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84

    ……”

    还有老师提议说,干脆搬着桌子凳子,在外面上课好了。

    结果, 校长和教导主任都没同意, 因为外面实在是太冷了, 北风呼呼地吹着,把同学们都冻感冒了怎么办?

    一阵大惊小怪之后,日子还要继续下去。

    黎元元像往常那边, 和伟波哥哥一起上托儿所。她已经完全适应了连队里的生活,对周围的一切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天一凉,托儿所里就流行起了 “打沙包”、“踢盒盒”,还有“跳橡皮筋”。

    王妈妈专门给她缝制了一个小沙包,用几块红布、灰布、蓝碎花布头拼接在一起,有六个面,看着方方正正的,里面装了一把黄豆,打起来“哗哗”作响,非常可爱。

    黄豆比小石子轻,即便打到了脑袋上,也不疼。托儿所里的小朋友们,都喜欢元元的沙包,也爱和她一起玩。

    跳橡皮筋,花样就更多了。

    连队里,无论是上学的小姑娘还是托儿所里的小娃娃,都喜欢玩。

    现在,女孩子们跳的皮筋分好几种。

    有直接用一根圆轱辘松紧带,两头接在一起做的,有用一块黑皮子绕着圈剪成的。最高级的是用五颜六色的牛皮筋,一根一根穿在一起,做成的橡皮筋。

    这种高级橡皮筋,得用几十根、甚至上百根牛皮筋,小娃娃们可没这么阔气,托儿所里玩的,只有那种黑皮筋。

    由于黑皮子不好找,那些报废的拖拉机内胎也只有厂区里才有。小孩子里面,能带着一副黑皮筋出去游逛的,少之又少。

    那个江慧勤,老早地就搞了一副黑皮筋,在托儿所里“横行”了好一阵子。想跳皮筋的,就得巴结着她,也因此吸引了几个玩伴。

    黎元元对这个小姑娘,一向离得远远的。

    也很少在托儿所里跳皮筋。

    前几天,田爸爸用废旧的自行车内胎,给元元也剪了一副黑皮筋。这副皮筋有一指宽,弹性非常好,双幅撑开来,有三米多长,足够七八个孩子一起玩的。

    在小孩子中间,有皮筋和没皮筋的待遇可不一样。

    现在,她也有皮筋了。

    常常有小朋友主动找上来,想和她一起玩。这样,她就可以自由地挑选玩伴,想跟谁一起玩,就跟谁一起玩。

    在托儿所里,经常搭伴的有罗娟、黄晓红、吴云等几个小姑娘。偶尔,小龙港也会跑过来插一脚,倒是小伟波对女孩子玩的东西,不大感兴趣。

    玩归玩。

    对黎元元来说,自从乔莎莎、小班长那一伐孩子上学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毕竟,她和普通的小孩子有点不一样。

    瞅着机会,还是想和大孩子们一起玩。

    就像邓萧哥哥那样的,懂的可不少,自己也能跟着学一点。不像托儿所里的这些小娃娃,啥都不懂。

    *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

    天也越来越冷了。

    南部边疆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太阳大大的还不显,一到夜里气温骤降,都要盖厚被子了。连队里从矿上拉了几车煤炭回来,分给职工们,取暖过冬。

    家家户户的小棚子旁边,都搭了一个煤棚子。

    里面搁着大块大块的煤炭。

    这边烧的大多是烟煤,亮晶晶的,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地发着光。这种煤炭,烧起来很旺,但烟子也大,浓浓的,黑黑的,特别呛人。

    每年这个时节,各家各户都提前扫好了烟囱,修好了炉子,通好了火墙,就等着煤炭一到手,开始生火。

    田根宝家的两堵火墙,都是去年修房子后才垒的,里面没多少烟灰。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用扫帚,把里外都清扫了一遍。

    他在外间的会客室里,架起了一只翻砂炉子,用两节铁皮烟筒连到了火墙上。先试着生了一把火,看看火墙热不热。

    到了寒冬腊月,隔间里取暖全靠火墙来发威。

    等屋子里生火后,为了保持室内清洁,炒菜还在小棚子里,烧水或者热饭菜、焖米饭可以在屋子里,省得把白墙和顶棚都给熏黑了。

    *

    转眼到了星期天。

    吃了早饭,黎元元看到田爸爸和王妈妈在太阳底下,搭了一个木头架子,说是要编草帘子。

    编草帘子?

    黎元元一听十分好奇。

    一打听,才知道这也是为了过冬保暖用的。

    编好的草帘子,可以搭在小棚子的窗户上,一到晚上就放下来,遮挡寒气,白天可以卷起来,透透光线。也可以挂在屋子后面朝北的窗户上,抵挡北风的入侵。

    田根宝去邻居家借了一辆架子车,要去打谷场上拉一车干稻草回来,用来编草帘子。

    “爸爸,我们想去帮你装稻草嗳!”黎元元和小伟波也想跟着去看看,就仰着小脸说道。田根宝一高兴,就答应了。

    于是,用架子车拉着两个小孩,去了打谷场。

    在路上,碰到了一群半大孩子,有说有笑的,从草垛那边返回连队。黎元元心说,这些孩子还住在打谷场上啊?

    这是为了聚在一起,凑热闹的吧?

    连队里搞的这个防震,一开始家家户户都紧张兮兮的。

    可时间一长,都疲耷了。

    现在,他们一家都不睡地铺了,都抱着被子搬回床上去了。打地铺也是图一时新鲜,田爸爸说睡得时间长了,腰疼,不解乏。

    不过,外面的警报还未解除,地铺暂时还得保留着,等到需要的时候再钻进去。

    回来的时候,田根宝在前面拉着车,让两个小孩坐在车尾巴上。一车稻草轻飘飘的,也没什么分量,加起来还没这两个小孩一半重呢。

    黎元元和小伟波,倚着稻草,蜷着腿坐着。

    太阳高高地升起来了,晒在身上暖洋洋的。

    她一边闻着稻草的清香,一边悠悠地晃动着。这种田园般的美好,也只有在睡梦中才能感受得到吧?

    *

    打草帘子,也是一门技术。

    田根宝一开始并不会弄这个,这也是去年才跟着邻居们学会的。那时,刚搬过来住,见孙师傅和他爱人在棚子前面摆弄,就站在一边看了一会儿,总算是弄明白了。

    以前过冬时,都是直接拿土坯把后窗户封住,搞得屋里的光线很暗。看到老职工家里有挂草帘子的,还嫌难看,后来发现难看倒是次要的,总比家里黑乎乎的要好吧?

    黎元元蹲在一边,看着田爸爸和王妈妈打草帘子。

    他们站在木架子前,用几块石头绑在麻绳上当坠子,放上一缕稻草,把坠子一前一后的交替着,慢慢的,一幅草帘子就编好了。

    王妈妈说:“要想编得好看,可以把稻草压得密实一点,最后再用麻布缝一个布边,就像门帘子一样,这样看起来,就不难看了……”

    一天下来,一

    分卷阅读84

    -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小田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拾玖景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玖景观并收藏七十年代小田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