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88

    “第二故乡”。

    这种感情十分复杂。

    有爱,也有逃避。

    有依恋,也有厌倦。

    而过去的一切都随着时间流逝了,剩下的只有美好和那种不舍。

    就像她的爷爷奶奶,每当回想起来,总是记住了那些好的,而把不好的抛在了脑后。

    直到现在,他们还自豪称自己昔日是一名农垦战士,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那片土地。当然,也有老知青开玩笑说:“我们是逃兵,瞅着机会就逃回了城里……”

    可到了退休后,却总想回去看看。

    看看那片曾经深爱过的土地。

    *

    (2)跺跺脚

    冬天,外面虽然很冷,可屋子里却很暖和。

    所以也不是那么难过。

    只是,晚上想出去看一场露天电影,就没那么容易了。

    星期六,听说营部晚上要放电影,是一部老片子,名字叫《渡江侦察记》,拍摄得十分经典。(注1)

    这属于百看不厌的类型,自然不能错过。

    于是,趁着中午的空档,好多人都扛着板凳去占位置,好挤在中间。这样,晚上看电影时,外面有人挡着风,也就不那么冷了。

    田根宝一家倒是不急不慌。

    自从和邓医生那边走动起来之后,邓萧和邓原就主动承担起了占位置的“重任”。他家离电影院很近,搬着凳子就过去了,十分方便。

    只是那边的长条板凳没那么多,不够坐的,还需要他们晚上过去时,再搬一条,挤一挤就放下了。

    黎元元还从来没在冬天看过露天电影,自然很稀罕。

    再说,这部电影十分好看,以前在网上看过一遍重拍版,但老版还从来没看过。这一回,可以好好回顾一下了。

    这天下班后,一家人早早地吃了晚饭,就全副武装起来了。

    黎元元把小帽子、小围脖、小手套通通戴上,王妈妈又把自己的一件大棉袄给她裹在外面,一直盖着脚面。

    这样,整个人只露着小脑袋和一双小棉鞋,身上鼓鼓的,就像一个小圆球一样。

    而伟民、伟军和伟波也穿得厚厚的,浑身上下都裹在棉大衣里,只露着一双眼睛。田爸爸和王妈妈外面都穿着一件军绿色棉大衣,也裹得严严实实的。

    收拾停当后,这才扛着一条长板凳出发了。

    一路上,连队里也陆陆续续地出来了不少职工和家属,一个二个也都裹得严严实实的,就像去冲锋打仗一样。

    到了营部,露天电影院里已是黑压压的一片。天气虽然很冷,可挡不住大家看电影的热情,场子里面提前就坐满了。

    田根宝一家从人群中挤了进去,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邓萧他们。今天的位置在正中间,不前也不后,看着大银幕非常舒服。

    几个人坐下后,邓医生和肖医生也带着虹虹挤进来了。

    两家人一边说着话,一边等着电影开演。

    邓萧和黎元元坐在了一起。

    看着元元穿得就像个小皮球,也不禁笑了起来。刚才元元笨得连凳子都爬上来,还是他和伟民一边一个,抽着她才勉强爬了上来。

    黎元元见几个小哥哥笑话她,就噘起了小嘴。

    竟敢笑话她?

    看看你们几个,不也是穿得厚墩墩的吗?邓萧哥哥还学着大人的样子,穿着一身军大衣,哐啷哐啷的,净会装小大人。

    电影开演前,也不知道是谁起得头,场地里响起了一阵跺脚声。

    “嗵嗵嗵嗵……”

    马上就有人热烈响应,一阵接着一阵,此起彼伏,有一种排山倒海之势。中间还夹杂着口哨声,和欢笑声。

    场地里一片热闹,与冬日的严寒成了鲜明对比。

    在放电影时,一到放映员切换片子的空档,场地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跺脚声。这样原地活动活动,也能暖和一点,省得脚被冻麻了。

    黎元元干脆从板凳上秃噜下来,也站着跺了跺脚。等到上来时,又是邓萧哥哥和伟民哥哥一起拽着她的胳膊,把她提搂上去的。

    看了一晚上电影,跺了三四次脚,别提有多热闹了。

    场地上,坐在里面的人倒是挺暖和的,坐在外面的可就惨了。

    今天还算好,没有刮西北风,除了温度低一点,倒还能忍受。等到了腊月天,还这么坐在外面看电影的话,真是需要极大的毅力。

    听邓萧哥哥说,腊月天里也照样看露天电影。到时候,观众们都穿着毡靴,披着羊皮大衣,拿着小被子盖着腿。

    冷了,就跺跺脚。

    一场电影下来,也没觉得冷到哪里去。

    一群人聚在一起,反而觉得很热闹。

    连队职工们看电影的热情,真是可歌可泣。

    放在后世,这简直难以想象。

    大冬天里,看露天电影的乐趣,也在于此吧?

    *

    到了十一月下旬,地震还是没有来。

    据说,在别的地方已经震过了。

    那就意味着安全了?

    团场里这才放松下来,各连队的日常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那些住在打谷场上的小青年,也没有理由继续逗留下去了,只好恋恋不舍地搬回了家。打谷场上,顿时沉寂了下来。

    后来,连队里才有风声传出,说睡在打谷场上也讲究个资历。

    那几个草垛下面的防空洞很大,一开始有很多人挤在里面。洞里的小头头们,抢了最舒服最暖和的位置,而年纪小的,大多睡在外围。

    大风降温后,那些靠近洞口的半大孩子,一到夜里就被冻醒了。后来实在是扛不住了,才搬回了家。

    洞里的人员一再减少,就没了最初的热闹,也没什么意思了。最后,只剩下几个光杆司令硬撑着,这才散了摊子。

    吃饭时,听田爸爸提起这事,还顺带着教育伟民他们几个,要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不要和那些大孩子混在一起,以免受人欺负。

    黎元元心说,快活的表面下也有看不到的隐秘。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存在着不平等吧?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引用了电影《渡江侦察记》的电影名字

    捉虫~

    第46章

    (1)广播剧

    *

    天冷了, 一家人聚在屋里听收音机,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连队里那些买了收音机的,总喜欢把音量拧到最大, 引得邻居们也带着孩子过来, 一起蹭着听。

    坐在火炉子旁边,暖烘烘的。

    一边听着小说连续广播,电影录音剪辑什么的, 一边感受着外面的世界, 享受着闲暇时光,别提有多畅快了。

    这一阵, 田根宝家也在攒钱。

    不过他和慧珍还在犹豫着,是先买缝纫机还是先买收音机?

    最后, 还开玩笑地问了问小元元。

    分卷阅读88

    -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小田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拾玖景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玖景观并收藏七十年代小田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