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143

    童文学》, 而黎元元则捧着一本《绿野周刊》,大致翻了翻。

    一扫目录,她再次看到了 “海派侠客”的名字。对应的作品, 还是医院背景的破案小说, 这篇名为《特护病房的秘密》。

    看来,这位作者是打算搞一个系列出来?

    她觉得这种思路很不错, 既能吸引读者,又能提升作者的名气。记得后世的很多写手, 就是这样写出名堂来的。

    当然前提是,能取得开门红。

    而她呢?

    是不是也考虑走一下系列作品的路线?

    邓萧也注意到了这位“海派侠客”。

    于是, 和元元低声讨论起来。

    还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拿给元元看。

    黎元元觉得, 邓萧看问题的角度很独特,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文笔还很稚嫩, 可多练练, 没准也能吃文字这碗饭。

    邓萧听了, 却笑了笑。

    看闲书写东西,对他来说只是一个业余爱好。

    他更希望自己能像父亲和母亲那样,做一名医生。也许是受到父母的影响, 他总觉得写东西这事不是太牢靠,还是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技能比较踏实。

    看看父母,即便受家庭出生所累,却依然活得很安稳,靠的就是一门医术。艺不压身,无论何时何地都有用处,更是安身立命的法宝。

    萧哥哥,真是小大人一个。

    黎元元在心里给萧哥哥点了个赞。

    像邓萧这样的男孩子,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都不多见吧?

    *

    再过三天,就要过春节了。

    连队的大喇叭里天天吆喝着,要继续发扬光荣传统,过一个简朴的革命化春节。可对职工们来说,却是想着法子也要改善一下生活。

    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忙得很。

    连队里,也提前杀猪分了肉,每家每户还分了两公斤鸡蛋和三公斤豆腐。于是,各家各户都开始剁肉馅,准备包饺子、包馄饨,好好过一个大年。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消息传来了。

    说今年与往年不同,风口站的“巴扎”又热闹起来了。

    那边摆摊的,赶巴扎的络绎不绝。听说,“巴扎”上什么东西都有,吃的、用的都很齐全,价格比代销点里稍微贵一点。

    老职工们一听,就先去打探了一下。回来的时候,果然是大包小包,收获颇丰。知青们一看,也想去逛逛。

    可大冬天的,如果骑自行车过去,还不给冻僵了?

    正好,除夕这天,姚龙港的爸爸要开拖拉机去场部送年货。

    于是,几个人就找到姚爸爸,私下里商量了一下,打算趁着这个时机,往风口站跑一趟。这事不好让连队里知道,仅限于他们几个关系好的。

    田根宝听到消息,立马带着钞票,裹着棉大衣跟着去了。

    他想,今天是除夕,车间里已经停工了。

    虽然名义上还没放假,可实际上和放假了也没什么两样。说是各班分组学习,可大家都在家里包饺子备年货,哪里还有心思学习?

    几个人在路口,等到姚爸爸的拖拉机之后,就裹得严严实实的,爬上了后车斗。

    冬天里,拖拉机的后车斗也搭上了一层帆布篷子。

    可即便如此,依然很冷。

    知青们就在车斗里铺上了一层干稻草,一个二个都窝在草窝子里。一路上乐呵呵的,开着玩笑,说着笑话,开心得不行。

    到了风口站,“巴扎”上果然很热闹。

    到处都是摆摊子的,有卖锅碗瓢盆等日用品的,有卖果脯的,有卖鸡卖鸭的,有卖牛羊肉的,还有换大米的。

    因为是除夕,人来人往的,非常拥挤。

    田根宝拎着一条麻袋,直奔牛羊肉摊子。

    卖肉食的,大多是维族老汉。

    他连比带划的,一下子买了半麻袋吃的。这些都是拍照片挣来的,算是额外收入吧,所以花起来一点也不心疼。

    等到集合时,其他几个知青也是大包小包的。姚爸爸也扛着一只麻袋,鼓鼓囊囊的,一看就装着吃的。

    买好了东西,立马开着拖拉机返回。

    一路上,大家窝在后车斗里也不觉得冷了。

    只想着赶紧到家,好给老婆孩子看看买来的好东西。

    *

    田爸爸“赶巴扎”去了。

    黎元元和三个小哥哥都羡慕得不行。风口站离连队很远,去一趟可不容易。她想,等以后有机会了,一定要亲自去逛一逛。

    因为是除夕,小将们把自己的房间都收拾了一下,又帮着扫地、擦桌子、擦窗户,把屋子里外都打扫了一遍。

    中午,王慧珍剁好了猪肉馅和萝卜馅,擀好了馄饨皮,准备包馄饨。

    原想着等老田回来了,再调馅子。可左等右等,不见动静。最后,她就自己调好了馅子,带着孩子们围着桌子,包起馄饨来。

    为了保险起见,先往锅里下了几个。煮熟后盛在碗里,让元元他们先尝尝咸淡。

    “妈妈,和爸爸调的馅子一样,不咸也不淡,味道正好。”孩子们齐声说道,王慧珍这才加快速度包了起来。

    一连包了四锅拍,除了午饭吃的,剩下的还可以放在外面的窗户台上冻起来。

    到了半下午,田根宝扛着一只麻袋,兴冲冲地回来了。

    他进了小棚子,放下麻袋。

    就跑进屋里,笑着说道:“慧珍啊,快出来看看!”王慧珍穿着大衣进了棚子,一看到麻袋里的东西,真是又惊又喜。

    “哦哟,老田,从巴扎上买回来这么大一只羊腿啊?”王慧珍也笑着说道。

    “是啊,好肥的一只羊,看看冻得硬邦邦的,新鲜着呢!等化了冻,先把瘦肉片下来,好好包一顿羊肉饺子……剩下的,还可以做羊肉抓饭。”田根宝一边擦着手,一边说道。

    “老田,自从集市关闭以后,已经多少年没见过这个了?想不到,这经济口子刚一放开,“巴扎”上就有卖的了……”

    “哈哈,还真是的,这一趟总算没有白跑……”田根宝笑得眯着眼睛。

    维族那边不兴过年,所以巴扎上一直有卖东西的。

    这个价格,虽然比连队里分的肉要贵很多,可量大啊,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另外,“巴扎”上的东西还真是齐全啊。

    看来,是真的要转向了。

    几个小将顾不上寒冷,也穿着棉衣跑了过来。

    推门一看,哦呦,大羊腿!

    田爸爸这是发财了?

    *

    这个春节,田根宝带着家人一起过了一个肥年。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菜肉馄饨和羊肉水饺,还吃了红烧鸡块和羊肉手抓饭。初二那天,吃羊肉抓饭时,邓医生一家也过来了。

    大家对田爸爸的手艺赞不绝口。

    可黎元元依然闻不了羊肉的膻

    分卷阅读143

    -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小田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拾玖景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玖景观并收藏七十年代小田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