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逆袭记 作者:百柏白稗

    分卷阅读225

    ,可领六部,不足入阁,我还不太信。现在看来,还是父皇有远见。陈家家风是真不行。”

    秦昭月便听出了弦外之音来,知道这陈行怕是入阁希望渺茫了。她微微一笑,附和道:“妾都要看不明白了,哪有陈夫人母女那般对自己人下手的。她陈四姑娘就是嫁不了谷涵,好好跟宁姑娘处好关系,不是也挺好?难道就是要占住那个位子才满足?陈夫人那正妻之位不是也这样来的吧?”秦昭月暗暗地上了个眼药。

    谁料周和璟竟说:“这件事朕还真听父皇说过,说是当年陈夫人便是靠些差不多的手段让陈行的发妻自请为妾,得了这正妻之位。她估计想在女儿身上故技重施吧。”周和璟摇摇头,“小聪明用久了,就当自己掌握大智慧了。”周和璟又重新拿起笔,翻过一篇,把本子递到秦昭月面前。“你来写。”

    秦昭月含笑接过毛笔,略一思索便在陈行事迹的最后一排写下:昔取杨氏女,二十余年家风败矣。

    写罢转头朝周和璟笑。

    周和璟看她写得还是含蓄,便接过她手里的笔,又添上了:妻杨氏及四女暗害情报系宁世安之遗女,竟只为夺夫。贻笑大方耳。已遭情报系反噬。

    秦昭月的目光在反噬二字上定了定,便指着这一页密密麻麻的事迹列目同周和璟期待地道:“父皇、皇上和妾的字迹都在这一页上了。不知道以后皇儿的字是不是也有幸能添上来。”

    周和璟露出微微笑意,把本子合上收进木匣子里,秦昭月拿着钥匙递给他。周和璟回道:“我们努力尽快生个太子,赶在陈行致仕前让他入学便是。”

    说罢锁了匣子收起来,拉了脸红的皇后去就寝。

    又过了几日,便是皇帝开始跟进士同进士们面谈人生理想的时刻。有了卢睿这个直升侍郎的榜样激励,许多人今次面谈都精心准备了自己的定国之策。

    谷涵是第一天第一个觐见的。

    照例这第一天觐见的除了前三甲便是皇上亲近和在意的人了。看下来都是谷涵熟人,范许刀段也。

    一人一个奏本,谁也没拉下,段臻便捅捅谷涵胳膊嬉皮笑脸问:“你这写的什么,给我们透透底嘛。”

    谷涵微笑着把自己的奏折往袖子里递了递:“不能说。”

    “神秘兮兮,这有什么不能说的,你不是第一个嘛,给我们透一下是哪方面的,免得重了嘛。我们几个可都互相透过底了,就你藏着掖着,这不够朋友了吧?”段臻拉了拉他袖管,四个人都围过来。

    谷涵还是神秘微笑,正要说话,那边已经有个公公过来,客客气气地同他说:“谷修撰,皇上请您进去。”

    谷涵跟余人略一作别,便随那公公进去。

    谷涵毕竟在皇帝面前当值过一些时候,二人并不陌生,进去之后周和璟先让他坐了。问了问他在翰林院待得如何,开不开心。谷涵说挺好的,待在翰林院一有空就翻旧资料学习,能帮他想通一些以前不太想得通的问题。

    二人聊了聊翰林院里的事,周和璟就知道谷涵还是想留在翰林院,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上科的裕远镜,有些脾气,周和璟一直怀疑他是因为考了状元后当值轮班位反而被探花的陈元晟抢了,才索性走的人。强扭的瓜不甜,谷涵要是待不住想走,他也不可能硬留,是吧。

    翰林院聊得差不多,周和璟又问了问他对现在朝政有什么见解。重点来了。近来陕地战事和交趾之事牵动许多人的神经,许多人都会提这方面的看法,但谷涵没打算说这两方面的事。他正色对曰:“恕臣直言,昔日新政被废,究其根本,便是毁在新律的仆役律法上。臣有一策,不必硬来,可于无形中瓦解世家的私兵奴仆。”

    周和璟微微睁大眼,直直看着谷涵,没有明确表态。不过他知道谷涵说得没错。外界对新政抨击得再厉害,他还是实施下去了,且卓有成效,所有的变数都是仆役法发布之后,就哪儿哪儿都不顺了。因为他步子迈太大,想一下子把世家们手里的兵权收回来。从前家丁私仆不能自行脱离主家,他给改了,利用仆役法直接把世家们蓄养的私仆兵丁们变成了可以自由流动甚至能给朝廷当兵的壮丁,这就触了所有世家的逆鳞,他周和璟便损兵折将,被墙倒众人推了。

    周和璟翻开奏折,只见这长长的奏折上第一页写着:以工瓦奴解家兵之策

    这以工瓦奴解家兵之策,实际上是说皇帝可以采用类似情报部的把控模式,用内帑进行管理和人事任免,用皇家的名义专门招一批精通商事的人才,令他们开办工场,并给予相应的朝廷官品。

    首先这就不需要内阁通过了,也不必被吏部户部扯皮左右了。皇帝可以自己全权控制谁上谁下,也可以避免以后出现什么问题反而被朝中别派官员侵占位置。先头的惠农商会就是全走的朝廷路线,户部主管,结果一被邹家的人翘走,不但先前的成果付之东流,还激起了陕地民变,闹成现在这个局面。

    陕地那个李大王对周和璟喊打喊杀的,登高一呼,从者甚众,邹家还好好的,甚至都没有浮出水面。

    周和璟看完奏折,想了半天,跟谷涵说:“若是弄得像招皇商,恐怕内帑得大量亏进去。”周和璟这么说不是没有缘由的,皇商卖给皇家的东西总是特别特别贵。

    谷涵回他:“皇上,皇商是向皇家特供的商人,外面说起来名头大,因此东西贵,主要卖给达官贵人。这些商官招起来,是要让他们自己办工场,卖东西给老百姓的,只要在创立之初便立足规矩,明确和皇商的不同,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周和璟又想了一会儿,问他:“你这里第三条说要和商户合股,现今市面上的大商户全都有商会共同把持市场,这一合,不就又让他们把持住了?”

    谷涵回道:“我们招商官,最后招出来精通商事的,多半也是商家出身,这无法避免,那就只能接受。臣在江南这几年,悉知一个情况,便是不少新秀商家虽然家中豪富,却通户白身,他们中许多人也想家中子弟入朝为官,只是苦于被老商家排挤在外,过其门而不得入。譬如臣家乡邻县华亭县,那里有一布商高广进,所产松江布行销四海遍省,织工便有二万,但他家中全是白身,当初想要从华亭扩张到宛林,还要求到臣门上来。

    还有今科进士梁晋朝,家中也是近二十年新起的豪富之家,先前因为通户白身,他爹还吃过一个莫名奇妙的官司,家财散了大半,供出一半家中干股才救回来。这些人家都很想要家中子弟有官场身份,皇上招人,可以优先从这些新秀白身商家里挑选。这些人家的子弟要商才有商才,要商脉有商脉,让他们去跟那些老商家抢地盘他们是很乐意的。商家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分而治之其实相当容易。”

    周和

    分卷阅读225

    -

章节目录

孤女逆袭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百柏白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百柏白稗并收藏孤女逆袭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