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140

    卷就用完了。田根宝心想,连队里也拍得差不多了,几天下来就用掉了五盒胶卷,这也真够费的。

    “胶卷没有了?”赵秀兰不死心地问道。本来,她还想给孩子们拍单人照的,见胶卷没了,也只能作罢。

    田根宝送走了江排长一家,才挂着相机、扛着板凳回了家。

    一进门,累得直接瘫在了沙发上。

    惹得几个小将们咧着嘴直笑,田爸爸今天可是累坏了,连比带划的忙了一整天。

    王慧珍正在蹬缝纫机,见了老田就问了几句,听到赵秀兰说“还想拍单人照”就撇了撇嘴,倒是没说什么。

    黎元元在一旁也听见了。

    心说,那个江排长家的脸皮可真厚的,一点点小便宜就要上赶着。

    一家八口,拍了合影还想拍单人照?

    看看那个江慧勤,今天还特意画了妆,涂了红脸蛋,眉毛还用烧过的火柴棍描了描,一副臭美的样子。

    幸亏胶卷没了。

    如果有的话,保管要把胶卷耗费完了为止。

    估计,一卷胶卷还不够他们一家用的。

    第81章 挣钱了

    *

    黎元元在心里嘀咕了几句。

    以后得想个法子提防着点。田爸爸这“副业”还没正式起步, 一旦真的出去“搞创收”了,难免会惹人眼红。

    可一个连队的,怎么也抹不开脸来。

    正想着, 看到邓萧哥哥咧着嘴直笑, 就知道自己刚才又嘟嘟嘴了,于是赶紧换了个表情。

    邓萧也听元元讲过那个江排长家的“光荣事迹”,对这种人很不感冒。他想, 元元是不是又要把人家写进小说里了?

    以后谁要惹了元元, 都把他们写成反派。他正想过去问问,见屋子里人多不好直接开口, 只好又咽了回去。

    几个小将聚在一起说了会话。

    见天气不早,邓萧准备回去。王慧珍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 把今天职工们送来的小鱼干、瓜干还有核桃什么的,包了一包让他带着。

    “邓萧, 把这个带回去,让你弟弟妹妹也尝尝!”

    “好的, 谢谢王阿姨!”

    邓萧知道王阿姨是实心实意的,也就不再客气。他拎着一只布袋子,就告辞离开了。黎元元站在门口, 目送着邓萧哥哥远去。

    这会儿太阳快落山了。

    气温骤降, 路面上又冻住了。

    这几天, 早晨出门时,踩在积雪或冻土上倒是很干净,可中午放学时, 路上就变得湿乎乎的,一踩一包雪水。下午放学时,又冻住了。

    冻冻化化,化化冻冻。

    估计到月底才能干净。

    那时,就快期末考试了,距离寒假也就不远了。

    *

    田根宝忙了一天,很辛苦。

    可一下子拍了那么多照片,总得洗出来。晚饭后,他又扎进了暗房,一下子把五卷胶卷都冲洗了出来。

    这一回根据药水的用量,他大致算了一笔账。

    发现拍得越多,攒在一起冲洗反而能大大降低材料成本。也难怪照相馆里,总是让顾客一个星期后再去取照片,有想要加急的,就得多收一笔费用。

    以后下连队,得学着照相馆的模式。

    这星期拍照,下星期送照片。还要给顾客开票编号,留下底联取照片。他这边还得准备一些小纸袋,用来装底片和照片。

    另外,让小木匠帮着做一个能折叠的三脚支架,这样带着出去也方便。

    *

    一连两个晚上,田根宝都在忙着洗印照片。

    一共七十五张,只有三张拍坏了。他把合影照片都洗成四寸的,单人照片一律两寸,这样也能节省一点相纸。

    照片晾干后,有厚厚的两沓子。他想,干脆做些小纸袋,把每家每户的照片和底片都装在一起,这样也显得正规一点。

    于是,跑到外间找出几张旧报纸,挑出副刊来。把正面和反面的内容都看了看,见没什么问题,这才搁在桌上,用尺子比着裁剪开来。

    “来,看爸爸做纸袋子!”田根宝的手很巧,一张纸对折后,再向里折出边来,用胶水一粘,就做成了一个五寸大小的纸袋子。

    几个小将一看,也想动手帮忙。

    元元自告奋勇,跟着爸爸一起折纸边,三个小哥哥负责涂胶水。不一会儿,就做出了三十个纸袋子。

    然后,田爸爸负责分拣照片、报名字。

    伟民和伟军用钢笔在纸袋上写上名字和编号,核对之后,把照片装进去,同时把田爸爸剪好的底片也放进袋子里。

    一切收拾停当后,还学着照相馆的样子,把纸袋子竖着放在一只抽屉里。

    *

    第二天听到消息,拍过照片的职工们纷纷前来领取照片。

    “哎呦,这照片拍得不错,比照相馆里拍得要自然一些…..”听到各种夸奖,田根宝乐得直咧嘴。对照相也更有信心了。

    过了一个星期,小木匠送来了一只三脚架。

    在屋子里撑开来,把相机底座卡在上面,非常牢靠。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三脚架不但能折叠起来,还可以调节高度,看着非常专业。

    黎元元一见,心说这个小木匠叔叔真是个天才。

    无师自通不说,还能设计得更完美一些。

    *

    转眼到了月底。

    这天下午,连队里开劳模表彰大会。临到结束前,不知谁提出的想要拍一张合影留念。于是,就有人推荐了田班长。

    宣传干事宋阿娣,找到田根宝一说。

    田根宝立马跑回了家。

    不一会儿,就挂着相机、扛着支架返回了大礼堂。在全体职工们的注视下,他稳稳当当地架起相机,对着主席台调了调光圈和焦距,感觉光线不够,拍出来脸黑,就向宋干事建议在户外拍摄。

    一番忙碌之后。

    大礼堂外面摆了一排凳子,上面还挂着一条横幅。李连长、徐指导员和几位排长都坐在前面,十几个劳模站在后面,胸前还戴着一朵大红花。

    田根宝支着架子,扶着相机,调好了光圈和焦距,先“咔嚓咔嚓”拍了两张打底。接着,又举起手,让大家一起喊“茄子”。

    自从学会照相以来,他还是第一次给这么多人的拍合影。

    可拍出来的效果却很不错。

    当晚,底片冲洗出来了,他从几版里选了最好的一版,洗了两张8寸的,还在上面标注了“四营三连劳模表彰大会”和年月日等字样。

    第二天上午,就给连部送了过去。

    他想,让宋干事他们先看看,如果合适的话,再加洗几张。

    也是赶巧了,这会儿不光宋干事在办公室里,李连长和徐指导员也在。见田班长送照片来了,李连长先拿了一张。

    他举着照片,细细地看了看。

    光线柔和

    分卷阅读140

    -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小田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拾玖景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玖景观并收藏七十年代小田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