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153

    书包里把带来的零食都掏了出来。什么饼干、糖果、虾粉、泡泡糖、瓜子、小鱼干,还有一罐肉松。当然,肉松是姚龙港带来的。

    这些小零食,再配着学校里发的黄豆,四个人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心想,这样的小茶话会也很有意思嘛。

    在大集体主义时代,小团体主义一向不被提倡。

    黎元元知道自己思想觉悟不太高,可她实在不想去受那种精神束缚。她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得更自由自在一些,

    *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六月里,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对整个教育界的未来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医生和肖医生是最早听到小道消息的。

    邓萧的爷爷写信过来,告诉他们国家招生委员会,举行了多次座谈,很有可能在今年恢复高考。

    这个消息太激动人心了。

    以后,孩子们就可以通过考学,开启新的人生。

    包括邓铭在内,都有机会去上大学。

    黎元元从邓萧哥哥那里听说后,也很高兴。

    不仅是为了她自己,更是为了邓萧、伟民哥哥他们。不管什么时候,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想成才,唯有高考这一条路。

    她把这个消息说给田爸爸和王妈妈听,好让他们也开心一下。

    到了九月,教育部在京城召开了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就这样,由于运动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个口号被再度提了出来。一时间,激励着千百万学子,奋发努力,把丢掉的课本重新捡了回来。

    这时候,黎元元来到连队已经两年多了。

    她早已经熟悉了这里的生活。

    虽然物质条件无法与后世相比,可精神上却格外充实。看看家里和连队里,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七月里,田爸爸和小木匠一起,在小棚子里做了一个沐浴洗澡的地方。

    他俩在棚子的西南角,先挖了一条下水道,再用土坯砌了一个小池子,又找了一袋水泥沙灰,连池子带墙面涂抹上了一层水泥。

    在池子上方,靠墙的一面还挂了一只铁皮做的沐浴桶。桶壁上安着一只水龙头,一打开,水就流出来了。在池子底部,用木塞子堵着出水口,这样就可以蓄水了。

    最后,在棚子顶上又套了一圈铁丝,挂上了一副塑料布做的浴帘,这样就有了专门洗澡的地方。

    为了夏天沐浴方便,田爸爸还在小棚子外面靠墙的一侧,砌了一个小平台。

    可以沿着台阶走上去,上面搁着一只大油桶,专门用来晒水。在油桶的侧壁装了一只水龙头,龙头上接了一根塑料管,沿着墙洞通到小棚子里,用来沐浴。

    这根管子,平时用夹子夹着,到使用时就放开,用起来十分方便。

    黎元元对田爸爸做的“土浴室”,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样,夏天洗澡时,搬个小凳子坐在里面,洗起来可舒服了。可惜,还没有自来水,只能去涝坝里挑水。

    现在,伟民和伟军哥哥能用扁担一起抬水了。王妈妈叮嘱他们注意安全,一次只能抬半桶,多跑两趟就好了。

    自己搭建洗澡间,这种风气开了头,就有人跟着模仿。机耕连队找油桶比较方便,不到一个月,就有不少家庭都装上了“土浴室”。

    而有些知青,更是会想点子。

    他们托人买来水泥,拌上沙灰、石子,自己动手把家里的地面都改成了水泥地,还打磨得光光的。平时,用湿拖把拖一遍,看着十分干净。

    老职工们看知青们穷讲究,开始还有些不大习惯,后来也跟着学了起来。

    除了收拾屋子,知青们还开始从沪上搬东西。那种羊皮纸做的乳白色灯罩,塑料壳做的扇形台灯,都出现在了家里。

    晚上灯一亮,看着十分好看。

    受到这种风气影响,连队里一改往日的朴素作风,也开始了攀比。

    职工们凑在一起,都是比谁家里的家具多,装饰得好。还有就是那件硬件,像收音机、缝纫机、手表、自行车等等。

    有了的,就得意洋洋的,炫耀一下。

    没有的,就省吃俭用,想法设法也要搞到。

    在这种氛围下,不安分的因子也出现了。

    八月里,大热的天。“小老虎”家和江排长家吵架了,就在篮球场上,引了好些孩子和大人去围观。

    黎元元也远远地扫了一眼。

    看到赵秀兰和“小老虎”的老婆撕打在一起,一边嚎着,一边对骂着。心说,这两家的关系不是一直走得很近吗?

    怎么突然就翻脸了?

    想着运动时期,两家大人狼狈为奸的行径,再看看现在,真是活该。或许,是因为风气变了,这些人也抖不起来了,心态也就跟着变了。

    心理上一旦不平衡,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

    在全国的大形势下,文艺活动再次兴起。

    随着这股风潮,场部也搞起了大型团体操表演。

    九月开学后,学校里除了腰鼓队之外,还组织了一支花环队,准备迎接“十一”的到来。这一回,小学二年级的黎元元、邓虹、姚龙港和田伟波终于被选拔上了。

    一放学,团体操的队员们就集中到了大操场上,参加训练。

    这是一个大方阵,队员们随着音乐,听着老师的号令不停地走位,团体操的造型也随之发生变化。

    从一个大圈圈变成四个小圈圈,顺时针转动两圈,再逆时针转动两圈。或者,从一个扇形变成一个花瓣,举着两只手,不停地抖动着。

    团体操训练是很枯燥的。

    可一旦发了大红扇子,用手举着,立马就有了不同。

    黎元元心说,后世电视上那些团体操表演,就是这么来的。一个人不显眼,可数百人集中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图画。

    而这一幅图画,还会随着音乐节奏不断地变幻着造型。

    从上往下看,视觉冲击就非常强烈。

    到了国庆节那天,场部的大广场上,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团体操检阅。场部各级领导全体出席,包括营部、连部在内都派了多名代表参加。

    这一比拼不当紧,在数千名观众的见证下,四营再次拔了尖。

    “咚咚咚!咚咚咚!”

    腰鼓队的队员们,头上包着白毛巾,腰上扎着彩绸刚一亮相,就把观众们给惊呆了。而接下来的团体操表演,也是服装统一,整齐划一,造型别致,与其他营大不一样。

    黎元元心说,这都是辅导员张老师想出来的点子。

    今天,她和其他女队员一样,穿着白衬衣、红色背带裙,白袜子、白球鞋。而男队员,也是白衬衣,白短裤,白袜子,白球鞋。

    分卷阅读153

    -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小田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拾玖景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玖景观并收藏七十年代小田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