日,还不是手到擒来?

    果然,听说姚家在码头上的食铺要开张了,朱爷爷笑眯眯地收起五香花生米,从书房里取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随意翻了翻,指了指其中一处说道:“五日后,诸事皆宜,大吉!”

    妥了!

    五日后正好啊,距离中秋节还有十天左右,而且时间也不会太赶,他刚好有时间组织一次试菜,也看看铺子里几个新厨子的手艺如何,别的都好说,尤其是卤味,将来可是他们家的招牌菜,绝对要一炮打响才行!

    “十三,明天让人从庄子上抓三十只鸡鸭,蔬菜也采买一些送到铺子里去,咱们试菜去!对了,”姚亦昕突然不怀好意地笑了笑,“命人做些抽签的纸条儿,晚上吃完饭,让大伙儿都来试试手气,抽中的都可以跟咱们一起去铺子里试菜,吃到撑为止!”

    生活嘛,不搞点儿事情怎么会有趣呢?

    姚老板幸灾乐祸地摸了摸下巴。

    作者有话要说:  口水~昨晚忍不住在网上下单买了沙地红心番薯,看评论说巨甜的,没办法,老家的红薯还没挖,只能先网购解馋了(¯﹃¯)

    话说,现在红薯也好贵啊,包邮差不多四块多钱一斤,我们老家红薯上市的时候才八毛钱一斤┑( ̄Д  ̄)┍

    然后我家外婆还特别嫌弃地把小一点的红薯都剁碎了煮熟喂猪,我能说我每次闻到外婆煮猪食的时候都会流口水吗?满屋子的甜香啊(¯﹃¯)

    第57章 和离第57天

    现如今的姚家可算得上是“人丁兴旺”,光是老宅这边的主仆加在一起就有几十号人, 再加上住在庄子上的几十号人, 加在一起也有一百多人了,新开的食铺最多能容纳八十多人, 也就是说,试菜名额的抽签, 基本上中奖比例达到了一比一。

    晚上, 大伙儿排队打饭的时候, 每个人都去取筷子的地方顺便抽了签, 一个大大的竹筒,里面是一扎密密麻麻的竹签子, 抽到白板的就不能参加试菜,抽到竹签末端染了色的就可以去铺子里吃吃喝喝, 中奖的兴高采烈, 没抽到的垂头丧气, 心里却并没有多少抱怨。

    他们一路忍饥挨饿地流落江湖,如今能有姚家村这样一个吃饱穿暖、主人家又带人宽和的地方落脚, 就已经是祖上积德了,灵活机变如黄耘等, 已经在暗自谋划着攒钱开几亩山地, 就在这姚家村落户算了。

    反正他们老家就那几亩薄田, 连年干旱,送人也没人要,与其祖祖辈辈留在那里吃糠咽菜, 倒不如跟着少爷一门心思地伺候着,看看他们现在!

    每天吃的是敦实的杂粮馒头,一顿饭还有两个菜一个汤,顿顿管饱,隔几天少爷还给吃一次炖肉;穿的是不打补丁的棉布衣裳,住的是不漏雨不漏风的崭新的土瓦房,每天只需要把家里这点事情做好,主人家不打不骂,每个月还有月钱拿,天底下哪里能找得到这样的好人家?

    虽说还有些老人家念旧,想着等旱情缓解了就回家乡去,可是,跟着一起出来的年轻人,绝大多数还是想留在姚家的,别的不说,就一天三顿饭管饱,就让他们心里热乎乎的了,在家的时候,哪怕是过年,也不能说顿顿这样杂粮馒头管够啊,都是大小伙子

    分卷阅读88

    -

章节目录

国师你男人跑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兰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兰拓并收藏国师你男人跑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