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121

    根宝一听,觉得有点奇怪。

    一年多来,还是第一次听到元元说害怕。

    这个孩子有害怕过什么东西吗?联想到小元元最近神神秘秘的样子,误以为小姑娘长大了,是不是都会变得胆小起来?小时候不觉得害怕,大了反而怕起鬼怪来了。

    “元元,不要害怕,爸爸给你屋里装一盏台灯……”

    “台灯?”

    “是啊,爸爸听说代销点里进了一批台灯,还是熊猫牌的,正准备买两台。这样,给你和伟民哥哥的屋子里都装上台灯……”

    “爸爸,那太好了!”黎元元十分高兴。想不到这个问题,这么容易就解决了?

    听王妈妈说,连队里的电费是按照家里的灯泡个数和灯泡瓦数,收取的。

    每月来查电的吕叔叔,也是一名沪上知青,和田爸爸的关系很好,只给家里登记了一盏25瓦的灯泡。这样即便增加灯泡,也不会给家里造成什么经济负担。

    算下来,也没省几角钱。

    可人就是这么奇怪,只要占了一点便宜,就觉得很开心。

    是个人,都有点私心啊,谁也不能免俗。

    *

    一个星期过去了。

    在这种简朴的条件下,黎元元已经写了十多页稿纸,估计有四千多字了。

    邓萧是这篇文的第一位读者。

    这段日子,他趁着中午的空档,和元元一起讨论剧情。还特意在星期天赶过来,拜读了元元的习作。对元元突然认识了那么生字,除了略感惊讶之外,更多的是钦佩。

    元元的写作能力,也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想,元元真是个小天才,自己得加紧努力。否则,就连元元都比不过了。

    而黎元元除了《山城少年探案记1》之外,还开始写起了短篇小说。其中,有一篇《小私心》就是根据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

    向阳小学,每星期都要开展卫生评比,优秀班级将挂上流动锦旗。

    一到星期五下午,各班级都要进行大扫除,把教室里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门窗都要擦洗一遍,来迎接学校的卫生大检查。

    一年级(2)班的卫生委员杜绢,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每次卫生评比,一(2)班总会被扣分。不是在门后发现了一点沙子,就是出现了一个小纸团。

    可这些地方明明都打扫过了,为何会出现这种遗漏?这种现象一再发生,杜鹃心里就起了疑虑。后来,经过一番追查,终于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小私心》里就描述了卫生委员杜鹃,追查真相的过程。

    原来,秘密就在一(2)班的后门上。

    这扇门的下面有一个小窟窿,看着很不起眼。可一到星期五,只要一(2)班的同学打扫完卫生之后,隔壁班的几名小同学就会在门外玩耍,相互掩护着,往门里面灌一点沙子或塞进来一片碎纸条。

    一番调查之后,最后的真相却是一(1)班的秦副班长为了争优,保住流动锦旗,而指使同学暗里做了手脚。

    写完这个短篇,黎元元不禁咧了咧嘴。

    这个故事的原型,就是隔壁班的副班长江慧勤。这个小姑娘无论到了哪里,都会做一些损人不利已的事情。

    *

    邓萧看了这个小短篇,觉得写得很好。

    作者以一种揭秘方式,描述了一个为了自己班级争优,而损坏其他班级利益的自私现象。

    “元元,这篇《小私心》可以投到《儿童文学》试试?”

    “嘻嘻……是吗?”

    “嗯,这篇小说很有意思,元元你再起一个笔名吧?”邓萧心说,这个小短篇用“刀剑啸”这么犀利的笔名,恐怕不太合适。

    “嘻嘻,那就叫“小包侦探”好了……”黎元元灵机一动,嘻嘻笑道。

    “小包侦探?这个笔名不错……”邓萧心说,小包侦探?这是什么典故?

    见邓萧哥哥对自己的笔名十分好奇,黎元元忍了又忍,终于还是说出了自己在托儿所里的外号就叫“小包菜”。

    “小包菜?”邓萧一听,乐得哈哈大笑。

    “……”话一出口,黎元元就有点后悔。可泼出去的水,怎么也收不回来了。

    *

    当天,邓萧回到家后,就把这篇《小私心》用方格稿纸誊写了一遍。

    他把稿件装进牛皮纸信封里,按照《儿童文学》的投稿地址,邮寄了出去。这是元元的处女作,真希望它能变成铅字。

    而黎元元很快就把这事给忘了。

    因为她发现,写写学校里的事情其实很有意思,这样的故事也更接地气一些。

    于是,灵感勃发,埋首创作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捉虫

    第68章 猪肉松

    *

    立冬前后, 连队里家家户户都开始生火取暖了。

    田根宝家早早地就备好了煤炭、收拾好了炉子,还打了几幅草帘子,准备过冬。

    这几天, 门上挂着棉帘子, 炉子烧得旺旺的,火墙摸着热热的,屋里暖烘烘的。黎元元住的小屋, 虽然靠着北墙, 可挂上草帘子之后,一点都不觉得冷。

    今年王妈妈给几个孩子也早早地备好了冬衣。

    她从代销点里买了两块平绒面料。

    一块咖啡色的, 给三个男孩子做了三套外衣。剩下的一点布料,还做了几副鞋帮子, 好给家里人做几双新棉鞋。

    另外一块鹅黄色的平绒面料,给元元做了一件冬天穿的罩衣, 小翻领,双排扣, 方口袋,还掐着腰缀着包扣,看着非常洋气。

    黎元元穿上后, 对着镜子转来转去, 不停地照着, 嘴里还夸赞道:“妈妈,这件衣服做得可真好,比沪上小裁缝的手艺还要好, 妈妈都快赶上小裁缝了!”

    “呵呵,小元元的嘴巴真会说,妈妈做得哪有沪上裁缝好啊?”王慧珍听了,乐得哈哈大笑。她嘴上虽然谦虚着,可心里却很高兴。

    “真的嗳,妈妈,您的手艺都可以去沪上开店摆摊子了!”黎元元继续拍着马屁。

    “呵呵,看看小元元把妈妈夸的,人家小裁缝都会裁剪,妈妈只会蹬缝纫机、包包扣子,哪里能摆得上摊子啊?”王慧珍也有点遗憾,如果自己也会裁剪就好了。

    “妈妈,裁剪又不难学,看看杨阿姨就是自己学会的……”黎元元巴拉巴拉地说了一通学裁剪的好处,听得王慧珍也动了心。

    小元元说得很对,自己学会裁剪,以后就不用求人了。至于元元提到的将来开店摆摊子的事情,还很遥远,现在政策才刚刚放开一点,哪里能随便出去摆摊子?

    “元元,妈妈抽空就去杨阿姨家,跟着她好好学学,你杨阿姨喜欢吃妈妈做的豆酱,星期天过去带一瓶子给她尝尝……”王慧珍笑着说道。

    她一向是个乐观的,也是个有

    分卷阅读121

    -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小田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拾玖景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玖景观并收藏七十年代小田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