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6

    头。看气质,听话音,像是从大城市里出来的,见多识广不说,没准还是个大家族出生。

    以前除了资本家和地主,普通人家哪里供得起孩子去读书深造?

    若邓医生注意到这个,一旦问起来怕是难以掩饰。

    想到此,黎元元赶紧把脖子上的项链摘了下来。

    她跳下床,从床头柜的抽屉里找出一张信纸,一层一层包好,塞进了“裙子”的内袋里,拉好了拉链。

    那里面的那三张红票子,已经被王阿姨掏了出来,展平了放在桌上晾着。

    不贪不占。

    这田叔叔和王阿姨都是老实人。

    即便他们不认得这红票子,可上面的字一定认得。可二人却什么都没问,就这么原封不动地搁着,好还给她。

    还有脖子上的这条白链子,王阿姨帮她换“裙子”时也一定见过。现在完好无损,可见这夫妇二人思想正派,觉悟也高,值得信赖。

    黎元元暗自庆幸。

    莫名穿越,一睁眼就能遇到好人。

    即便是那个“喝斥”她的小联防队员,也是出于好意想抱她下树,可没想到却把柳树枝子给踩断了?

    听王阿姨说,在渠边遇到了一个半大孩子,穿着军装,浑身湿漉漉的,还给他们指了路。她一下就猜到这小子,就是那个好心办了坏事的小家伙。

    想想还真是好笑。

    怎么那人一上树,就把树枝子给压断了?一伸手,还把袋子给扯断了?

    这是相生相克吗?

    不过,若那个孩子没发现她,这会儿她还在柳树林子里吧?

    这农场周围虽说不算荒芜,可到了晚上也是黑漆漆的。

    让她一个人呆在野外,吓也要吓死了。

    听爷爷奶奶说过,边疆农场里有野兽出没,甚至还有野狼。如果真遇到了,可就连哭都来不及了。

    要知道,现在的她可是个年仅五岁的小娃娃,嫩得很呐。就连小猫小狗都打不过,哪里有力气与野兽搏斗?

    黎元元一边自我调侃,一边想着。

    这片农场看着规模不小,和爷爷奶奶口中的边疆农场有几分相似。估计现在还是夏季,绿树成荫,太阳很大,不过室内倒是凉爽。

    王阿姨和田叔叔都穿着白衬衣,挽着袖子,看着有二十七八岁,像是知青。

    俩人都说普通话。

    听口音,田叔叔带着一点沪上味道,王阿姨带着浓浓的山东土腔。

    而邓医生的普通话很标准,一时半会儿没听出他是哪里人。还有给她换衣服的张护士,也带着一点江浙口音。

    种种迹象表明,这里的人来源很杂,五湖四海的,好像哪个省的都有。看这情景,的确像是六七十年代的边疆农场。

    此时,黎元元说不清自己内心的感受。

    她真的像书中所写的那样,一下子穿越到了几十年前,来到了边疆的大农场,却又缩成了一个小不点。

    这究竟算什么?

    是来体验生活的?还是前来冒险的?

    一时无解。

    心说,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黎元元在观察室里住下了。

    邓医生特别交代过,要照顾好这个孩子。值班的女护士挺用心,怕她晚上害怕,还专门在观察室里陪着她,就连去卫生间都抱着她一起。

    黎元元心说,本来还想溜出去逛逛,这下可好,只能继续当个乖宝宝了。

    第4章 小坚强

    邓医生的家就在卫生院后面。

    他回到家里,见爱人已经做好了饭菜,四个孩子正围坐在饭桌前,等着他。他赶紧放下挎包,就着脸盆洗了洗手。

    肖玉华摘下围裙,一边盛饭,一边问道,“老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邓医生擦干了手,随口说道:“今天门诊上收了一个落水的小姑娘,看着和虹虹一般大小,身旁也没个家长照应,我就给她打一份病号饭,耽搁了一会儿……”

    “哦,这家大人跑到哪里去了?怎么照看孩子的?真是不负责任……这样的家长就得开会时点名批评一下……”肖玉华嘀咕了几句,也并未在意。

    一家六口围坐在饭桌前,闷着头吃饭。

    食不语。

    这是邓家吃饭的规矩。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得遵守,即便是小女儿邓虹也乖乖地坐着,捧着小碗,埋头扒饭。

    邓医生一边吃着,一边看着家人,感觉心满意足。

    他和肖玉华都是场部卫生院的医生。

    昔日,他们是大学同学,一起在京城读了五年医科。

    毕业后,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来到这里。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二人早已成家立业,还接二连三地生了四个孩子。

    老大邓铭,今年十三岁。

    这孩子学习成绩好,小学连跳了两级,原打算初中毕业后,让他接着读高中。暑假前,正好赶上部队来学校里特招选人,一眼就相中了邓铭。见儿子自己也想去部队里锻炼,他和爱人商量了一下,就点头答应了。

    现在招工入伍,都讲究家庭出生。审核推荐对象时,恨不能把祖宗三代都扒拉个遍,稍有瑕疵就会被刷下来。

    他和肖玉华都是大家族出生,成分不大好,组织上能信任他们,让邓铭顺利通过政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建国后军人地位很高,只有像工人、贫下中农这种家庭成分好的孩子才有资格参军。

    现在部队相中了邓铭,一是邓铭在学校里表现好,思想进步;二是身体素质好,有特长,是一棵好苗子。

    说起邓铭,他的心里就满是骄傲。

    这孩子,从小就比同龄人个子高,还特别喜欢打篮球。小学时,就进了校篮球队,打中锋兼后卫。现在不过十三岁,就长到了一米七五,看这架势还能再长长。

    只是孩子体力消耗得大,这饭量也大得惊人。

    家里六口人,口粮被他和老二消耗了一半。好在农场里的定量宽裕,才勉强够吃,如果放在口里,可就难办了。

    看看老大这么能吃,去部队里也好,这样还能省一份口粮。

    老二邓萧,刚满十一岁。

    暑期一过,就读初一了。

    这孩子脑袋瓜聪明,学习也很好,一定得读高中。以他的经验来看,上面的政策早晚会松动,很有可能会恢复高考,没准这孩子就赶上了。

    按照他和肖玉华的家庭出生,指望工农兵推荐上大学基本上不可能。唯有孩子自己努力,才能闯出一条路子。

    虽然现在知识分子的地位不高,可骨子里,他还是希望儿子能像他那样,多读点书,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三邓原,今年九岁,马上就读小学三年级了。这孩子顽皮得很,得好好管教一下,实在不行就收拾一顿,否则一点都不长记性。

    老四邓虹,今年才五岁,

    分卷阅读6

    -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小田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拾玖景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玖景观并收藏七十年代小田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