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155

    在天冷了,没那么多饲料,只好让邻居孙师傅又帮着宰了一只。

    一家人围着桌子,把白米饭上浇上鸡汤,埋头吃了起来。

    邓萧一边吃一边想着,田叔叔家的生活可真好啊。

    *

    刚吃了午饭。

    孙大江跑来报信说:“篮球场上有一辆汽车开过来,说是来换大米的,一公斤大米可以换两公斤苹果,那边有好些人都在排队……”

    几个小将一听,也想去换苹果吃。田根宝想了想,就答应了。他让伟民用袋子从米缸里装了一公斤大米,就拎着出门了。

    邓萧和黎元元也跟着过去看了看。

    一走到篮球场,那里果然停着一辆大卡车。车上装着一箱一箱的苹果,职工们拎着米袋子正在排队,而工作人员正坐在车上,一边过称一边装苹果。

    自从经济搞活以来,来连队里换大米的就陆陆续续地出现了。有拿杏干的,有拿秋梨的,有拿苹果的,甚至还有拿烟叶的

    这些水果和烟叶,在农场里并不多见,可在地方上却很常见。而地方上的粮食却很紧张,尤其是大米更是少见。这么一来,交换双方各取所需,买卖也就格外好。

    黎元元站在一旁,瞅了瞅苹果,又黄又大,像是黄元帅。

    这种苹果很香,最适合放在大衣柜里了。

    吃起来也很好吃,面面的,甜甜的。

    这天,田伟民去换了两公斤苹果。

    一家六口,连带着邓萧一人一个,就消灭了一半。临走前,王慧珍给邓萧又拿了两个,说带回去给弟弟妹妹吃。

    可邓萧死活不要。

    一共就那么几个苹果,连吃带拿的,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王慧珍见了,哈哈笑着也就不再坚持了。

    *

    转眼进入了十一月,气温骤降。

    边疆的冬天又来到了。

    当职工们生起炉子,窝在家里烤火时,连队里又出了一件新鲜事。

    杨淑芬家从沪上买了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在屋顶上竖着一根高高的天线杆子,可以收到好几个频道的电视节目。

    这一下,他们家顿时热闹起来了。

    晚上一吃过饭,玩得好就带着孩子,搬着小凳子来看电视了。由于来得人太多,屋子里挤得满满的,连插脚的地方都没有。

    有的人没地方坐,就干脆站在边上看。直到电视台转播结束,屏幕上出现几条黑白相间的竖道道,才肯离开。

    这个星期六,一吃过晚饭,田根宝和王慧珍也带着小将们来到了杨淑芬家。

    一进门,就看到一台黑白电视机,摆在桌子上。电视机上面还搭着一块白色的网眼盖布,这会儿节目还没开始转播,所以还没开机。

    由于提前打了招呼,杨淑芬给他们家专门留了一块空地,一家人挤在沙发上坐着。黎元元和小龙港坐在沙发扶手上。

    不一会儿,屋子里就挤满了人。

    室内的温度立马升了起来,热得只好脱了棉袄,穿着毛衣。

    到点了,电视节目开始转播了。

    一屋子观众,立马全神贯注起来,一个二个的眼睛都盯着电视机屏幕,恨不得趴到屏幕跟前去。黎元元一边瞄着电视,一边观察着大家的反应。

    就在这时,电视屏幕一闪,出现了大量的雪花。屏幕上的影像,顿时看不清楚了,声音也断断续续的,不知在说些什么?

    “哦呦,老姚,你赶紧穿上大衣,出去调一下!”杨淑芬着急地说道。这故事片看得正起劲呢,忽然就断了。

    姚爸爸赶紧穿上大衣,跑到屋子外面,调天线去了。也许是遇到过这种情况,姚爸爸扯着下面的天线,调了几个方向,雪花就消失了。

    他赶紧跑回屋子,接着看了起来。

    这天晚上,一屋子大人和孩子,直到看见屏幕上出现“再见”两个字,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

    一个月后,连队里又出现了第二台黑白电视机。

    职工们看电视的热情就更高了,没事的时候就聚在一起讲讲电视节目。虽然,除了新闻,也没什么好看的节目,可还是很吸引人。

    见此情景,黎元元也不得不感叹。

    这恐怕是最早看电视的那批人之一。

    即便这里是边疆农场,可由于知青的缘故,业余文化生活却紧紧追赶着城市的脚步,一点也不落后。

    第92章 新希望

    *

    边疆的冬天, 依然很冷。

    进入十二月份之后,天黑得更早了。早晚气温很低,学校里的兴趣小组和文艺班的活动早就停了下来。

    教小提琴的李老师颇为遗憾, 一再叮嘱田园同学, 在家里要多看谱子,好好练习。黎元元笑着点了点头。

    现在她有了一把“土提琴”。

    田爸爸找了一根竹子,两头用烟熏弯后, 绷上了一根尼龙丝, 给她做了一把琴弓。虽然不能真的拉出琴声来,可对于握弓、运弓的练习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伟民和伟军哥哥学口琴, 已经能吹出简单的声调来了。每天晚饭后,小隔间里时不时就会飘出《闪闪红星》的主旋律来。

    而伟波哥哥和小龙港拉手风琴, 就没那么顺利了。

    毕竟条件有限,练习时间也太少。而拉手风琴的确需要那么一股毅力, 不是五分钟热度就能搞定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转眼到了十二月十一号。

    这是全国高考的日子。这一天,有五百多万考生, 从学校、厂区、农村、农场、军营中走出来,走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考场。

    而邓萧的哥哥邓铭,就是其中的一员。

    黎元元听邓萧哥哥讲, 他大哥邓铭参军后一直没放弃高中文化课的学习, 早在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后, 就开始紧张复习起来。

    现在的高中还是两年制,暑假前邓铭正好拿到了高中毕业证,也就有了参加高考的资格。在进入封闭学习后, 他爸爸还给邓铭找来了大量的复习资料,其中有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特别抢手,还是他爷爷从京城特地邮寄过来的。

    部队上对邓铭报考的事情,一开始并不支持。

    后来,他写了保证书,向组织上保证即便是考上了大学,还是部队上的人。在报考志愿时,以军事院校为主。

    部队一想,如果邓铭考上了大学,就权当给自家培养人才了,于是就批准了。

    就这样,邓铭作为应届毕业生,参加了这届冬季高考。

    *

    团场里,也有一部分知青报名参加高考的。

    可惜,大部分知青的年龄已经超过了三十周岁,并且结婚生了孩子,已经没了报名资格。而后来发布的特殊政策,虽然放宽了年龄和结婚限制,可也只是针对66级和67级这两届高中毕业生的,与团场里这

    分卷阅读155

    -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小田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拾玖景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玖景观并收藏七十年代小田园最新章节